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靈 楊樹宏 韓獨石
摘要:用身邊器材自制了“線攜式反沖運動實驗器”和“旋轉噴頭模擬器”,介紹了制作的具體方法。兩種自制教具都具有取材易、制作簡、操作方便和現象明顯等特點,演示反沖運動的實驗效果良好。
關鍵詞:反沖運動;物理實驗;自制教具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09)2(S)-0061-2
在物理第二課堂活動中,我們自制了多種反沖運動實驗教具。例如:“線攜式反沖運動實驗器”和“旋轉噴頭模擬器”兩教具。它們各有特色,前者的用材純系廢料,制作和操作都很簡單,不花錢,實驗效果卻不亞于購買的價值78元的2167型反沖運動演示器;后者不但變廢為寶,而且既可以模擬旋轉水龍頭工作原理,又能演示反沖運動這一動量實驗,特別是在設計制作中有兩個巧妙的創新。介紹如下:
1 線攜式反沖運動實驗器(圖1)
1.1 制作材料
細長形塑料礦泉水瓶1個、飲料吸管(一端戴乳膠套管)2根、細線繩(0.5~0.6m)1根。
1 .2 制作方法
⑴ 在塑料瓶下端側面等距離鉆2個孔,將飲料吸管戴乳膠套管的一端插入孔內,使乳膠套管密封吸管與孔的間隙不漏水;使2根吸管均與瓶體垂直且處于同一直線上。
⑵ 將2根吸管另一端在酒精燈火焰上烤稀后捏扁熔封,然后在接近端頭的不同側用針扎一個小孔供噴水用。
⑶ 在塑料瓶蓋中間鉆一小孔,將細線繩穿入其中后給下端打結(提吊水瓶時不致線被抽出),給線中間粘一個彩塑箭頭(以便觀察線繩扭轉現象)。
⑷ 給瓶蓋近邊緣處鉆一小孔,供實驗時流通空氣,保持塑瓶內外大氣壓強一致。

1.3 使用方法及現象
⑴ 給塑料瓶內裝滿水,兩導管近端頭處開始向不同方向噴射水柱。
⑵ 旋緊瓶蓋,用食指和中指夾持瓶的頸部,拇指按緊瓶蓋上的通氣孔,這時兩股水停止噴射,但仍少量滴漏。
⑶ 調轉水瓶底朝上,讓線繩自由下垂。
⑷ 待線中間箭頭穩定,線繩不旋轉后,用另一只手的兩指捏緊線繩下端,雙手互換位置,使水瓶吊懸。
⑸ 松開抓瓶子的手指,由于通氣孔敞開后空氣迅速進入瓶中,兩導管端頭便立即又開始噴射水柱,同時瓶體也懸轉起來。由慢→快→慢→停止,約需1分鐘時間后旋轉停止。
2 旋轉噴頭模擬器(見圖2)
2.1 制作材料
30~50ml大注射器1支、5ml小注射器1支、濾液器(在廢輸液器上剪下并留長約60mm導管)1個、飲料吸管(長約100mm)1段。
2.2 制作方法
⑴ 將小注射器管筒在2.5ml刻度處割斷,在1.5ml處沿直徑方向鉆一通孔(即兩個對著的小孔);將安針的嘴割去并將嘴孔擴大(略大于輸液導管外徑)。
⑵ 在吸管中間一側開一大孔(孔徑接近吸管直徑),將一端如上一實驗的方法熔封堵口(另一端暫時不堵口),然后在吸管兩端約10mm處的管壁上用針各扎一孔徑為1~2mm的小孔(兩孔方向相反,所在平面與中間大孔垂直)。
⑶ 將濾液器圓盒前面的網罩割掉,取出中間的濾紙。
⑷ 組裝旋轉噴頭:① 把加工好的濾液器圓盒后面的導管,從加工好的小注射器管筒的嘴孔穿出,濾液器圓盒套在筒內且能靈活轉動。 ② 將加工好的吸管橫穿在小注射器管筒壁上,使吸管中間的孔正好對準濾液器圓盒后面的導管方向,然后將吸管的另一端熔封堵口。 ③ 用注射器橡膠活塞塞住加工好的小注射器管筒開口。
⑸ 把制作好的旋轉噴頭的導管套在大注射器(高壓供水器)嘴上,即組成旋轉噴頭模擬器。
2.3 兩點創新
⑴ 旋轉噴頭模擬器的旋轉構件:在設計試制過程中多種方案都失敗后,經過多次試驗,終于利用身邊器材的現成形狀,巧妙地解決了旋轉構件較難加工的問題。
⑵ 防漏措施:讓吸管中部的開口正對濾液器圓盒后面的導管連接口,通過導管進入旋轉噴頭內部的加壓水柱直接被射入吸管開口內,大大減小了旋轉部位的漏水程度,解決了防漏難題。
2.4 使用方法
⑴ 先將旋轉噴頭模擬器的高壓器(大注射器)吸滿清水,然后通過導管連接上旋轉噴頭,或將旋轉噴頭部分插入水中,緩慢抽動高壓供水器活塞柄桿,將水吸滿大注射器。
⑵ 雙手將旋轉噴頭模擬器舉到空中,適度用力推壓活塞柄桿,隨著吸管兩端兩股水柱向著相反方向地噴射,旋轉噴頭便迅速旋轉起來,水被均勻地噴灑到空間,形象地模擬了旋轉噴頭及其工作原理。
本實驗是在楊樹宏和韓獨石老師的指導下,由我校高二年級9班學生王宇靈制作完成的,特此說明。
(欄目編輯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