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動畫專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動畫企業卻人才難求,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培養的人才不適應市場的需求。文章就動畫產業對人才的要求和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現狀進行分析,從改革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校企合作和加強實訓室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培養應用型動畫人才的策略。
關鍵詞: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應用型人才;策略
最近幾年,我國高等動畫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但是人才市場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我國動畫企業大聲疾呼“人才缺乏”,難以找到能滿足其發展所需的動畫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卻是大量高校動畫專業畢業生“工作難找”,就業難成了困擾學生和高校的嚴峻問題。供需矛盾產生的原因主要是高等動畫教育培養的人才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動畫藝術與一般藝術最大的區別在于,動畫藝術具有濃厚的商業性。動畫教育要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人才,應用型人才正是適應市場需要的人才,培養應用型人才是解決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
動畫行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動畫分成三維動畫和二維動畫,三維動畫的生產制作流程為建模、材質貼圖、動畫(制作流程概念)、后期特效,二維動畫的生產制作流程為原畫、動畫(中間畫)、背景、描圖、上色。在三維人才結構需求上,動畫和后期特效人才最為缺乏,材質貼圖次之,建模人才最好找;在二維動畫人才結構需求上,原畫和動畫人才最為缺乏,背景次之,最不缺的是上色。
對專業能力的要求動畫行業對人才專業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美術基礎、專業基礎和專業特長三個方面。一般來說,美術基礎是藝術之本,動畫之根基;專業基礎是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美術基礎,是指素描、色彩等造型能力,對客觀對象敏銳的觀察、捕捉能力和較強的表現能力,以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較好的藝術修養。專業基礎指的是對動畫專業本身和與之密切聯系的其他數字內容產業的基礎知識的領會,對基本技術手段的掌握,對動畫制作與生產流程的了解。動畫制作要運用的相關軟件主要有3DS MAX、MAYA、RETAS、COMBUSTION、FINALCUTPRO、AVID、LIGHTWARE3D、INFERNO、FLAME、SMOKE、SOFTIMAGE、AFTEREFFECT等。專業特長特指對動畫生產制作流程中某一環節(對應崗位)所具備的較突出的能力。
相關學科基礎知識相關學科主要包括文學、數學和英語等。較好的文學修養有利于提高創作人員的創造水平,提高作品的文化內涵。數學在諸多軟件,尤其是三維動畫軟件中的運用比較廣泛。動畫行業技術更新快,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很多資料都是英文資料,而且,相當部分的操作軟件是英文版的,所以要求員工有較高的英語水平。
其他素質(1)較強的合作精神。動畫產業的生產環節眾多,而且各個環節均需要團隊制作,這就需要員工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2)實戰經驗。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比較看重有經驗的動畫人才,對應屆畢業生較失望。招收的人才能不能較快地為企業所用,關鍵在于是否了解企業生產流程,是否具備實戰能力。
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為應對社會需求,全國各高校紛紛建立了與動畫相關的學科和專業,截至2006年6月,全國有172家大中專院校都相繼開設了動畫專業。這種現狀對整個動畫業來說起到了向前推動的作用,是可喜的現象。然而,目前高校動畫人才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
動畫人才培養方向不明確很多高校把培養動畫人才的目標錯誤地定位為以培養低端制作人員和純研究人員為主,因而造成人才結構的嚴重失衡——從事編劇、導演、造型、美術設計的高端人才以及懂得市場需求的策劃者、制片人和市場營銷復合型人才十分緊缺。
師資力量不足在已經開設動畫專業的院校中,除了少數學院擁有開辦動畫專業的師資力量外,大部分學校并不完全具備這種條件。據了解,目前高校動畫專業教師多是本科畢業,以藝術類和藝術教育類專業畢業生為主,只有極少數有企業工作經驗。
課程設置忽視相關學科基礎高校動畫專業課程往往比較重視美術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低年級時開設美術基礎。如,《素描》、《色彩》等,高年級開設軟件課。但對于相關學科基礎課,如英語、文學課時比較少,而數學課幾乎是被忽略了。絕大多數學生是以藝術生的身份考入動畫專業的,本身文化基礎就差,大學教育過程中繼續忽視文化教育,造成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偏低。
動畫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動畫應用型人才應當具備寬厚且結構合理的基礎知識,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特別是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從事動畫專業工作的一般技能和從事有關崗位的核心技能,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還要有較強的團隊協作意識。針對上述人才需求條件,可從以下幾點實施動畫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改革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體現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模式的具體課程框架。要處理好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關系,處理好理論與實踐、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課內與課外、教與學等方面的關系。重新審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起點,注意知識內容的基礎性、系統性與先進性,加大課程整合力度,搭建課程平臺,提高課程的綜合化程度。(1)美術基礎課程要突出創新性。由于學生入學時已經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因此,美術基礎課應該重點訓練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2)對操作軟件的熟練運用是學生就業最重要的砝碼,因此,專業基礎課程是課程體系的中心。設置專業基礎課程時,首先要了解企業運用比較廣泛的軟件有哪些,以此為依據開設專業公共課;其次要選用該軟件的最新版本,操作軟件的更新換代非常快,用最新版本教學,培養出的學生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在此過程中,要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和市場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特長,即重點掌握某種軟件,以適應特定崗位的要求。(3)要加強相關的基礎課程。適當增加英語課的課時,增設語文、歷史、數學等課程,以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4)必要的時候,可以將學術課程與職業證書課程融合設置,當然,這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勞動與就業主管部門、人事部門的聯合支持。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既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及較強的動手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保證。動畫專業在招聘新教師時,可以重點選拔那些既有《教師法》規定的本科以上學歷,又有若干年在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員,也可以從實業界引入一部分經驗豐富的人才,同時建立健全在職教師利用假期返回實業界學習、實踐的機制。通過各種途徑促進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形成。
加強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要實現這一目標,學校就必須與企業廣泛合作,根據企業的用人要求和標準,制定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充分利用企業的教學資源,并與企業共同完成人才培養工作。只有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系,才能確保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關于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國際上有很多成功的經驗。這里列舉幾種成功的模式:
(1)德國的“雙元制”模式,由學校和企業共同負責學生的學習。學生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后就到企業頂崗實習,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德國通過法律規定,企業有責任保證青年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法定培訓義務,行業協會也會對此進行監督。(2)北美的CBE模式,即“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教學體系”,實際上是一種以職業綜合能力為基礎,以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點的教學體系。(3)“三明治”教學法模式。“三明治”即“夾心面包”,是對理論學習和實際知識學習相結合的一種形象比喻。“三明治”教學法是指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交替進行、相互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地說,學校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鼓勵學生多參與校外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充分運用在校所學知識,實習成為重要的教學環節。該教學法應用于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可遵循“學習——實踐——學習”的路線,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年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第三年到企業實習,將平時所學運用于實際操作場所;最后一年再回到學校學習,探討工作上的經驗得失并學習新的知識。我國高校的動畫專業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采取合適的校企合作途徑,培養適合市場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加強實訓室建設實訓室是專任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場所,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企業的過渡。教師可以從企業獲得課題或項目,組織學生解決。實訓室可以模擬企業的工作環境,使學生盡快適應企業的要求。
總之,動畫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高校要適應市場需要,就必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
才。
參考文獻:
[1]傅立新,顧億天,徐大鵬,等.重視基礎 加強實戰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動漫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07,(5).
[2]王玉敏.對中國動畫人才培養現狀的思考[J].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2006,20(2).
[3]陳解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國際經驗借鑒[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9(2).
作者簡介:
陽石剛(1980—),男,廣西桂林人,江西服裝學院藝術系助教,研究方向為三維動畫。(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