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8-0099-04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在“培養目標”中指出要“樂學善學,勤于思考,樂于提問,敢于質疑,學會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具有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理念”中指出應“注重教學方式改革,創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倡導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熱情,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解決體育與健康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2]。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要“注重結構化知識與技能教學,創設復雜、真實的運動情境,設計課堂學習問題鏈,引導學生練中學、學中思、思中得,學、思、練相結合”[3]。基于以上認識,本設計以學教方式改進為抓手,搭建“動·思·學”融合的學習支架[4,讓學生在學練活動中體悟,在問題探究中頓悟,在能力提升中領悟,進而促進學習理解,引發深度思維,讓學習在每一次課堂上真實發生。
二、教材分析
運球突破是在運控球的基礎上,根據本隊戰術需要及防守隊員的位置和重心變化情況,利用速度、方向或動作變化,獲得時間和空間位置上的優勢,從而撕開對手防線,創造以多打少局面的重要方法。運球突破是運控球隊員的一項基本技術,也是進攻方的一種基本戰術,更是“會比賽”的前提。足球技戰術的掌握是一個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熟練度和練習時間做支撐,因此,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練,以問題驅動思練,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足球知識與技戰術。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精力旺盛,是全面發展身體素質,掌握足球基本技戰術的極佳時期。該階段學生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興奮性較高,但興奮與抑制的轉換過程還不完善,在活動中注意力容易分散;(2)學生動作的準確性和協調性差,動作學得快,但消退也快。經過水平二、水平三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了足球踢球、停球、運球和傳接球的基本技術,但不善于配合與運用,不善于思考和解決問題,以身體對抗和單打獨斗為主而合作配合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普遍弱。
四、課時計劃
本課設計了運球搶運標志桶游戲、運球智過防守區游戲和4v4比賽三個游戲。通過“游戲一練習一游戲”的學練方式,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分析場上情況,選擇突破方式,合理利用突破防守的技術,提升技戰術運用能力,發展與足球項目匹配的體能,培養戰術思維、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靈敏、協調、力量等綜合素質。

教學過程基本部分33'

(續表)

五、課后反思
(一)教學亮點
1.探索深度學習視角下場境學習的新樣式。本課基于足球學習的真實性場景和游戲化情境,架構“動·思·學”融合的場境學習支架,設計了“游戲一練習-游戲”的學習路徑,采用“三問一體”問題驅動的教學策略,即“以學生的問題為起點,以學科的問題為基礎,以教師的問題為引導”,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雙線交融,通過問題驅動、游戲輔助,讓學習真實發生。首先,根據學習內容提煉了關鍵問題:在運動中熟練足球運控球技術,并能合理運用突破技術。其次,根據學生學情和課堂需要梳理了遞進性的問題鏈,通過課堂學練過程中的適時提問和連續追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在真實情境下感知知識和技術,掌握運動技能,并且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理解動作原理,思索運動技能的運用策略和育人價值,促使知識認知與運動認知相融合,讓體育學習從身體活動走向腦體結合,從專注技能走向發展思維。
2.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依據學校水平四足球大單元教學計劃,本課是七年級足球運球突破技術及運用六課時小單元教學中的第4課時,旨在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課標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以運球搶運游戲、視頻技能學習、運球智過防守區游戲、實戰對抗比賽等教學環節,學習結構化技術,練習匹配性體能,學會對抗性運用和遷移。
3.強化過程性教學評價。借助學習任務單和教師過程性評價,將評價貫穿于學生課堂學習的整個過程。關注準備活動的學習態度、精神面貌,關注學練過程中的課堂表現和進步情況,關注技能的運用表現、配合意識和合作能力,幫助學生反思和改進學習方法,著眼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同時,以課后作業的形式將評價延伸至課外。
(二)不足之處
因為是七年級的行政班教學,所以學生的認知水平、技能狀況和合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課堂上學生的練習連貫性和思維參與度有待進一步地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季瀏,鐘秉樞.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3]史悅,屠麗婭.立足熱愛、技能與信心的體育素養教育[J].上海教育,2023(24).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25年度體衛藝課題“場境‘鏈'學:高質量視域下初中生球類學習的縣域實踐”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為2025STWY047]
(1.浙江省平湖市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314200)(2.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乍浦實驗學校 314201)(E-mail:278761931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