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8-0045-03
在新時代教育強國戰略的引領下,《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載體[1。《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則從課程內容和目標體系上進一步落實“健康第一”理念,提出“教會、勤練、常賽”的具體教學要求,強調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發展需求[2]。在“雙減”政策與教育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傳統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如何創新體育教育形式、提升學生參與度與核心素養,成為當前學校體育亟需破解的現實課題[3]。
在此背景下,“全生樂動”主張應運而生。“全生樂動”是一種倡導學生“全員參與、樂趣驅動、主動建構、動靜結合”的體育教育理念,旨在通過趣味化、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設計,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進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這一主張以“健康第一”為核心,融合德智體美勞多維育人目標,強調學生在挑戰與體驗中獲得成長,體現了新時代教育理念向核心素養導向轉型的趨勢。
校園吉尼斯挑戰賽源自英國“Guinness World Records”,以挑戰極限和展現多樣化能力為核心理念。作為“全生樂動”主張的重要實踐載體,落地校園后,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校園實際,設計出富有趣味性、挑戰性和普及性的比賽項目,如運動技能挑戰、智力比拼、體能闖關等。這類活動不僅打破了傳統體育課的封閉性與刻板性,也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自主性和成就感。同時,它融入日常體育課、課后服務和校園文化建設,實現課內外聯動,有效緩解了學生課業壓力,豐富了校園生活。
一、校園吉尼斯挑戰賽設計思路
校園吉尼斯挑戰賽的創新設計緊緊圍繞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目標,從活動的多樣化、趣味性與教育性等多個維度出發,積極踐行“全生樂動”主張,推動學生個性化成長與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活動項目以學生興趣為導向,依據其特點與能力進行分層設置,體現了“因材施教”的理念,確保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挑戰內容,從而激發其自我突破與自主學習的動力。項目設計涵蓋運動技能、心理體驗、學業素養等多維目標,在滿足學生差異化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教育功能的融合。
為了實現“全員參與”的目標,挑戰賽特別注重包容性與全員參與。通過分層、分組、分項目教學設計設置輪換機制,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避免“冷板凳”現象,真正實現“一個都不掉隊”,避免了因能力差異而造成的參與不均。同時,團隊項目的設計不僅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協作意識,也有效激發了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解決了傳統學校體育中“個體化參與不足”的問題。
在挑戰賽中趣味性和教育性相得益彰。活動通過游戲化、競賽化的形式,使學生在充滿樂趣的運動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放松與滿足,緩解學業壓力,提升運動參與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活動還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性、抗挫力與專注力等關鍵素養,與課程中的核心素養目標高度一致。
此外,實踐活動中的成敗經歷也成為學生成長的重要養分。
通過參與團隊合作類項目,學生在共同完成目標中提升了溝通與協同能力,為適應未來社會打下基礎。而面對挑戰過程中的困難與失誤,學生學會調節情緒、冷靜應對,在一次次自我激勵中增強抗壓能力與心理韌性。這種融合“動中育德、賽中促長”的實踐模式,為校園體育注人了新的活力,也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吉尼斯挑戰賽項目設置與比賽規則
(一)吉尼斯挑戰賽項目設置
關天培小學舉辦的“校園吉尼斯挑戰賽”旨在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比賽項目,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些比賽項目可細分為學習類、趣味類、技巧類、力量類、集體類及環保類六大類別(表1)。各類別比賽目標明確,教育價值突出,且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核心素養、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了全面發展的實踐平臺。
(二)吉尼斯挑戰賽比賽規則
