2025年7月,四川的大三學生劉明決定和女友一起在學校附近租房,準備考公。
這是他們第一次租房,看到學校附近的招租廣告后,只倉促地看了一天房就簽下了租房合同。
房子很新,但也有刺鼻的味道,一些家具的外包裝未拆封,洗衣機的水管沒插,冰箱、床墊的塑料膜都沒撕掉。
中介告訴他,房子并非新裝修,至少放了半年以上,而且房子曾經也有人住過。
盡管心有疑慮,但他們仍以950元/月的租金租下了房間,加上水電費、管理費、押金等,共花了3800多元。
當時他們沒有料到,會掉入串串房的陷阱。
“串串”本是重慶話,有掮客、經紀人的含義,“串串房”指的是炒房客以低價收購舊房子或者毛坯房,再以極低成本裝修后作為精裝房高價出租、賺取差價。這類房屋通常會出現甲醛超標等問題。
劉明簽合同的當天,房東沒有出現,第二天加上房東的朋友圈,他才發現全是收清水房(剛建好、沒有經過室內裝修的房子)、快速裝修再出租的信息。這時,劉明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簽了一個由二房東包裝過的串串房。
劉明的經歷不是個案。也是在7月,“杭州男子6萬月租,住進甲醛房,出現健康問題”事件登上微博熱搜第三名,閱讀量超2.1億。
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新紅數據,截至2025年8月底,小紅書平臺串串房話題的總瀏覽量達1.41億,總參與人數達1.47萬,近30天互動增量(新增點贊+評論+收藏)為1.97萬。
《財經》觀察到,自2024年以來,主流社交媒體平臺上,幾乎每天都有租戶吐槽自己租到了串串房。在這些帖子中,“剛畢業”“著急租房”“裝修精致”“簡約風格”等關鍵詞不斷出現。
一位頭部租賃機構的一線員工告訴《財經》,現在市場不景氣,有很多老房子租不出去。所以,市面上有大量二房東、投資客瞄準了這些便宜出租的破舊小區,低價租入,包裝成極簡、精裝修的感覺再出租,這些房子大多數都會有甲醛問題。
魔方公寓華北運營負責人代光明則認為,串串房通過短期套現、壓縮成本獲得暴利。以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以時下年輕人喜歡的簡約風格翻新,(如果不考慮環保達標)成本僅需幾千塊錢,卻可以獲得高于市場20%-30%的租金。
而一旦年輕人因為串串房導致健康問題,不僅人財兩失,還會走上漫漫維權路。
從2024年開始,就陸續有剛畢業的年輕人落入串串房陷阱。
他們預算有限、租房經驗不足,但又想找個舒適、漂亮的家。盡管有前輩們在社交媒體平臺寫下了控訴和血淚史,但他們還是在不知不覺中中招。
2024年6月,王磊大學畢業后在廈門的五緣灣鐘宅北苑以3000元/月的租金租下了一間房子。回想起租房的經過,他最大的感受是混亂。
“我在抖音和小紅書都刷到了這里在出租,加上了一個不知道是第幾手的中介,又被安排跟另一個年輕人看房。他穿著拖鞋走在前面,我像個豬仔似的被帶著走?!彼f。
進入樓道后,電鉆聲不絕于耳,他看到很多地方依然鋪著裝修的板子,裝修工人不斷進出。
但是中介告訴他,他要租的房子已經通風很久了,他自己也住在這邊。為了進一步打消他的疑慮,在他走后,中介還買了一個簡易的圓形自測盒幫他檢測了房間,數值顯示,甲醛并未超標。
而短短一周后,他就高燒住院了。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顯示,房間中甲醛、TVOC、苯、甲苯、二甲苯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
他找二房東理論,對方卻回復,所有家具都有甲醛,難道大家都不住了嗎?甲醛是慢慢釋放的,怎么可能讓你一周就住院了?這樣裝修工人還能干活嗎?
