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涉及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及反比例函數,對應的函數圖象有各自的特點,應做好不同函數圖象特征的深人剖析,構建數形間的內在聯系,以更好地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1一次函數圖象特征及實際應用
例1 (2025年揚州模擬)小明和妹妹小紅從學校出發到書吧看書,而后回家.小明先步行出發,其間速度不變.妹妹小紅騎車到書吧前的速度為
兩人距離學校的路程 s (單位:m)和小明離開學校的時間 Ψt (單位:min)的函數圖象如圖1所示.

(1)求小明的步行速度.
(2)若妹妹小紅比小明晚到書吧 2min ① 求圖中 αa 的值;
② 若妹妹小紅在書吧停留 11min 后回家,且速度為小明的1.6倍,求妹妹追上哥哥時兩人與家的距離.
解析:問題(1),線段OA所在直線過原點,由一次函數圖象的特征可知,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小明的步行速度,也是對應一次函數的k值;問題(2),由小明到達書吧的時間、妹妹小紅的速度及學校和書吧的距離,可以求出妹妹小紅騎車對應的時間t,結合妹妹小紅較小明晚到 2min 便可求出 Ψa 的值.根據小明的步行速度不變,妹妹小紅的騎車速度,對照圖中點的坐標,分別求出兩人的運動對應的一次函數,聯立一次函數求出兩人相遇時的時間,距離學校的路程,便不難求出兩人與家的距離.
(1)由圖中點 A 的坐標為(8,800),可知學校與書吧的距離為 800m ,小明步行 8min 到達,則小明步行的速度為 800÷8=100(m/min)
(2)小明步行 8min 到達書吧,而妹妹小紅比小明晚到書吧 2min ,表明妹妹小紅到達書吧時對應的 t 為10,而其從學校到書吧的時間為 800÷200= 4(min) ,則對應 a 的值為 10-4=6
由于小明步行的速度保持不變,由問題(1),可設BC 的方程為 y=100t+b. 又由其過點 B(17,800) ,代入解得 b=-900 ,則 y=100t-900. 將 y=1 900 代入解得 t=28 ,即點 C(28,1 900) !
妹妹小紅在書吧停留 11min ,則對應的時間為10+11=21(min) ,設對應的點為 F ,則點 F 的坐標為(21,800).由妹妹小紅對應的速度為小明的1.6倍,則設對應直線的方程為 y=160t+b′ 將點 F 的坐標代入解得 b′=-2 560 ,即 s=160t-2560
由 100t-900=160t-2 560 ,解得
3而21lt;
,表明妹妹能夠追上哥哥.將
代入 y=
(20100t-900 ,解得 ,兩人距離家的距離為 1900-
,即妹妹小紅追上哥哥時,兩人與家的距離為 
2二次函數圖象及實際應用
例2(2025年南京模擬)如圖2為某橋的截面示意圖,其中橋底為拋物線, OA=500m 以OA所在直線為 x 軸作平面直角坐標系,橋面 BF//OA ,橋面距離拋物線的最高點 E 的距離為 EF=12m ,橋面BF 上有一點 C,BC=150m ,過點 c 作 CD⊥BF ,和拋物線交于點 D ,若點 O,D,B 在同一條直線上,則CD=m

解析:結合二次函數圖象特征設出二次函數的解析式,并根據已知條件中線段的長度,確定對應點坐標.最終結合平行線的性質,列出分式方程,解方程得出結果.
根據題意,設橋底拋物線的表達式為 y=ax(x- 500)
.由 OA=500m,EF=12m ,易得到點E(250,-62500a),F(250,-62500a+12) ,則點B(500,-62500a+12) :
又 BC=150m ,則 xD=500-150=350. 將其代入 拋物線的表達式,可解得 yD=350a×(-150)= -52500a ,則點 D(350,-52500a) ,所以 CD= -62500a+12-(-52500a)=-10000a+12.
由點 ξO,D,B 在同一條直線上, BF//OA ,易得
, 即
-62500a+12,整理可得到 -87500a=84 ,解得
3125·經檢驗a=3 125是原方程的根.故CD=-1000×(
12=9.6+12=21.6(m).
3反比例函數圖象及實際應用
例3(2025年無錫模擬)某公司生產一種產品的成本為4元/件.調研發現,每年的年銷售量 y (單位:萬件)和銷售價格 x (單位:元/件)的關系如圖3所示,其中 AB 段為反比例函數圖象的一部分.設該公司銷售該種產品的年利潤為 w (單位:萬元)
圖3

