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8-0052-04
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面向全體學生、體現(xiàn)素養(yǎng)導向、強化過程體驗、促進主動學習的小學生綜合評價制度,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促進學校切實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1],這與《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注重教學方式改革和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相輔相成。現(xiàn)階段,探索體育綜合素養(yǎng)測評的可行路徑和方法是學校從頂層課程設計走向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最困難的一公里。在以往的體育紙筆測試和技能考核中,很難對一些學生進行有效測評,比如:學生先天運動能力強,課堂中品德行為差強人意,但是考核依舊占據(jù)優(yōu)秀;學生先天運動能力薄弱,課堂努力并且進步明顯,但仍達不到優(yōu)秀成績;為評價結果重復操練,無法學會理解與反思,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現(xiàn)象都難以達成以測促評、以評促發(fā)展的評價目的。所以,筆者以陽光航娃結構化測評體系為例,探討學校體育綜合素養(yǎng)結構化測評新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創(chuàng)造力等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品質。
一、核心觀念:錨定結構化測評,“分層”目標靶心
核心觀念是指具有學科意義、解釋力和生成性,是對事物本質和認識過程中的進一步抽象[2],對結構化測評中不同維度的核心觀念進行區(qū)分與歸納,有助于在設計、觀察、診斷、反饋等環(huán)節(jié)中更好地判斷目標的達成度,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學和教師更高質量地教。陽光航娃結構化測評體系從體育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以表現(xiàn)性評價、增量表評價、主題菜單評價、比賽評價方式對運動技能、體能增值、健康行為、特長展示四個維度進行分層評價,充分改進了以往客觀的筆紙和單一技能測驗。
(一)運動技能“核心層”測評目標定位
在表現(xiàn)性評價中模擬真實情境下,學生能根據(jù)“任務”做出相應的判斷,并選擇自己合適的方法和線路完成復雜的“任務”
表現(xiàn),展現(xiàn)基本運動能力和專項運動能力,展示所學的運動項目并掌握 1~2 項核心運動技能。
(二)體能增值“監(jiān)測層”測評目標定位
通過測評,監(jiān)測學生在某一段時間內體能素養(yǎng)改變情況。監(jiān)測評價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不僅可關注學生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生在某一段時間內學生的體能素養(yǎng)是否存在提升、減弱或保持平衡。
(三)健康行為“習慣層”測評目標定位
健康行為主要觀察學生平時參與課堂教學的行為表現(xiàn)與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學生在課后體育鍛煉的情況,以此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習興趣和學習行為,呈現(xiàn)在體育鍛煉中的意識和習慣、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緒調控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
(四)比賽展示“附加層”測評目標定位
體育比賽展示指學生擅長的一項或者多項體育項目的展示,目的是鼓勵學生至少掌握1~2項運動技能,并能在校級以上進行比賽、展演、獲獎。體育特長展示并不是指學生在體育項目中具有高水平,而是展示學生“熱愛、勤練、常賽”的體育運動項目。以此既看出學生學會的程度,又能在比賽中展現(xiàn)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品格。
二、認識思路:設計結構化測評“分項”操作方法
認識思路是對事物變化認識過程的一種概括,具有一定邏輯順序結構[2]。應從邏輯順序角度,構建學校陽光航娃結構化測評操作方法,具體包括:在運動技能表現(xiàn)性測評中,由學生根據(jù)自主能力選擇內容;體能測評中,整合過程性增量和終結性評價的數(shù)據(jù);健康行為測評中,認知和思維的體驗感悟;比賽測評中,運動能力的表現(xiàn)展示。在“分項”的測評中,讓學生對評價方法有效認知,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伴,并能梳理出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一)運動技能“選擇項”測評方法
學生盡量在真實的情境中,評價完成復雜任務過程時的表現(xiàn)[3]。在基本運動技能測評中,學生根據(jù)給定的場地要求,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線路,以跑、跳、投、跨、鉆、爬等基本運動技能完成測評。在專項運動技能測評中,如水平三“足球六打四”中,學生根據(jù)同伴的合作、對手的反應,做出運、傳、射等單一或組合動作,完成助攻、搶斷、卡位、得分等行為表現(xiàn)。
(二)體能評價“增值項”測評方法
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所以不能一刀切地進行體能素養(yǎng)的評價,應根據(jù)初始的水平等級來評價學生體能的變化。先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內容,將力量、速度、耐力、爆發(fā)力、柔韌性、反應力等素養(yǎng)指標分成A、B、C三個基礎等級,再通過每單元進行監(jiān)測,如第一單元在基礎等級之上有增量用+1表述,跨兩個等次用 +2 表述,以此類推到學期末進行匯總。最后,通過學生體能素養(yǎng)的增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三)健康行為“觀測項”測評方法