此后,二房東開始了踢皮球。一會說房子里沒有木制家具,不可能甲醛會超標,一會要王磊搬到他其他的房子中去,一會又要求王磊必須先把房子轉租出去。甚至回他:“本身你心理就有問題,你面對過嗎?有病就去治病。”
二房東的態度讓王磊既生氣又無奈。他感覺自己變成了“出租屋綠蘿”,每晚都很窒息。
不只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容易被串串房忽悠,有著多年社會經驗的打工人也難免中招。
2024年10月下旬,因為工作調動,徐天和丈夫決定帶著兩只小貓一起從廣州搬到杭州。搬來后,她和丈夫把小貓寄養在寵物店,集中看了兩天房子后就決定租下其中一間。
“我們想著小貓剛換新的環境,一直寄養在寵物店不太好,想盡快安定下來。加上前幾次跟房東直租的經歷很愉快,我們的警惕性也不是很高。”她說。
丈夫是從豆瓣和微信視頻號上聯系到房東的。這是一棟一年多以前剛交付的新樓,符合他們對新家“干凈、安全、通勤距離短”的要求。走進房間后,他們發現屋子里雖然有基本的家具,但非常空曠,而且窗戶大開。
因為對杭州的租房市場不了解,他們相信了房東的說辭,除了房租、押金,還交了寵物押金、水電費等,僅押金就交了1萬多元。
徐天的丈夫嗅覺天生比常人更加靈敏。入住新房的第一晚,丈夫就聞到了異味、感覺呼吸不暢,而且吃藥后仍然沒有好轉?!靶姨澦麑馕侗容^敏感,不然要是住出大病來誰來負責?”她說。
他們在網上購買了甲醛檢測的儀器和簡易的圓形自測盒,檢測后發現,雖然數值忽高忽低,但已經非常接近超標臨界值了。他們立刻搬離房子,并與房東商量能否退掉剩余租金,卻被告知一分錢也退不了。
房東強硬的態度讓她意識到,恐怕得打官司了。她找到一家機構上門檢測,并全程錄像。檢測結果顯示,甲醛和TVOC的數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
余嘉依是專攻房屋租賃糾紛的江蘇大陸律師事務所律師,她曾處理過超300起房屋租賃糾紛,其中近80起與串串房有關。據她觀察,二房東、小中介公司及小租賃公司出租的房子最容易出現串串房問題,在租房時尤其要警惕。
協商不成,租客們只能求助法律與監管單位。
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總結,如果租客自行協商無果,可以撥打12345投訴至所在城市的住建部門、城管部門或街道辦事處,必要時可以考慮走法律途徑、申請法律援助。
但真到了走法律訴訟這一步,租客們才發現還有深坑在前面。
第一個坑藏在合同條款中。
租房時,徐天沒有來得及仔細查看房東拿來的厚厚一沓合同。后來才發現,房東提供的合同不僅不符合杭州市規范,還有很多霸王條款,比如不允許退租、高額賠償金、撇清房東責任等等。
余嘉依總結,如果合同中出現“若房屋甲醛超標,房東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的條款,那么這個房子大概率是串串房,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更常見的是通過高額賠償金等限制性條款來嚇唬租客。
“其實寫了也是白寫,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合法的,就是欺負租客不懂法?!彼f。
第二個坑藏在解除合同時。
雙方協商無果后,徐天選擇報警。在民警的見證下,徐天把修改后的房門密碼告知了房東,并強調他們已經搬走,也不會再回這個房子。這是她的律師朋友傳授給她的經驗,以防止房東耍賴,不承認已經收回房子。
“后面他怎么處理房子就跟我們無關了。如果他在法庭上宣稱,因為我們的原因房子租不出去,屬于他個人惡意擴大損失?!彼f。
多位受訪租客也提到,搬走時一定要記得給房東發一條消息,示意自己已經搬走,法院也會以此為依據判斷租客何時搬走。
第三個坑藏在房東的身份里。
直到決定報警、詢問物業后,徐天才發現與她簽訂合同的并不是業主本人,而是二房東。合同上也沒有寫明二房東的身份證號,而這是想要立案必需的材料之一。她只能先整理好手邊的證據去法院申請立案,由法院出具一份證明,再去派出所調取二房東的身份證號。
余嘉依也曾在指導一個客戶起訴時發現,二房東把自己的身份證號故意寫錯了一位。他只好讓余嘉依幫忙調取戶籍信息,余嘉依和派出所民警試了半個多小時,才終于把正確的數字試出來。
