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職教育漸趨國際化,如何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品位,并在競爭中立足,以滿足社會需求,其教學管理工作的現代化就顯得更為重要。樹立科學的管理意識,這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也是其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改革舊的觀念,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決策機制,方能適應發展,這是實現高職教學管理現代化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高職;教學管理;任務;目標
作者簡介:張仁醒(1968-),男,廣東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講師/高級技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518(2009)35-0019-02
高職教學管理是高職教育管理的一項核心內容。隨著高職教育漸趨國際化,我國高職院校正處在大發展、大飛躍的重大轉型時期;正處在各種競爭力量碰撞與需求層次提升的急流漩渦之中和急劇變革改造的時期,2006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新類型。這就真正確立了教學質量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說質量是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的時代分水嶺。《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宣言》指出:“21世紀將是更加注重質量的世紀,由數量向質量的轉移,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重視質量是一個時代的命題。誰輕視質量誰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1998年在巴黎召開的首屆世界高等教育會議所通過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宣言》)以往傳統式的管理方法及經驗式的辦事效率已無法實現現代化教育的管理模式。高職教育目前的發展形勢十分迅速,同時給教學管理部門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教學管理組織人員要加強對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管理知識的學習,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現實化管理技術開展教學管理,是目前高職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高職教學管理現代化的內涵
何為現代化?其內涵為:“不發達社會成為發達社會的過程和目標”。(《辭海》P3425,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9月版)作為過程和目標,一般應以當代發達社會為參照的先進科學技術水平、先進生產力水平及消費水平。現代潮流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現代化并無統一模式。中國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中國特色。現代教育是傳統教育的對稱,即歐洲“新教育”和美國“進步教育”的總稱。現代化的一般特性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為內涵的科學化與過程的延續性。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能夠創造先進的文明,他們所依靠的力量也是最核心的力量——科學和科學的進步,把科學視為“現代化管理”的靈魂和統帥,把“現代化”當作發展和提升的一種過程或途徑。從科學化方面詮釋為現代化管理意識的科學化;現代化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教學管理人員行為的現代化。高職教學管理現代化是用自動化高新技術手段與方法實施貼近時代要求與發展的教學管理,并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當作自己完成管理任務的基本途徑,即從現實的落后狀態出發,通過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最終達到先進狀態。
二、教學管理現代化的目標
高職發展的新形勢已經向高職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就是要加強制度創新,加快建立現代教學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通過創新,構建符合時代特點與發展趨勢、符合中國國情的、體現教育教學規律的現代教育教學制度與機制,從根本上激活各方面、各因素的活力,達到教育資源配置的最優化與效用的最大化,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和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要積極應對,努力學習和工作,用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必須擔當起現代化教學管理組織成員的角色,并完成好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方能在發展和競爭中立足。目前,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標和任務主要有6個方面:
1.加強現代化管理意識的科學化。轉變教育思想,具體的說就是強化信息管理意識,要做到信息準確、問題準確、摸底準確、決策準確,可排斥不合理、不正確的管理決策,多方面、多渠道、準確及時地為領導進行科學決策和有效指揮提供信息,是教學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學管理部門是為教學服務的,但是由于管理者長期管理不規范等一些因素造成了大家輕視管理的錯誤認識,沒有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不懂得向管理要效益。這種傾向如果不及時改變,將會阻礙高職院校的發展。我們要進一步進行政策上的引導,在加強管理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管理體制,要樹立科學發展觀,要向管理要效益,堅持“規模、結構、效益、質量”的協調發展,牢固樹立質量意識,立足于學院實際,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對教學管理實施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加以匯集、整理,準確、迅速地傳遞給核心系統。要充分理解上級領導的思路和意圖,努力使信息工作智能化,要對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并提出建議和對策,提高信息的利用價值,發揮好參謀和助手的作用。
2.加強現代化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要以提高人員素質為根本,管理組織人員水平的提高是個根本性的問題。學校應建立能激勵人向上的機制,確立切合實際而又能激勵人心的發展目標,設立校級教學管理獎項,鼓勵、培養、支持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在職稱評定的歸屬問題等方面給予關注和解決。隊伍建設是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的關鍵,是學校發展強大的內動力。要建立培訓與成長策略相適應的良好的組織文化,使教學管理人員不斷地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直接地運用于教學管理實踐活動和具體的過程之中,并不斷提高教學管理的科技含金量。能全面較好地掌握教學管理組織結構網絡化技術,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中,擴大和利用教學管理組織的信息。具體表現為:教學管理人員完成所有管理的程序,包括學籍管理、教學計劃管理、教學任務安排與調整、考試安排與成績分析、教材定購與配送、畢業生資格審查、學雜費收取與結算、打印家庭報告書、打印各類證明和學生管理等工作,掌握和使用先進的辦公手段,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各種信息。信息的質量要做到迅速、準確、規范、到位。