校園吉尼斯挑戰賽規則的制定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體現了“健康第一”和“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同時兼顧趣味性、科學性與參與性。賽事堅持“全員參與、公開公平”原則,通過明確的評分標準與評委培訓保障裁判的公正性,并完善安全措施,如由體育教師現場指導以防止意外(表2)。
三、吉尼斯挑戰賽實施過程
表1校園吉尼斯挑戰賽項目設置

“全生樂動”主張聚焦于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身心健康、素養提升與興趣引導的有機結合。關天培小學以校園吉尼斯挑戰賽為載體,將這一主張轉化為具體實踐,充分展現了校園體育創新對學生成長的推動潛力。
(一)師生共同參與成為構建積極校園氛圍的關鍵
在校園吉尼斯挑戰賽中,師生共同參與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壁壘,營造出積極、平等、和諧的校園氛圍。教師不僅是活動的組織者,更以參賽者的身份與學生一同參與挑戰,在互動中實現多重教育價值。例如在跳繩接力賽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策略、互相鼓勵,不僅拉近了師生距離,也促進了情感交流;在籃球技巧挑戰賽中,教師展示專業技巧激勵學生,而學生在嘗試中的創意也反過來啟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在團隊龍舟比賽中,師生齊心協力完成任務,現場氣氛熱烈,青春活力和正能量在校園中充分流動,真正實現了共同成長與積極氛圍的營造。
表2校園吉尼斯挑戰賽項目規則

(二)項目多樣化設計是激發學生運動熱情的核心要素
活動項目設計則體現了高度的多樣性與適應性,結合“因材施教”的理念,設置了豐富的個人與團隊項目,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差異,激發其參與熱情和挑戰精神。例如,通過短跑、跳繩、花樣投籃等項目,引導學生基于興趣進行選擇,幫助其發現并發展個人特長。在多人綁腿跑等團隊項目中,學生體驗協作與配合的重要性,而如墊球挑戰等個人項目則提供了自我突破的機會,每一次刷新記錄都帶來滿滿的成就感。像攀巖項目則通過設置遞進難度鼓勵學生勇敢挑戰、不斷超越,從而增強自信心并提升抗挫能力。
(三)挑戰賽創新考級評價促學生技能提升與潛能激發
在評價機制方面,挑戰賽創新性地引入了體育技能考級制度,將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有效契合了“學業質量標準”的相關要求。以跳繩考級為例,設定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通過目標分層的方式激勵學生不斷提升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挑戰記錄被納入個人發展檔案,并在學校表彰大會上進行表揚,為學生持續努力提供了積極動力。同時,這種正向激勵機制也促進了學生多領域的成長。例如,在籃球技能挑戰中形成的拼搏精神,能夠遷移至學習與生活中,學校也可據此推薦參與如籃球訓練營等拓展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潛能。
(四)家校協同育人是“全生樂動”主張落地的重要支撐
關天培小學通過將挑戰內容融入家庭作業等形式,引導家長深度參與活動,形成有效的協同育人機制。例如在親子跳繩比賽中,家長與孩子共同訓練并參與比賽,不僅加強了親子關系,也讓家長更加理解并認同學校教育的目標與課程理念。此外,家校合作也拓展了家庭教育視野,使家長更加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在家庭中營造積極支持的氛圍。通過如親子拼圖接力賽等輕松有趣的項目,家長與孩子在互動中增進了溝通,提升了家庭教育的實效性,為學生健康成長構建了堅實的社會支持系統。
四、結語
本研究以《綱要》和新課標為指導,結合“全生樂動”主張,探索通過吉尼斯挑戰賽載體創新校園體育活動的實踐模式。研究從理論到實踐,圍繞全面育人、立德樹人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制定了以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活動設計方案,旨在通過趣味性和參與性的活動形式提升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同時促進學生體魄、心理和社會能力的全面發展。
“全生樂動”校園體育創新模式在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不僅契合了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對體育教育的要求,也為學校體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案例。
隨著“全生樂動”主張的不斷深人推廣,校園吉尼斯挑戰賽的模式將持續創新,不僅在學生參與度和體驗優化方面提供突破,還將在推進教育體系整體改革與發展的背景下擴展至更多教育領域。未來研究需在樣本擴展、數據分析工具優化及活動設計完善方面進一步努力,以確保結果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同時需關注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長遠影響,通過多元化實踐,為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大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N].人民日報,2025-01-20(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22).
(江蘇省淮安市車橋中學223220)(E-mail:jqs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