(1)求 y 和 x 間的函數關系式;
(2)求每件產品的銷售價為多少時,年利潤最大,并求最大年利潤.
解析:問題(1),由反比例函數圖象及一次函數圖象的特征,運用圖象中對應點的坐標,設出反比例函數及一次函數的解析式,通過待定系數法進行求解.問題(2),結合每件產品的利潤、銷售量、總利潤之間的關系,構建對應的函數,結合函數的性質分析、計算求解.
(1)由所給的圖象可知,其由反比例函數圖象的一部分和一次函數圖象的一部分構成.
當 4?x?8 時,因為過點 A(4,40) ,所以
當 8?x?28 時,設 y=kx+b(klt;0) ,由點 B(8,20) ,
, {k=-1b=28 C(28,0) ,可得 解得 此時 y= ,-x+28
綜上可知, 
(2)每件產品的利潤為 (x-4) ,根據每件產品的利潤和年銷售量之間的關系可知,當 4?x?8 時, w=
當 82+32x- 112=-(x-16)2+144
故
當 4?x?8 時, w 隨 x 的增大而增大,則 x=8 時, w 取得最大值
;當 8lt; x?28 時,由二次函數性質可知,當 x=16 時,
取得最大值144.
綜上可知,當產品的銷售價為16元/件時,年銷售利潤最大,最大利潤為144萬元.
4總結
初中數學涵蓋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等基本函數類型,這些函數圖象各具特征,在具體問題中能直觀反映變量之間的關系變化.因此,從函數圖象中提取信息、分析趨勢和確定關鍵量值,成為理解函數本質、解決問題的重要路徑.
4.1認識與應用圖象的定量特征:提升信息提取與轉換能力
函數圖象呈現的是變量之間數量關系的整體趨勢與局部變化.一次函數圖象的線性特征,使我們能通過斜率反映速度、變化率等量值,適用于判斷等速運動、均勻變化等情境中的定量問題;二次函數圖象的對稱性與極值特征,常用于描述最大高度、最小成本、最優選擇等;反比例函數的變化趨勢,可揭示反向關系中變量制約的邊界與極值.這些特征使得函數圖象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信息容器”.
在實際教學與解題中,學生應具備通過圖象坐標點提取變量具體數值,通過斜率或開口方向判斷變化趨勢,借助圖象頂點和交點等關鍵點尋找極值或臨界條件的能力.例如,在運動問題中,通過直線斜率判斷速度大小、通過交點判斷相遇時刻;在利潤問題中,通過拋物線頂點反映最優定價點.這種對圖象定量特征的識別與運用,是實現“由圖象解問題”的核心能力.
4.2建立數形結合的結構觀:實現模型建構與邏輯推理
函數圖象的價值不僅在于“讀數”,更在于“建模”.函數圖象的形狀反映變量之間的結構性關系,通過圖象建立“數量一空間\"的雙重認知,是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思維方式.不同函數類型的圖象蘊含不同的結構模式,例如,一次函數的直線性反映勻變規律,二次函數的對稱性體現最值策略,反比例函數的漸近性突出約束與限制.在面對實際問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取變量間關系,通過圖象建構“模型一邏輯一結果\"的鏈條.
以橋梁設計、利潤優化、時間一速度關系等問題為例,均需學生依據圖象確定函數表達式,再結合圖象特征如頂點坐標、變化趨勢、交點位置等信息,進行代數建模與邏輯推理.這不僅考查學生對圖象的識別能力,更要求其具備“由圖象還原模型”“由結構推演規律\"的能力,從而形成“圖象一函數一問題”的思維閉環.這一能力的培養,正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所強調的數形結合、建模能力的核心體現.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