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八月,中超聯賽如火如茶地進行著。與此同時,絲毫不亞于頂級賽事的另幾種超級聯賽也展現出更加火爆的精彩:早已進入大眾視線的貴州“村BA”“村超”聯賽,以及異軍突起仿佛一夜之間風靡祖國大地的“蘇超”更是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火熱的不僅是競賽市場,還帶動了包括旅游市場、消費市場在內的社會經濟的大發展。
今年的北京,也有點熱。熱得不只是氣溫,也有伴隨著中超賽場上國安表現出色的另一個超級聯賽的熱度:北京市18區班超聯賽啟動,打造出校園版“村超”聯賽。經過激烈角逐,北京市京源學校獲得冠軍,通州區第四中學、順義區仁和中學、上地實驗學校分獲二、三、四名。據悉,在新學期開學后的9~10月,北京市班超聯賽將繼續引爆六區50所學校。我們很是期待。
北京班超聯賽是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及北京市教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而同步啟動的北京市中小學學練賽一體化體育改革系列聯賽之一。北京市各中小學深化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校園里掀起了體育聯賽熱潮。除了足球班超聯賽,還有籃球、排球、跳繩、單杠、仰臥起坐等運動項目的聯賽,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運動賽事。比如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趣味性體能、游戲性技能比賽;中年級以全面性體能為主兼顧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比賽;而到了高年級和初中階段,以完整規則下的技能比賽為主,包括集體賽、個人賽、挑戰賽及團體賽等,目的是針對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全面提升。
進行中的北京班超聯賽開好了頭,還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下去。近年來“村超”“蘇超”之所以發展勢頭良好,究其原因,與辦賽風格清晰、全社會廣泛參與、體文旅融合發展、媒體傳播手段新穎及以促進經濟消費發展為目的等緊密相關。班超要想永遠在路上、更加火爆甚至超越前面那些“超哥”們,首先,應該就是定位,即保持學生班級聯賽“一個都不能少”的清晰的學校體育聯賽風格;其次,學校家庭社會廣泛參與的氛圍:爸媽爺奶級的球迷、班級間啦啦操的助威、社會參與的支持推廣,還有體育文化思政一體化、賽練教融合發展;最后,酒香也要會吆喝,恰到好處的宣傳推廣不容忽視。
歸根結底要清楚的是,班超的目的是什么?是以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為中華足球之崛起而踢球而讀書。我們曾被“蘇超”的激情所感染,然而它背后還有一個“蘇小超”(即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省長杯”)可為人知曉?如今火爆的“蘇超”以展示競技足球魅力、促進體育消費、文化旅游為眾人所知。還曾知曉,當年的“蘇小超”至今已有28個年頭,今天活躍在“蘇超”賽場上的516名球員中有217人是學生,而且絕大多數都征戰過“蘇小超”。也就是說,今天的“班超”,能否走出“班大超”?我們拭目以待。
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今班超進行時,就要好好走下去,走進“京超”,走進“中超”,直至走向“世界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