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 怡
親愛的女兒:
進入大學以后,你會發現自己很“自由”,一是選課自由,除了必修課外,你可以喜歡什么課就選什么課。二是時間自由,除了上課時間之外,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由你自己支配,再也沒有老師監督你是否完成作業,再也沒有父母耳提面命地督促,更沒有教導主任在教室的小窗子外偷偷地觀察你上課是否注意聽講……你“自由”了!你“自主”了!從此以后你要為你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了,無論是好是壞是憂是喜,父母只能和你分享而不會給你承擔了。
上大學之前,你們的一切都是由家長和老師引領著、呵護著,當你們的腳步稍稍有些偏離的時候,父母師長會喊你們,甚至會用強硬的手段把你們拉回,就這樣磕磕碰碰地一路走過來,雖然你們的身上也會有傷痕,但是走的方向是正確的,前途一直是很光明的。
上了大學,忽然而來的“自由”和“自主”反而讓你們有些不知所措了。記得我剛上大一的時候,就把業余時間全部用在閱讀小說上(因為我喜歡),每天跑到閱覽室,看各種雜志,作業也不寫(反正也不需要家長簽字了),直到第一次考試,我剛剛及格,才翻然悔悟。
正是因為忽然的放飛,讓張非同學一次又一次沉迷于網絡游戲而被退學:正是因為忽然的“自主”,讓一些大學生的功課屢次亮起了紅燈。親愛的女兒,無論什么時代,都會有這樣一些迷茫的人。媽媽高中有一位同學大學的時候沉迷于橋牌,外號叫“打遍高校無敵手”,在大二的時候因5門功課亮了紅燈被學校勸退了。這很像動物園里的老虎被放生的時候,由于不會捕食而餓死的情形。
親愛的女兒。每一位即將走入大學校園的高中畢業生們,哪一個不是對未來滿懷憧憬?哪一個不是豪情萬丈英姿勃發?但是為什么會發生中途被退學被開除呢?媽媽來分析一下,你看看對不對呢?
一些學生把大學想象得太好了,自由的空間。如詩如畫的生活。進入大學之后,發現原來大學生活的軌跡就是“三點成一線”,而大學老師天南海北的口音,直讓你覺得老師是在唱催眠曲。即使能聽懂老師的口音,也會因為大學課堂里知識量很大,難以全部記住,每天都需要用自習課整理課堂筆記。從小學到高中。“填鴨式”的教育已經讓你們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走進大學,你們還伸長了脖子等待著老師喂飯。而大學的教育采用的是“自助餐”模式,你不去取,就什么也吃不到。
親愛的女兒,大學生被退學還有一些情感方面的因素。媽媽認識這樣一個女孩子,因為和同學關系緊張而退學。她歷數室友們的“惡習”,歷數班級同學的“勢利”,歷數學校的幾大“沒品”……別人都是錯誤的,唯獨她自己是正確的。親愛的女兒,你來評評會是誰的錯?
親愛的女兒,太多太多,只因為年輕有朝氣:只因為把大學生活虛幻成天堂了;只因為從小被寵,已經失去了生活能力了;只因為精神方面的抗震能力太弱了……
親愛的女兒,最后用你小球哥哥給你的留言作為信的結尾吧。
“大學,是一個人才聚集的地方,那里高手云集,那里藏龍臥虎,到了大學,最好是虛心學習,也要適當地展示自己。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是一片可以讓你自由翱翔的天空,但是,再自由,也不能壞了規矩。
進入大學后,可能有很多地方與你想象中的大學不一樣,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因為你們是去讀書,而不是去住宿和游玩,要看軟環境,別過分強調硬件設施。
最后給你一個忠告,進入大學,最好少用‘我以為這幾個字,你以為別人知道的。別人未必知道,你以為別人應該怎么樣。別人未必會怎么樣,凡事多思考,別嫌麻煩,因為你們還年輕。年輕。就應該苦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