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作垂線、平行線構造“A型”“X型\"相似、全等模型,是解決幾何綜合題的基本方法之一[1].下面通過2024年湖北省數學中考試題第23題第(3)問的多種解法來體驗通過垂線、平行線構造“A型”“X型\"相似、全等模型的妙用.
1試題呈現
在矩形 ABCD 中,點 E,F 分別在邊 AD,BC 上,將矩形 ABCD 沿 EF 折疊,使點 A 的對應點 P 落在邊 CD 上,點 B 的對應點為點 G PG 交 BC 于點 H
(1)(2)問略.
(3)如圖1,連接 BG ,當 P , H 分別為 CD,BC 的中點時,探 究 BG 與 AB 的數量關系,并說 明理由.
圖1

2解法探究
思路1:如圖2,作垂直,構相似、 .RtΔ
分析:欲探究 BG 與AB的數量關系,可用“設參法”設 CP 為參數 b ,再用參數 b 把相關線段表示出來.再過點 G 作 GM⊥ BC 于點 M ,構造 RtΔGMH 和RtΔPCH 相似(X形),利用相似求出 GM,MH,BM 的長,再用勾股定理求出 BG 的長即可.
圖2

解法1:過點 G 作 GM⊥BC 于點 M 設 CH=a ,CP=b ,則 CH=BH=a , CP=PD=b BC=AD= 2a ,CD=AB=2b
因為 RtΔCPH~RtΔDEP ,所以
DE,則
在 RtΔDEP 中,
,整理得 5b2=4a2 ,所以 
在 RtΔPCH 1
,可得
因為 GM⊥BC,∠C=90° ,所以 GM//CD,ΔGMH~ ΔPCH ,可得 
所以,在 RtΔBGM 中,
可得
.又 AB=2b ,所以 
點評:在求線段長度時,通常作垂直構造直角三角形,或構造平行,利用相似、勾股定理來解決問題.
思路2:如圖3,矩形、翻折構造相似三角形.
圖3

分析: P 是 CD 的中點,借鑒“中線倍長”,構建全等得到 CH=DM 利用翻折得到 BG//AP ,由矩形得到 AD//BC ,從而構造 ΔBGH 和 ΔAPM 相似.再求出 BG 的長即可.
解法2:延長 HP,AD ,相交于點 M ,連接 AP .設CH=a,CP=b ,得
(同解法1)
在 RtΔADP 中
,可得
易得 CH=DM=a ,所以 AM=2a+a=3a 由折疊得 AP//BG ,由矩形 ABCD 得 AD//BC
(20
所以△BGH∽△APM,則 得
又因為 AB=2b ,所以
業
點評:本解法通過翻折對應點連線平行(學生容易忽視)以及矩形對邊平行來構造相似三角形.同時,還需中點倍長中線(類似)構造全等,實現線段的轉化.
思路3:如圖4,平行構造“X型\"相似三角形.
分析:已知 P 是 CD 的中點,借鑒“中線倍長”,構建全等得到 AP=PM AD=CM .利用翻折得到 BG// AP ,構造 ΔBGF 和 ΔPMH 相似(“X型\"),求出 BG 的長即可.
圖4

解法3:連接 AP 并延長,交BC的延長線于點 M 設 CH=a , CP=b ,得到
(同解法1).
易得
(同解法2).
易得 ΔADP?ΔMCP ,所以
AD=CM=2a . HM=2a+a=3a
由折疊可得 AP//BG ,則 ΔPMH~ΔGBH
(204號
所以 BG,可得BG
又因為 AB=2b ,所以 
點評:本解法依然要用中點 P 構造全等(類似中線倍長),折疊中對應點連線平行構建“X型”相似模型,從而用全等來相互轉化,再用相似求出答案.
思路4:如圖5,翻折得平行構 造\"A型\"相似三角形.
分析:已知 P,H 是 CD,BC 的中點,借鑒“中線倍長”,構建ΔBHM 和 ΔCHP 全等得到BM=CP .利用翻折得到 BG// AP ,從而可以構造△APM和ΔBGM 相似(“A型\".求出 BG 即可.
圖5

解法4:連接 AP ,延長 AB,PG 交于點 M 設 CH=a . CP=b ,易得
(同解法1).
易得
(同解法2).易得 ΔBHM?ΔCHP ,可得 BM=CP=b,AM=
2b+b=3b
折疊可得 AP//BG ,所以△BGM∽△APM,可得
BG,則BG 
又因為 AB=2b ,所以 
點評:本解法與解法3類似,同樣要通過另一個中點 H (類似中線倍長)構建全等,再用折疊平行性質構建“A型\"相似模型,求出線段BG的長.解法4是五種解法中最簡潔、最常規的做法.
思路5:如圖6,用中位線構 造“A型\"相似三角形.
分析:由折疊、矩形,可得BG//AP,CD//AB ,得到平行四邊形ABMP,實現線段轉化.PH 為中位線,得 BD//PG ,構造 Δ DBM和△PGM相似(“A\"字形),根據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求出 BG 的長即可.
圖6

解法5:連接 AP,BD ,延長 BG,DP 交于點 M 設CH=a , CP=b ,得
(同解法1),
(同解法2).
由折疊得 AP//BG ,由矩形 ABCD 可得 AB//CD
于是得平行四邊形 ABMP ,所以 AB=PM=2b ,
因為 P,H 分別為 CD,BC 的中點,可得 PH//BD 所以
(204號 即
,可得 
又因為 AB=2b ,所以 
點評:解法5利用翻折、矩形得到平行構建平行四邊形,再用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性質進行條件的轉化;同時,用中位線構造“A型”相似模型,再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求 BG 的長.本解法比較新穎獨特.
以上五種解法各有不同,但都是通過翻折、矩形、中位線得到平行來構造相似圖形;用垂直、中點構造全等圖形,通過勾股定理、相似,并綜合“設參法”、倍長中線法來解決問題.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可以拓展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靈活性、創新性思維的形成[2].
參考文獻:
[1]許文秀,王彭德.一道中考數學翻折問題的幾種解法[J].中學生數學,2023(4):39-42.
[2]朱海東.例談高中生“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思想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44.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