她強調,租客在租房時必須著重核對房東的身份證、房產證、地址等信息,沒有身份證號就不能起訴對方,吃了虧也只能干瞪眼。
即使有律師朋友幫忙審核起訴材料,繁瑣的案頭工作仍然讓徐天和丈夫心力交瘁?!叭绻麤]有我朋友給我講解、幫我理順材料,我都不知道從哪入手?!彼f。
除了要將聊天記錄、檢測報告、轉賬記錄等整理成完整的證據鏈、將視頻資料刻成光盤,還有很多她不熟悉的法律文書格式需要注意。好多個晚上,她和丈夫都整理到凌晨三四點,白天再正常上班。
從立案到開庭,過去了小半年的時間。期間,二房東一直拒絕正面溝通,徐天能做的只有等待。她也曾嘗試在杭州找一位律師代理官司,但了解后她得知,對于律師來說,這類糾紛的標的金額很低,相應地,律師的收費也較低,花錢請律師打官司對她和律師都不劃算。
好在開庭當天比較順利。法官在查看了徐天整理的證據之后,判定徐天方勝訴,二房東需賠償她21000元,包含押金、剩余租金、檢測費用和違約金,400多元打官司的費用也由二房東承擔大部分。不過,截至發稿,徐天告知記者,她仍沒有收到二房東的賠償,已經于8月底申請了強制執行。
王磊也選擇了通過打官司拿回自己的租金。雖然前期花了1000元咨詢律師,但是整理材料、形成證據目錄、梳理法律法規都需要他自己一點點摸索。這不僅占據了他大量的時間,還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讓他開始失眠、手抖。
“我不知道開庭的時候我要面對什么,我也沒有律師,除了手頭一大堆亂七八糟、不知道夠不夠用的資料,我什么都沒有?!彼f。由于不熟悉相關法律,他還搞混了租賃糾紛和環境污染侵權的概念,被法官當庭指出。
余嘉依認為,串串房的官司并不難打,只要租客能拿出有法律效力的CMA檢測報告(中國計量認證,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蓋有CMA章的檢驗報告可用于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認定案涉房屋為串串房并不困難。她提醒,在檢測報告顯示甲醛超標后,要及時以文字形式通知房東解除合同,并寫明退租理由是甲醛超標、房東違約。這些都是日后打官司時需要提交的證據。
不過,賠償金額并不一定能如租客的意,通常情況下只會判處剩余租金、押金、檢測費用由房東方承擔。余嘉依解釋稱,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一般會用于判定酒店費用是否由對方承擔,但醫療費一般無法獲得賠償。
“因為醫院無法證明生病與甲醛超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至于其他更加不切實際的要求,比如誤工費、打車費等,我一般會直接告訴租客,他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彼f。
不管是為了居住健康,還是為了留存證據,有效測試租住房屋甲醛含量都非常重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GB/T 18883-202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甲醛的檢測標準為一小時平均含量不超過0.08毫克/立方米。
石寶從事甲醛檢測、防治工作已經近15年。他對《財經》表示,甲醛的揮發周期是15年,爆發期是前兩三年,因此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比其他化學物質更加嚴重。
石寶提醒,在選擇甲醛檢測機構時,要選擇本地有實驗室、在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上可查詢到CMA認證的機構,還要注意核實CMA認證證書的有效期等基礎信息。
這些機構的檢測費用通常是一個點位(一般為一個房間)500元-800元。在檢測時,必須提前通知房東,雙方同時在場,或為不在場的一方拍攝檢測相關視頻。
