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學習品質對于幫助幼兒科學做好入學準備、順利適應小學生活及獲取后續學業成功與終身發展的奠基意義,并詳細列舉以學習品質各要素為發展目標做好學習準備的具體表現與教育建議等。《3一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特別提出“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品質。教育者應摒棄“滿堂灌”\"放羊式\"等不合理教學方式,努力解決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導致幼兒厭倦學習的現狀,喚醒幼兒好奇心并使其轉化為穩定的學習興趣。體育游戲在提升幼兒學習品質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本文旨在探究體育游戲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發展的具體路徑,為優化幼兒體育游戲活動提供理論依據,指導幼兒教師有效利用體育游戲助力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
一、體育游戲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
(一)認知能力的發展
體育游戲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幼兒需要不斷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在進行足球游戲時,幼兒需要判斷球的方向,并迅速作出反應。在此過程中,孩子的大腦會不斷接收新信息并處理這些信息,從而鍛煉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體育游戲也能夠提高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在玩跳繩游戲時,幼兒需要準確控制自己的動作節奏,這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空間關系和時間概念。
(二)情感態度的塑造
體育游戲能夠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在體育游戲中,幼兒常常會遇到挫折和失敗,如輸掉比賽或未能完成某項任務。這些經歷雖然帶來了短暫的挫敗感,但也教會他們如何面對困難,培養他們的抗挫力和堅韌品質。此外,體育游戲還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他們成功完成某個任務或贏得比賽時,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幼兒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
體育游戲可以顯著提升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體育游戲中,幼兒需要與其他同伴協作,共同完成任務。在接力賽跑中,每個幼兒都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任務,然后將接力棒傳遞給下一位隊員。這個過程中,幼兒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尊重他人,培養了良好的合作意識。此外,體育游戲還有助于增進幼兒之間的友誼。在游戲過程中,他們會因為共同的目標而相互支持和鼓勵,從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種積極的互動有助于幼兒更好地融入集體,學會分享和包容,為他們日后的人際交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體育游戲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發展的路徑
(一)結合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合理的體育游戲
小班幼兒動作協調性較差,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適合選擇簡單、重復性強的體育游戲,如模仿小動物走路(如模仿小兔子跳、小鴨子走)的游戲。在“小兔子跳\"游戲中,幼兒模仿小兔子的動作,從場地一端跳到另一端。這種游戲動作簡單、容易掌握,在重復跳躍的過程中,他們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提升注意力。中班幼兒的身體協調性和認知能力有所提高,對規則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此時,教師可以選擇帶有簡單規則的游戲,如接力比賽。接力賽中,先將參與游戲的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幼兒需要按照規定的動作(如先跑一段路,然后跳過幾個小障礙物)完成自己的任務,然后將接力棒傳遞給下一位小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需要遵守規則,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和注意力,同時在等待接力的過程中鍛煉耐心。大班幼兒的身體機能和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能夠理解更復雜的規則,并且有一定的創造力。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挑戰性和策略性的游戲,如引導幼兒用積木搭建城堡、橋梁等作為運動場景,然后在其中開展追逐游戲。他們需要思考如何搭建場景才能使游戲更有趣,在追逐過程中還要運用策略躲避對手,這有助于培養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力。
(二)教師的有效引導
游戲開始前,教師要清晰地向幼兒解釋游戲的規則和目標。例如,玩“老鷹捉小雞\"游戲時,教師要告訴幼兒:“老鷹\"的任務是抓住\"小雞”,“母雞\"要保護“小雞”,“小雞\"要跟著“母雞\"躲避“老鷹”。這樣明確的規則和目標設定,有助于幼兒在游戲中更好地發揮實力,同時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和理解能力。如果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教師要引導他們思考解決辦法。比如搭建運動場景進行追逐游戲時,幼兒發現搭建的場景空間太小,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重新布局以擴大空間。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和幼兒一起總結游戲開展情況,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學習品質。
(三)營造良好的游戲環境
豐富的游戲器材可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創造力。針對不同形狀、大小、顏色的球類,幼兒可以探索不同的玩法;針對各種搭建類器材,如積木、塑料管道等,幼兒可以用它們搭建不同的運動場景,開展富有創意的體育游戲。安全的場地是幼兒放心游戲的前提。場地要平整、無尖銳物體,周圍要有防護設施。舒適的場地環境,如柔軟的草坪或有彈性的橡膠地面,會使幼兒更愿意參與游戲,并且在游戲中能夠更好地發揮,從而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習品質。在游戲中,教師要注重營造鼓勵和包容的氛圍。當幼兒犯錯或游戲失敗時,教師不要批評指責,而是要鼓勵他們再試一次。這種包容的氛圍會使幼兒更有勇氣去嘗試新事物,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倡導幼兒在游戲中的合作與分享,促其在合作中學會堅持、在分享中激發好奇心,進而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升他們的學習品質。
(四)環境創設路徑
教師要注重整體規劃幼兒園活動場地,圍繞幼兒基本動作設置走跑區、平衡區等不同區域,還可利用走道、樓梯等設計游戲環境。以幼兒為本,根據幼兒興趣設置野戰區、乒乓球場等特色區域。充分利用每一寸場地,滿足幼兒每天戶外2小時活動要求,增加游戲活動的場地面積。準備方便取放、豐富的低結構戶外運動材料,如碳化積木、輪胎、塑料管道等,讓幼兒自由玩耍,激發他們對游戲的興趣。為此,幼兒園需合理配備游戲區管理人員,使其熟知體育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組織實施原則及策略等,能適時介入,有效支持幼兒游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全方位了解體育游戲及其中蘊含的學習品質,以設計、組織有利于幼兒學習品質發展的體育游戲。
三、體育游戲在提升幼兒學習品質方面的局限性和改進措施
盡管體育游戲在提升幼兒學習品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著一定局限性。首先,由于幼兒年齡較小,自制力相對較弱,參與體育游戲時容易分心或缺乏持久性。其次,體育游戲往往需要較大的場地和較多的設備,這對某些條件有限的幼兒園來說是一個挑戰。此外,不同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較大,有些小朋友可能在某些類型的體育游戲中表現不佳,參與過程中易產生挫敗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針對幼兒特點,制定簡明的游戲規則,以確保游戲過程的公平性和安全性;設計多種類型的體育游戲,以適應不同幼兒的興趣和能力水平,使每位小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游戲;教師和家長應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參與積極性;定期對幼兒的學習品質進行評估,并及時給予反饋,以便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在提升幼兒學習品質方面具有顯著作用。通過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塑造積極的情感態度以及提升社會交往能力,體育游戲為幼兒成長提供了一個全面發展的平臺。體育游戲不僅能提升幼兒身體素質,更能成為培養抗挫力、合作意識、創造性思維等終身學習品質的有效載體。教師需持續反思游戲設計中的“隱性課程”價值,避免過度結構化而喪失自主探索空間。同時,也應關注體育游戲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以充分發揮其優勢。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索不同類型的體育游戲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具體影響,以及如何將體育游戲更好地融入幼兒教育,以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
(柳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