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奎勒河鎮村民、宗芳飯店經營者徐瑞梅向民生周刊雜志社贈送錦旗,上面寫著“關注民生解民憂 情系百姓辦實事”,以感謝雜志社的調查報道幫助她解決了拖欠20多年的飯費問題。
為追回“白條”欠款、維持一家人生計,多年間徐瑞梅“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卻屢屢遭遇“換領導了,我們管不了”的推諉,“白條”始終未兌現。
前不久,民生周刊記者趕赴奎勒河鎮,就徐瑞梅反映的“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展開調查,8月中旬,今年第17期《民生周刊》刊發輿論監督報道《新官懶得理舊賬 “白條”拖垮兩代人—對內蒙古莫力達瓦旗奎勒河鎮宗芳飯店被拖欠飯費一事的調查》,同時刊發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馬福云的評論《“新官不理舊賬”的頑疾必須醫治》。
報道及評論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客戶端還推出“人民銳評”:《新官不理舊賬,哪能算好“民生賬”》。文章指出:“新官不理舊賬”,表面看是不擔當不作為,實質是“我是誰、為了誰、對誰負責”的政績觀出現錯位偏差。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人民群眾利益,也破壞地方營商環境,損害政府公信力,傷害干群關系。
民生周刊的輿論監督報道刊發后,莫力達瓦旗黨委、政府連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清欠事宜,推動問題整改。僅用18小時49分鐘,徐瑞梅便收到拖欠多年的全部飯費28萬余元,多年“白條”一朝兌現。
“你們的報道像一道光,刺破了漫長的等待,終于等來了欠款的一一落實。這哪里只是飯費的清償?這是老百姓的血汗被看見、被珍重,是樸素的信任沒有被辜負。感謝人民日報,為咱農民仗義執言,那些浸透了汗水的辛苦錢,終于要回來了。”徐瑞梅在發給記者的信息中說,“二十余年風雨,此刻有了溫暖答案。公道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今天我們老百姓再次堅信了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