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立德樹人視角出發,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暫困生作為學校教育的特殊群體,轉化他們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應該引起我們教師的高度重視。
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做好初中階段暫困生的轉化工作,我得出以下幾個轉化方略。
一、立德樹人視角下,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建立信任關系
作為教師,一定要眼里有光,善于觀察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我們尊重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被關注,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和信任,從而構建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
教育的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雖然學生們在相同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同樣的內容,但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學習習慣和認知方法有差異,所以教師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例如:阿樂是個內向、文靜的女孩,新學期從其他學校轉到我班。因為換了新的學習環境,有些不適應,天天悶悶不樂。她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平時只是通過電話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時間久了,女孩越來越不愛說話,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孩子多次和父母打電話說新學校壓力太大,學習累,跟不上,也沒有朋友,希望轉回原來的學校。得知此事后,我時常找她聊天,了解她內心的想法,盡快幫她找回自信。
“阿樂,老師在你未轉入咱們班的時候就聽說你的情況了,而且老師特別佩服你!”聽了我的話,她一臉驚訝。我繼續說:“老師佩服你,是因為你父母不在身邊卻能做到生活自理,同學們都認為你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大家都叫你‘超人'呢!所以,遇到困難不要怕,有老師和同學在,只要你心態放平和,老師相信你會渡過難關的,你的學習成績也會有很大的提高,也一定能交到很多好朋友。”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還特意安排了一個性格開朗、活潑、積極上進的女生做她的同桌。幾個星期后,她的學習成績有了大幅提高,還和班里很多同學成了朋友,并成功當選學習委員,孩子開心極了。
用心呵護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這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我們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尊重他們,激勵并賞識他們,關愛、關注他們成長道路上的每個細節,才能讓學生充滿自信。
二、立德樹人視角下,抱著關懷之心,調動學生的興趣
曾經有位教育學家說過,愛有神奇的力量,擁有師愛的教師哪怕只是一瞥,也會流光溢彩,映射在學生心靈深處也會是一幅美好的風景,讓學生感受到愛的目光。所以,學生需要老師的關懷,暫困生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懷。
作為教師,教育教學中,一定要關愛每個學生,尤其是暫困生,盡量走近他們,這樣才能了解學生,喚醒他們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愛。從而讓他們慢慢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和事,努力轉化成為一名有愛心、責任心、上進心的學生。
俗話說,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對于學生,我們只有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生活愛好、行為習慣,才能找出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案。班里的學生阿成,自制力差,違反課堂紀律是常有的事,對于老師的批評,當作耳邊風。我與家長溝通,了解他的家里情況。原來,他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阿成常年和爺爺一起生活,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天天不開心,也無心學習。我多次找他談心,了解他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并與他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在我的幫助下,漸漸地,他開始發現自己的問題,思想有了很大轉變,和老師的關系融洽了許多,對學習也逐漸產生了興趣。為進一步幫助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優秀且樂于助人的同學與他同桌,這對他的學習很有幫助,對他的進步也有促進作用。作業方面,我面批阿成的作業,他也感到了我的關心和重視。通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我逐漸喚醒了阿成的進取心和自信心。他開始逐漸改正缺點,并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真誠關心、關注、關愛孩子,熱心幫助那些暫困生,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真誠,能夠有效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幫助他們茁壯成長,最終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三、立德樹人視角下,利用賞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多年教育教學經驗,使我深深體會到,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眼里有光,隨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特別是對于暫困生,注重賞識教育,才能增強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自信心。因為自信是成功的起點,要想讓學生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作為教師,只有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才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教育教學中,我非常關注暫困生,他們學習中取得的微小成績,我都會在全班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班里學生小微,性格內向、膽小,學習成績很差,是個暫困生。由于家庭原因,小微課堂上很少發言,害怕與同學溝通交流,更不用說和老師主動交流了。注意到這一情況,我想辦法幫助小微樹立自信,讓他能更好地融入班集體的學習和生活。仔細觀察后,我發現小微打掃班級衛生總是很主動。于是,在班會上表揚小微熱愛勞動,是個熱愛班集體的好學生。課堂上,更是多關心、多提問小微,引導小微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當小微主動回答問題后,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即使回答欠完整,我也會用溫和的口吻引導他再認真思考一下,鼓勵他回答全面、完整。我還主動關心小微的日常生活,跟他分享我的成長經歷,讓他感受到我的真誠與關愛。同時,號召班里同學關心幫助小微,為小微營造友愛互助的班級氛圍。
通過賞識教育,小微漸漸變得自信起來,課堂上能夠主動發言,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有時還主動向老師提問。同時,我多次和小微的家長溝通,小微的家庭關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與成長非常高興,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很多暫困生在小微影響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因此,我更加關注暫困生,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小微逐漸克服了學習生活中的自卑心理,老師的引導、賞識、關注、鼓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就是賞識教育的力量。賞識教育像一盞明燈,指明孩子們前進的方向;像春風拂面,讓孩子們心里暖暖的。它讓暫困生感受到,他們是被尊重、被理解、被關愛的。
四、立德樹人視角下,家校共育,實現育人最大化
教育教學工作中,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家庭環境,主動與家長聯系,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家校合作,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期間表現,共同對暫困生進行脫胎換骨的轉化。暫困生中很多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或留守兒童,因缺少家庭關心關愛,性格內向、孤僻。作為班主任應經常與家長聯系,以免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同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關注。這樣能夠和學生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的和諧關系。另外,班主任通過與家長的交流,可以制定適合學生個體的教育方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完成暫困生的轉化工作,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顆心,就像春風化雨,潤澤童心,是老師的赤誠之心。班里的明明,開學之初表現為課上睡覺,作業不認真完成,偶爾有壞情緒隨處發泄,拒絕和老師溝通,這些問題成為他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通過與家長溝通,我了解到他這些情況的原因。課堂上,簡單的問題留給他解答,時時加強對明明的關注,這對明明樹立自信心有了很大的幫助。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查找漏洞,補習功課,鼓勵他上課大膽回答問題。同時,與家長溝通,了解他在家里的情況,通過家校合作尋找適合明明的教學方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多方努力,明明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習成績也大大提高了。
只要我們用心呵護孩子,多關愛孩子,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尊重學生,把他們當成朋友;關心他們,多與他們進行情感溝通。暫困生必能轉化,也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
(侯金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