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麗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成績早已不是衡量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但是不能否認,我們仍然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而苦苦的探尋。筆者認為我們在研究新教材、新課改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師生關系對于教學效果起著催化劑的重要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比醫生和教師更富有人道主義色彩的職業了。”長期以來,人們常常以為教學效果主要是由教師的知識與智力水平決定的,但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教師的知識和智力與教學效果相關微弱——教學工作確實需要以一定水平的知識智力為前提,但一旦達到或超出這一水平,它們對教學效果就不再發生明顯影響。筆者認為師生關系對于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催化劑的作用。
師生之間關系如何,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效果。有的教師雖然知識淵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同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甚至產生對立情緒,學生往往因為對這位教師的成見而不愿意學他所授的那門學科。相反,有的教師不僅注意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更善于同學生建立親密的人際關系,學生往往因為對這位教師的喜歡而特別愛學他所教的學科。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往往為博取教師的喜愛和好感;為獲取與教師交往的滿足而努力學習,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便是這個道理。教師也會因為學生對他的尊敬和愛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筆者就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和學生親密接觸
師生之間的感情是在不斷地接觸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師生經常接觸、互通信息,才能互相了解、建立友情。一個作家,如果不經常深入生活是寫不出好作品的;同樣地,一個教師,如果只知關在辦公室里研究教材,不經常跟學生接觸,也是不能教好學生的。我們總是提倡關心愛護學生,先要從了解學生、接觸學生開始。接觸了解學生,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只有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們,才可能成為“忘年之交”;其次,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奮點”、談論的“熱門問題”和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主動參與,以此作為契機傳導師愛。我們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與學生聊天溝通。比如上每一節課的時候提前去教室,看看學生在課間都干些什么,與學生聊聊天,下課也不要急著回辦公室等。
二、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由于年齡特點,初中學生愛說愛笑、活潑好動,富于幻想,嘗試心迫切,興趣愛好廣泛。教師要適應學生的特點要求,多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培養自己對一些活動的興趣和愛好,發揮自己的專長,這樣才能結識和了解更多的學生,同更多的學生建立友情。有時教師的某一項業余愛好,如拉琴、打球或說唱等,都會被認為是有才華的表現而被學生所尊重。所以,我們要發揮自己的專長,充分表現自己的特色,給學生造成好的“暈輪效應”,讓學生覺得我們是有水平、有知識、有能力的好教師。有的教師善于朗誦。就可經常進行一些范讀,讓學生體驗課文的感情;有的教師善于寫作,就可多寫些作文,讓學生明白作文的技巧和道理;有業余愛好和專長,不妨在課外活動中、在晚會上露兩手。
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要與時代脫節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脈搏,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尤其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因為我們不光要運用多媒體給學生上課,利用電腦制作課件,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和學生聊天,讓學生觀看自己的博客或瀏覽自己的網站。這樣才能更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四、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偏愛是教師常見的一種“職業病”,教師容易對那些表現突出、成績優異的學生親之信之,有時遇事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失之公允。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實踐證明了以下兩點:愈是所謂“差生”,就愈需要得到教師的愛護和幫助;教師愈是偏愛誰結果多半卻是害了誰。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正確對待“差生”是我們教師應該特別注意的。如果老師見到成績好的學生眉開眼笑,對待成績差的學生冷若冰霜,甚至冷言冷語,這種感情上的強烈反差,會傷害差生的自尊心,在師生之間筑起一道墻,造成情感上的隔閡。“教育成功的全部奧秘在于尊重學生”,如果教師不能以平等、相互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那么他在學生心目中絕不是一位好教師。因此,教師要對絕大多數學生抱有成功的期望,特別是給予差生更多的愛。如為他們設計一些坡度較小的問題,布置一些內容較簡單的作業,讓他們有較多的演示機會。這樣他們就會慢慢對學習產生興趣,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去掉消極的自卑心理。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除了用“小步子,多成功”的原則進行教學外,還要善于發現他們在原有基礎上的點滴進步并給予表揚。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允許他們出錯,允許他們反復地出錯。
五、寬宏大量
師生之間,難免發生誤解,出現矛盾。這要看教師能不能正確對待,有無胸懷。如果不能寬宏大量,耿耿于懷、尋機報復,給學生小鞋穿,或斤斤計較、得理不讓人、沒理辯三分,結果只能降低自己的威信,影響師生的感情。重視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是教師普遍具有的職業心理,在學生和教師發生沖突的時候,很多老師會采取高壓政策,希望學生無條件的服軟、道歉。教師和學生都具有獨立的人格價值,兩者在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也就是說師生的互動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六、真心地去愛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把“愛孩子”當作教師最重要的道德修養,認為這是在教師素質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教育藝術的基礎。實際上,任何一個學生都愿意和教師接近,都愿意聽從教師的教導,向教師傾訴學習和生活中的感覺,同教師交朋友,強烈期望獲得教師的愛,因此教師要把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孩子。愛是心理障礙的溶解劑,“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教師要從愛護的觀點出發,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認真的做好以上幾個方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不難。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形成輕松愉快和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有利于提高教學信息傳輸的效率和速度。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