他進一步指出,甲醛檢測機構只負責檢測、不負責除甲醛,反之亦然。如果租客想請除甲醛機構上門服務,最好選擇在本地有實驗室的機構,還可以通過合同中是否標明質保期或無效退款、是否穿著統一的工作服和鞋套來判斷機構是否專業。除甲醛機構的收費標準一般在20元-30元/平方米。
一位大型租賃機構運營人員提醒房客,網上購買的簡易圓形自測盒的檢測結果不一定準確。如果把自測盒放在陽臺上,風一吹也會變色。目前,市場還存在一些非專業的甲醛檢測方式,這些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和權威性無法與專業檢測機構相比。
石寶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假超標”的情況。
他解釋,簡易的甲醛檢測儀器受外界影響較大,存在數值不準或篡改數值的可能性。此外,甲醛檢測前房間需密閉12小時,室溫也需控制在26度左右,這樣做是為了模擬居住環境,以檢測出與居住環境最貼切的結果。
而有些檢測拉長了密閉時間、提高了室溫或采取了其他導致室內環境與實際居住情況不符的手段,參考意義不大。
如果能回到看房的那一刻,王磊想對當初那個跟在中介身后的自己說,不要租二房東和小中介機構的房子。開始維權后,他先后嘗試過報警、信訪、打12315投訴、訴訟等各種手段,甚至還跑到小區門口,跟所有進出小區的租戶講述自己的遭遇。
他也總結了幾點看房心得:一是要查看中介的資質,最好選擇有門店的中介機構;二是重點檢查裝修材料、床墊、柜子是否環保,必要時要求房東或中介出示檢測報告;三是要避免僥幸心理,如果看到那種裝修得很精美、沒有居住痕跡的直接跳過,不要想著租個房子能租到新的。
萬一租到串串房,他的建議是,如果涉及的金額較少,不如直接搬走,吃一塹長一智。但如果涉及的金額較多,可以積極地通過各種途徑維權?!叭绻阕约憾挤艞壘S護自己的權益,沒有人會來幫你的?!彼f。
余嘉依也總結道,租戶在看房時應盡量選擇夏天或者中午,并且拉長看房時間。除了查看家裝、家具是否環保,還可以詢問鄰居房屋的出租情況,多方了解,避免租到串串房。
代光明總結了一套避免租到甲醛房的方法,即“四查一聞”:查裝修痕跡,太新的不住;查材料環保等級,等級太低的不?。徊榭諝赓|量檢測報告,無法提供的不住;查合同條款,看是否有約定若空氣質量不達標可以無責退款;聞氣味,如果有刺鼻氣味或大量香薰味道,就可能存在問題。
對于串串房問題,部分租賃機構的運營高管談到,2019年之后,頭部平臺投入了大量成本,保障居住安全?,F在,關于租住的空氣質量問題,已基本合規。余嘉依也表示,租戶在租房時應該盡量選擇頭部租賃機構,因為它們有平臺作為背書,受到的監管也更加嚴格。
8月27日,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甲醛”兩個關鍵詞,出現1303篇相關文書,其中頭部租賃機構化平臺總計約70篇,占比約為5%。
代光明表示,魔方在新公寓出租時,會把每間屋子的CMA檢測報告貼在門上,同時告知租客每間屋子的裝修時間及裝修后的除甲醛情況。
自如回應稱,新裝修的房源均經過空氣質量檢測,合格后方可上架。租戶如對居住空間環境有疑慮,管家會在24小時內實地上門確認情況,并協調相關機構進行檢測核實。核實期間,自如也會對用戶進行必要的妥善安置。
據悉,貝殼省心租現在堅持整收整租原則,收房環節設有嚴格標準。針對疑似甲醛超標的房屋,會主動執行專業甲醛檢測,并依據檢測結果采取整改、空置通風等相應措施,杜絕“甲醛房”風險。
7月21日,新華社發布國務院《住房租賃條例》(下稱《條例》),條例規定,用于出租的住房應當符合建筑、消防、燃氣、室內裝飾裝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住房租賃經紀機構若有此情形,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余嘉依表示,《條例》僅針對住房租賃機構,并未提到個人二房東。
趙然則認為,《條例》已明確底線,關鍵在于落地執行,特別是政府與住房租賃平臺的共治。他認為,未來還可以通過建立黑名單和信用懲戒制度、推動租賃備案和房源結構信息透明、建立公益法律援助和一鍵舉報通道等方式進一步改善租房環境。
(應受訪者請求,文中王磊、劉明、徐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