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婧妍
[摘要]在職業學校的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效率普遍不高,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重要問題,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教師要有好的教學設計策略,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又能控制住課堂節奏,做到能放能收。
[關鍵詞]職業學校 計算機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20125-01
一、目前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低效現象
(一)灌輸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客觀上,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較差,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沒有計劃,只是為了應付家長、老師。而這些客觀“現實”已經深入職業學校教師的頭腦中,這就必然或多或少給他們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和組織開展帶來影響,使得教師們普遍采用傳統而偏重于灌輸的教學模式,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二)教學方法設計不合理
計算機的課堂教學有兩大優勢:一是方便實際操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現場給學生演示操作;二是眾多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但教師們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常常因為課時量大教學任務重而簡化教學程序,這兩個本來應該相輔相成的計算機教學優勢被孤立起來。有的教師注重實際操作,整堂課均采用實際操作的講授方式,教師邊講邊操作,整個過程看似完整緊湊,而實際上講授節奏常常因為要照顧知識點的完整性而過快。學生聽講時沒有機會思考,也沒時間做筆記,精神高度緊張,稍有走神就可能跟不上教師的步伐,無法聽懂下面的內容。即便整個過程勉強聽懂,在實際操作時也會因遺忘而記不清操作步驟。另一部分教師習慣使用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形式多樣,色彩豐富,確實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引發學習興趣,但在講授計算機這種操作性極強的學科時,單一使用課件教學會產生紙上談兵的效果,學生整節課都只是聽老師講授課件內容,與看一本精美的課本意義一樣,時間長了一樣會產生厭煩情緒,降低課堂效率。
二、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參與意識
1.注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新穎性。新異的刺激會使學生產生探究活動,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盡可能地使所教的知識具有新穎的特色。如果教材本身就具有新穎性,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只要如實地把知識傳授出去即可;如果教材本身是枯燥或陳舊的,那么這就要求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其中的新異因素。在講解實際可操作性強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完成的作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講解一個簡單實例,使學生產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欲望,留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在實踐中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產生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就感會增強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又會成為學習更強的推動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2.及時、充分地給學生提供成績信息。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信心,又可以通過反饋看到自己的缺點。二者均可以進一步激發努力學習的動機。比如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制作電子成績單,每節課都把學生的表現記錄在成績單上,讓所有學生對本堂課自己的表現都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學生就會有的放矢。實踐也證明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
3.適當的通過競賽增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在各種學習競賽中往往表現出強烈的學習動機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因此合理的組織各種競賽是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措施。
切潑曼(J.C.Chapman)和費得(R.B.Feder)曾做過一個試驗,他們對五年級兩個等組兒童進行10天(每天10分鐘)的加法練習對比實驗,競賽組的成績每天都在墻上公布,并為優勝者貼紅星;無競賽組只做練習,無任何誘因,結果競賽組的成績優于無競賽組。如圖加法練習成績比較。

但要注意,運用競賽激勵方式要掌握好競賽氣氛,既不閑散,也不狂熱,競賽次數適當。
(二)合理利用計算機教學的兩大優勢
在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合理的利用計算機教學的兩大優勢,即將實際操作的講授方法與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方法相結合。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本次課的知識讓學生有一個大體印象,后進行實際操作加深理解。也可以先操作,再用課件進行鞏固。還可以邊操作邊利用課件講解。值得注意的不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放慢節奏,讓學生有消化吸收的時間,操作過程學生有看不明白的地方,通過課件可以再看一遍。對課件內容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弄明白。二者相輔相成,具體是以課件為主還是以操作為主,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安排。
綜上所述,在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堂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真正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2)合理的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3)將計算機教學中實際操作與多媒體課件的兩種優勢合理結合,互相補充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白小平、張桂榮,職業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8年9月,138-141.
[2]董玉琦、解月光、田振清,計算機教育研究進展[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120.
[3]李名江,關于“有效教學”教學課題的研究報告[EB].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