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期
刊物介紹
《大學》創辦于2006年,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高等教育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刊物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促進科學技術發展、促進學術交流,培育科技創新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宗旨,聚焦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社會科學研究、高校建設與管理研究、教學與教育研究的新領域、新思想、新學科、新流派,突出學術性、理論性、綜合性及前沿性,跟蹤及介紹相關領域最新成果。刊物自創辦以來,影響深遠,由教育部相關領導、部分大學校長、著名專家和學者出任顧問和學術委員,系《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知網(CNKI)、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3-7164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50-1178/G4基于學術研究方向的差異,《大學》期刊細分為四大學術領域——《大學》(社會科學)∶著眼于探究社會科學領域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設有專題特稿、教育前沿、全球現域、文史哲教育研究、法政與新聞教育研究、經濟與社會教育研究、藝體與心理教育研究等主要欄目。《大學》(研究與管理)∶關注普通高等學校建設與發展、學生管理工作開展、師生成長等方面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設有專題特稿、高端訪談、高校建設、教學管理、高校人才培養、教師發展、創新創業等主要欄目。《大學》(教學與教育)∶深入教學環節,展示高等教育教學實踐成果,反映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進程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設有專題特稿、高端訪談、高等教育研究、教學體系及課程建設、教學藝術探究、教學改革、教法實踐等主要欄目。《大學》(思政教研)∶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性問題和前沿問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設有專題特稿、馬克思主義研究、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思政教學、課程思政、德育思政、愛國主義教育等主要欄目。
大學
專題特稿
高校建設
教學管理
高校人才培養
- 應用型大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學理與要素
- 新時代視閾下農林高校就業工作內涵式發展的路徑研究
- “三位一體”提升研究生“非正式學習”能力的實踐
- 后疫情時期大學生合理“增負”的培養模式改革
——以廣播電視學專業本科生為例 - 社會資本、個人能力與研究生涉農就業選擇及績效
——以農林院校學生就業為例 - 大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現狀與展望
——基于“新冠疫情”期間S大學網絡課程的調查分析 - 構建“跨界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 -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工程人才職業發展的現實樣態與教育引導
- 高校青年志愿者組織現狀問題及長效發展路徑探析
——基于數字時代治理理論 - “新文科”背景下“互聯網+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 高校層次與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
——以湖南省四個不同層次高校為例 - 論海洋類人才培養體系中的科教融合問題
- 教育幫扶視角下大學生“云”支教實踐育人新途徑的探索
- 校企“四共”協同育人的實踐探索
——以軟件工程與惠普濟寧共建專業為例 - 新時代大學生語言能力提升的策略與路徑
- 馬克思共同體思想視域下后疫情時代高校學生社區育人路徑探究
- 大學生自我認同危機與建構
——基于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論 - 基于逆向設計的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方法探究
- 巧用“以賽促學”促進人才培養制度建構
- 基于KSAO模型的高職金融專業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探討
- 基于就業能力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素養的提升策略
- 書院制管理下學生干部團隊建設的探究
——以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為例 - 中國傳統文化下高職護理人才培養人文課程體系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