3.教學管理人員行為的現代化。長期以來,在學校教學管理中我們更多的是實行“以制度為本”的管理,即管理者用各種完善的規章制度對教師實施有效的監督、控制和評價。被管理的教師對規章制度只是服從、照辦,并按照執行情況量化考評。這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管理雖規范,但是卻忽視了人,見“章”不見人,把制度凌駕于人之上,容易使教師對制度管理產生逆反心理,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并未得到很好地激發和調動。所以必須在教學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把科學管理與人文精神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教學管理中應更充分地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價值情感、個性和尊嚴,把挖掘他們的潛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更好地促進他們的發展作為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根本。我們應改變過去的教學管理行政化、等級化(上下級)、唯制度化的單一的科學化管理,把教學管理簡化為聽課——評價——考核量化的不良狀況,要融民主、平等、關愛、溝通交流和研究探討于其中。做到人情味濃厚,人性化突出,創設和諧、寬松的人文環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架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心靈之橋,使教師真正體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激發內在的動力,發揮主人翁的精神。
高職教學管理人員以現代化管理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把握和了解教育教學形勢及發展趨勢,扎扎實實地實施教學管理中的每一個方案和步驟,杜絕重復、無序、繁雜的低級管理,建立有序、有價值、有效率的管理,具有獨擋一面的工作能力,包括計劃能力和多謀善斷的能力。表現為:工作思路清晰,有條理性,符合邏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用最好的主意和辦法堅決果斷地處理事務。
4.強化服務意識。服務性是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屬性,教學管理人員要擔當“服務員”的角色,強化服務意識,學習和精通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理論知識,認真學習當前的教育管理理論,明確任務,理清工作思路,深入基層,用理論指導工作,精通業務,熟悉市場,為教學一線師生提供優質服務。為積極探索構建高職院校“融知識學習體系和人格培育體系于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工作質量要達到精通、及時、正確、標準、滿意。在辦理業務工作中要讓教職員感到熟悉、方便、到位。要不斷總結提高,使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發展,由過程管理向目標管理轉化。做到在研究狀態下開展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更新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和模式。
5.開拓創新能力。國際化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領導到教職工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具有艱苦學習、勇于開拓的精神。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對事物要敏銳,思考問題要周密、要推敲,發現問題要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問題,善于結合自己的工作不斷提出改革措施,有克服困難和為實現工作目標不斷進取的能力。
6.加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政治思想修養,熱愛本職工作,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有政策性和原則性。加強業務修養,除了要系統地掌握教學管理知識外,還須熟悉學校關于教學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此外,教學管理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辦事能力、計劃決策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教學管理組織成員要能超越自我并從此角度看問題,要不斷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建立工作伙伴關系,培養攜手共進的團隊精神,加強作風修養,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要有認真、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要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工作作風,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沖動,學會共處,和善地與人共事。在工作中要沉著冷靜、寬容、耐心、豁達,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達到高校管理現代化目標下的教育管理水平。
高職教學管理現代化是整個社會現代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并把握好高職教學管理現代化的內涵、原則及其實施途徑,才能更好地推進高職教學管理現代化的進程。當前,我國高職教學管理水平還比較低,在管理機制、人員素質結構、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意識等方面存在著不協調和落后的狀況,離現代化的管理要求還相差很遠,教學管理現代化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因此,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抓住機遇,以高昂的創新熱情,營造實現高校教學管理現代化信心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設現代化的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這是我們每一個高職教學管理組織人員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劉進.高職教學管理人員基本素質之我見[J].中國成人教育,2007(04):98-99.
[2]劉化.論高職教學管理干部的基本素質[J].遼寧高職學報,2001(05):47-48.
[3]陳家頤.推進學分制創新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6(09):58-59.
[4]高等教育司.提升內涵——高等職業教學與科研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夏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