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朝陽等
地方優良特色豬——環江香豬
環江香豬歷史悠久,是廣西優良的地方品種之一,產于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東北部的明倫、東興、龍巖、上朝、馴樂五個鄉鎮,2000年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2003年通過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注冊認證。其個體小巧玲瓏,被毛全黑油亮。2月齡的斷乳仔豬體重在6-8公斤即可制作烤、臘乳豬或白切食用。環江香豬皮薄骨細,不腥不膩,不滑不膻,肉質鮮嫩芳香,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據傳,清朝時期人們已把小香豬作為禮品饋贈達官貴人,逢年過節,產區群眾亦把小香豬作為招待佳賓貴客的席上佳肴和對外交際活動的饋贈品。近年來,隨著香豬加工業的發展,環江香豬已遠銷區內外,深受人們的青睞。因而,環江香豬古有“名門貴族”之稱,今有“天下美食”之譽。
環江香豬肉不但美味可口,營養豐富,而且對人體某些疾病具有特定療效。據暨南大學對環江香豬肉質營養成分分析:高蛋白、低脂肪,各種氨基酸俱全且含量高,尤其是谷氨酸含量高達25.4毫克/克,是一種既美味又美容和延年益壽的肉食品。環江香豬現已成為名、特、優畜產品和當地的特色產業。近幾年來,環江香豬已建立了原種保種場,保證種豬種質純正,生產開發已初具規模。據2003年統計,環江香豬經產母豬存欄16400頭,年生產銷售小香豬25萬多頭。全縣建成環江香豬加工廠8家,年生產能力達40萬頭以上,主要產品有冷凍白條豬、烤全豬、臘全豬等系列,產品銷往區內外。2002年下半年,環江香豬5噸白條豬試銷澳門,深受好評。(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畜牧水產養殖局韋朝陽郵碼:547100電話:0778-8821321)
極具開發養殖潛力的經濟魚類——長江銅魚
銅魚屬鯉形目,鯉科,Q強疲銅魚屬。地方名:金鰍、水密子、尖頭棒、麻花魚、銅線、芝麻魚、長江銅魚。銅魚是長江流域上游的重要經濟魚類,是大眾喜愛的上等魚,地方風味菜肴有豆瓣魚、紅燒魚等。江蘇靖江一帶賓館飯店也將它作為高檔魚用于宴席,俗稱黃道士,需求量較大。近年來,銅魚自然資源總體呈下降趨勢,表現為捕獲個體變小,產量下降。盡管如此,市場上的銅魚仍然來自野生捕撈,銅魚的人工養殖尚未見報道。
1.分布 銅魚主要分布于長江水系的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在金沙江下游及朗江、嘉陵江、烏江等支流中,尤以長江上游數量較多,黃河水系也有分布。每年春秋兩季為捕撈期,下游在7-8月即可捕獲當年的幼魚。
2.食性 銅魚是喜歡生活在流水中的底棲性魚類,以動物性餌料為主。食物組成隨棲息環境和季節不同而有差異。魚苗、幼魚階段以浮游動物、搖蚊幼蟲、昆蟲幼蟲等為食,也捕食其他魚苗。成魚階段主要攝食底棲軟體動物,兼食高等植物碎片、藤類和植物種子等。
3.生長 因生長環境、年齡段不同,銅魚生長有差異,一般1齡體長192-232毫米,體重110-225克;2齡體長235-270毫米,體重230-450克;3齡體長280-350毫米,體重450-600克。
人工養殖目前主要采取在常規魚養殖池塘中以混養方式進行。一般每667平方米(1畝)套養40尾左右,產量18-20公斤,每667平方米增加產值350-400元,利潤250-300元。(江蘇省靖江市多種經營管理局 黃平 郵碼:2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