根據(jù)探究主題或跨學科主題活動,采用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場景演繹、模擬演練、話劇表演等,體現(xiàn)學生課內外學習行為,助力提升學生正確的行為導向。此內容可結合雨天室內課程開展。
(四)比賽評價“表現(xiàn)項”測評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報名的方式,在校級以上賽事中展示自己,并鼓勵參加社區(qū)、協(xié)會等社會組織的區(qū)域賽事。根據(jù)比賽和展演中學生的發(fā)揮、獲獎情況,給出測評結果。
三、知識聯(lián)結:構建校本結構化測評“分區(qū)”內容標準
知識聯(lián)結是讓學生在測評中更好地尋找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聯(lián)系,從而在學習中形成更有層次性和系統(tǒng)性的認知結構體系[2]。參照《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建立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體系,完善二級指標下的測評內容與評價標準,具體明晰了陽光航娃的測評內容維度,以真正解決從課標到學生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表1)。
(一)運動技能“運用區(qū)”測評內容與標準
基本運動技能指圍繞學生的走、跑、跳、投、攀爬等基本活動能力在真實情境中的運用情況,通過運動闖關的形式來觀測其移動性、非移動性、操作控技能的綜合表現(xiàn)。專項運動技能指圍繞學生所學的運動技能的知識、技術、體能基礎,結合其項目特征,在創(chuàng)設的真實比賽情境中檢測其在比賽過程中綜合表現(xiàn)。具體以★級評價。
表1陽光航娃結構化測評“分區(qū)”指標內容

(二)體能測評“變化區(qū)”測評內容與標準
體能測評以必測項目和自選項目組合方式建構。根據(jù)學生所處的水平段來設置測試項目,并通過對比前測和后測成績來確定增減值。具體以★級評價。
項目包括50米跑、坐位體前屈、一分鐘跳繩必測項目,按不同身體條件、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選測自選項目。水平一,立定跳遠、擲沙包(二選一);水平二,擲實心球、仰臥起坐、立定跳遠(三選二);水平三,擲實心球和籃球運球(二選一),50米 *8 往返跑和足球顛球(二選一)。
(三)健康行為“合作區(qū)”測評內容與標準
健康行為“合作區(qū)”測評內容主要以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情緒調控和環(huán)境適應四個維度,其中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具體為以會上體育課、會坐立行、拒絕營養(yǎng)不良和肥胖;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具體為會正確飲水、會正確飲食、會正確用眼、會預防傳染病;情緒調控具體為會健康運動、會安全游戲;環(huán)境適應具體為會自我處理輕度損傷、正確認識青春期、會識別危險中進行。如在會上體育課中,以運動服裝、路隊靜快齊、專心聽講為探究要素,以場景演繹小組分析的主題形式明確體育課中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具體以組內自評、組間互評★級來評價。
(四)比賽評價“特長區(qū)”測評內容與標準
比賽“特長區(qū)”測評內容主要有校級及以上(包括校外如社區(qū))發(fā)布的個人或集體項目。整個比賽評價標準分特長項目參與表現(xiàn)、比賽展演中品德活動表現(xiàn)以及獲獎名次與級別三個方面。特長項目參與表現(xiàn)具體為:3★.有特長,積極參與比賽、展演; 2? .有特長,自主不愿參加比賽、展演;1★.沒有特長項目。比賽展演中品德活動表現(xiàn)具體為呈現(xiàn)的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品格, 3? 為占三項,2? 為占其中兩項,1★為占其中一項。獲獎名次與級別具體以校級、區(qū)(社區(qū))級、省市級為階梯,以 1~3? 級來評價。
四、陽光航娃:明確校本結構化測評“分值”指標賦分
《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評價與考試是指系統(tǒng)收集學生的課內體育學習態(tài)度與表現(xiàn)、課外體育鍛煉情況與成效、健康行為等信息[4],因此,陽光航娃校本結構化測評體系應在核心素養(yǎng)觀測下不斷調整指標權重,最后,確定為運動技能 30%+ 體能增值 25%+ 健康行為 20%+ 特長展示 15%= 陽光航娃 100% ,具體根據(jù)每個學生能得多少個★來評定陽光航娃。
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評價體系是現(xiàn)階段打通課標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陽光航娃結構化測評體系在實踐過程中目標指向、測評方法、內容標準、賦分方法與現(xiàn)實問題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體育品德和健康行為的測評中,但是陽光航娃結構化測評所最終指向的學生在學習中的高階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核心素養(yǎng)品質,應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初衷。
表2健康行為測評內容與標準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ER/OL].http://jyt.zj.gov.cn/art/2022/7/25/art_1229106823_2412662.html.
[2]史紅霞,王仕琪.化學教學內容的結構化[J].教學與管理,2020(01).
[3]周文葉,毛瑋潔.表現(xiàn)性評價:促進素養(yǎng)養(yǎng)成[J].全球教育展望,2022(05).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體育結構化測評:走向“全面而個性”的評價實踐》,課題編號:2025STWY05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