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涵
[摘要]我們針對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課時少、任務重、學生素質不高等現狀,努力探索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思路,突顯高職教育的辦學特色,緊緊圍繞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從學生自身特點出發,因人施教,為學生今后發展提供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 數學教學 因人施教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110140-01
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已成為教育界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根據高職教育培養專業應用技術人才的要求,以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為先導,以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為核心,注重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對高職數學的教學思路的探索已成為高職院校數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工作。
數學是高職院校的基礎理論課,對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和思維品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專注于數學知識的傳授,忽略了數學與每個學生專業的聯系,使學生錯誤地認為數學與自身專業課的學習無關,忽視了數學的學習。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對數學缺乏興趣,厭倦了數學的學習,數學成績普遍偏低,使得專業課的學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現象與數學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極不相稱,嚴重地阻礙了高職教育的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高職教育中數學教學的過程進行全面的、縝密的審視與反思,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從學生個體出發,因人施教。
一、教學數學知識內容體系應符合學生特點
(一)建立符合各個專業學生需求的數學內容體系
根據我校學生的專業特點,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規劃。針對各個專業對數學基礎的需要程度,參考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需求,可對理學專業學生學習數學的相關內容予以保留甚至加強;對其他非數學專業的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容則降低要求或進行刪減;對于專業課中有特殊要求的數學知識,可以在數學課中穿插或以講座的形式進行處理。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可以有所不同,特殊要求的內容可自編講義教學。數學教學安排中,數學教師應了解各個專業對數學的要求,在教學中體現專業特色,這樣有利于各個專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例如我系物流專業需開設線性代數、概率統計,以經濟數學為主線。
(二)數學知識內容深淺取決于每個學生自身素質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生源素質的下降,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就業難度不斷加大,高職院校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高低分落差很大方面思考,特別是學生的知識水平差異表現尤為突出,原來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教學現狀,根據學生自身特點確定教學內容,以提高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成千上萬的高素質人才。數學分層次教學就是在同一班級教學中,對畢業為升本和畢業為就業的學生同步教學的同時,因人施教,進行分層次講解、分層次提問、分層次練習、分層次布置課外作業和考核,這種個性化的教學和輔導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提高,為今后畢業之路做好準備。
(三)數學教學例題應根據各個學生的差異而定
高職數學課程對不同學生的有不同的要求,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新增內容是課程改革的亮點,它具有時代感,貼近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學生生活區域特點,把握內容進行教學。教師結合各學生差異,根據習題的難易程度給出適合每個學生需要的分層,注意把必做的基礎題難度盡量放低,使學生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選擇做相應的習題。例如,我們研究數列時,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舉出不同的例子,南方的天氣和北方有差異,根據差異我們可以讓不同區域的學生舉出具體應用的實例。通過感受實例在研究數列和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體會數列思想及其內涵,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數列的背景和思想,使學生認識到,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數列來描述。
二、應用因人施教方式培養優質高職學生
(一)根據每個學生學習動機,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
數學的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學習目出發,也就是學生學習的動機出發,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學習的一種需要。構成動機的主要心理因素:一是學習興趣;二是對學習意義和價值的認識,即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一旦學生有了學習動機,就能自覺主動地認真學習,在遇到困難和挫折,也能不氣餒,堅持學習。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如對待想升本的學生應注意培養學生解題思維的能力,課后習題貼近升本;對想工作的學生應從解題技巧進行培養,課后注重講課能力的鍛煉。
(二)結合各專業學生特色,尊重學生個性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雖然我們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提倡尊重學生個性,但事實上對于真正有個性的學生缺乏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認同和接受。大多數情況下,學生不敢堅持自己的見解,不敢輕易出格,為取得較高的數學成績,盲目地聽從教師和課本,盲目地追求標準答案,缺乏獨立思考意識和探索精神。進入高職以后,沒有了升學的壓力,自由時間相對較多,因此在數學的學習中,我們更應該尊重學生個性,給學生更大的空間,讓他們獨立思考、深入探索數學問題,對數學教師的依賴性明顯減弱,具備較強的責任感和求知欲,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數學知識。
(三)學生更應重視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正因為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決定了所有學生都必須學習它,高職學生也不例外。但數學有著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加上高職學生基礎較差,因此高職數學教育必須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從課程中獲得既有實用價值的數學知識更有廣泛意義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培養他們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去探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這一策略的具體做法是: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時,能聯系有關的社會生活和各專業技術知識,使學生了解數學理論在各專業和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觀察分析身邊的統計、儲蓄等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教會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分析自然界和社會現象,使他們體會數學不斷深入生活的各個方面。
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針對學生專業不同、數學基礎差異、學習目的不同,對學習數學的教學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應在盡量不破壞數學自身系統性的前提下,突出對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學生自身特點出發,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數學教學方式,努力做到因人施教,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