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數學競賽中,多元最值問題是一類常考題型.該類問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技巧性,試題中往往隱含著豐富的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難度,解答時必須從題目自身的特點出發,選擇恰當的方法,否則會無功而返.下面結合具體實例介紹該類題型的五種常見解法策略:配方法、不等式性質法、基本不等式法、判別式法和數形結合法.
1五種求解策略
1.1策略1:配方法
求二次函數的最值通常用配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可以用來求解多元最值問題,我們只需通過配方,將已知等式或代數式表示成一個或幾個完全平方式的形式,然后依據完全平方公式的非負性來解決問題
例1設實數 x,y,z 滿足 x+y+z=1 ,則 M= xy+2yz+3xz 的最大值為( ).
B
D.1
解析:由 x+y+z=1 ,可得 z=1-x-y ,則 M= xy+(2y+3x)z=xy+(2y+3x)(1-x-y) 整理可得 M=-3x2- 4xy- 2y2+ 3x+ 2y=
當且僅當
,y=0時,等號成立,故Mm
.故選:C.
點評:本題為三元最值問題,先通過代入消元,把三元最值問題轉化成二元最值問題,進而通過配方變形成兩個完全平方式和一個常數的和,于是根據平方數的非負性得出最值.求解本題的難點在于項的合理搭配,從而配湊出完全平方式.
1.2策略2:不等式性質法
最值問題其實是一種不等式關系,多元最值問題有時也可以采用不等式的某些性質來求解.如: (1)agt; c,bgt;d?a+bgt;c+d.(2)agt;b A cgt;0?acgt;bc ·agt;b .clt;0?ac
例2已知 -1?x+y?1,1?x-y?3 ,則 3x- y 的最大值是
解析:由題意,設 3x-y=m(x+y)+n(x-y)= (m+n)x+(m-n)y,則{m+n=3, 解得
由于,-1?x+y?1,2?2(x-y)?6 ,則 1?3x-y= (x+y)+2(x-y)?7 故 3x-y 的最大值是7.
點評:本題先運用待定系數法,將目標代數式用已知條件中的兩個代數式表示,進而利用不等式的性質,通過整體代換求得最值.
1.3策略3:基本不等式法
基本不等式,即
,當且僅當 a=b 等號成立.雖然這個公式不屬于初中數學的內容,但它是完全平方式的非負性的拓展,即(a-b)2≥0?a2+b2≥2ab ,因此在初中數學競賽中此公式經常被用到,尤其是在一類多元函數的最值中,它的作用不可小.
例3對于兩個正實數 aλ,b ,式子
的(20 (2最小值為
解析:因為 a,b 為正實數,所以 

又由基本不等式得
(20
當且僅當
,即
時等號成立.所以 
則
所以 1- (號

,即
的最小值為
,當且僅(2號
當
時取等號.
故填答案: 
點評:本題依題意可得到
(20號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
的最小值,再根據不等式的性質計算可得,其中基本不等式的應用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4策略4:判別式法
對于有些多元最值問題,我們可以將其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問題,通過判別式 Δ?0 來求得最值.
例4已知實數 x,y 滿足關系式 xy-x-y=1 則 x2+y2 的最小值為( ).
C.1 
解析:設 x+y=t ,則由題設條件可知 xy=x+ y+1=t+1 ,所以 x,y 是關于 Ωm 的一元二次方程m2-tm+t+1=0 的兩個實數根,于是有 Δ=t2- 4(t+1)≥0 ,解得
或
:
又因為 x2+y2=(x+y)2-2xy=t2-2(t+1)= (t-1)2-3 ,所以,當
(即
0時, x2+y2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為
:
故選:B.
點評:本題采用了換元法,通過逆用韋達定理構造一元二次方程,進而依據方程有兩個實數解得到Δ?0 ,由此得到“新元”的范圍,最后經過目標式換元把原問題轉化為二次函數最值問題.
1.5策略5:數形結合法
當涉及多元的等式,或代數式具有明顯的幾何意義時,可以借助幾何圖形求得最值.
例5已知 x,y 為實數,代數式
的最小值是
解析:設點 P(x,0),Q(0,y),A(2,4),B(-6,-2), 則
(204號
十
,當且僅當 P ,Q 分別為直線 AB 與兩坐標軸的交點時,等號成立.
故答案為:10.
點評:本題根據兩點間距離公式的幾何意義,將代數問題轉化為幾何問題,利用幾何圖形的性質巧妙獲解,充分展示了數形結合思想的威力.
2類題演練
練習1若實數 a,b,c 滿足 a2+b2+c2=1 ,則∣a+b∣+∣b+c∣+∣c+a∣ 的最大值為( ).
A.1 (20
C.2 
練習2 已知實數 m,n 滿足 mgt;2ngt;0 ,則 m2+
的最小值為
練習3若正數 aλ,bλ 滿足 2a+b+6=ab ,則 ab 的最小值為
練習4設 b 為正整數, a 為實數,記 M=a2-
,在 aλ,b 變動的情況下,求 M
可能取得的最小整數值,并求出 M 取得最小整數值時 a,b 的值.
掃碼看類題演練參考答案.
3總結
在初中數學競賽中,多元最值問題因其綜合性強、技巧性高而成為重點考查內容.解答這類問題時,需要充分挖掘題目所隱含的條件與結構,選擇最契合的策略予以突破.其中,配方法是一種常見且高效的途徑,它通過構造完全平方式,將復雜的多變量表達式轉化為結構清晰的形式,利用平方非負性確定最值.同時,不等式性質法通過恒成立的不等式(如平方不等式、基本恒等式等)來挖掘表達式的邊界,從整體上把握函數的變化范圍.
通過整體代換、待定系數等技巧,可將復雜目標表達式轉化為熟悉的不等式模型,從而迅速定位最值,判別式法則從方程視角出發,通過設參換元、構造一元二次方程,借助實數根存在性的判別式條件反推變量的可取范圍,從而尋找最值.這一方法體現了數形結合中的代數思想向方程思想的轉換,在處理含約束條件的問題時尤為有效.
此外,數形結合法以圖象與幾何直觀為依托,通過構造坐標、分析距離和幾何位置等手段,將抽象代數問題具象化,從而獲得更為直觀簡便的解法路徑.這種方法往往借助幾何意義揭示變量之間的本質關系,提升了解題的靈活性與思維深度.
綜上所述,多元最值問題的求解策略并非孤立使用的,而應在審題過程中靈活組合、相互轉化.解題者需善于觀察表達式的結構特征,敏銳捕捉等量關系與幾何信息,在代數與幾何、結構與變化之間建立橋梁,從而構建一套系統、高效的問題解決體系.唯有如此,方能在競賽中穩準突破最值類難點,提升數學思維的深度與廣度.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