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陳利華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326-01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迅速發展,創業教育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學生的關注。創業教育應貫穿大學教育的始終,改革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已迫在眉睫,本文就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及實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創業能力;創業素質;課程設置;課程實施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高校教育體制不斷的完善,尤其是高校素質教育的發展。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的升級,為大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理想的創業方向。但是,經濟時代對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創業素質要求非常高,那么對于探索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對策已是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為了提高大學生創業各方面的知識,高校必須進行創業教育改革,轉變創業教育思想,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在原先的基礎上對創業教育課程內容進行一定的改革,重在開發和提高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創業意識、創業觀念和創新精神。要使學生能夠成為復合型人才,創業教育課程應從單純的創業導向教育模式拓展為以培養具有創新性、創造性能力的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管理人才為核心的教育體系。高校必須從教學目的、課程設置、對教師的要求、教學培訓方法上全面改革,把創業教育真正辦成全民素質教育。本文試就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及課程實施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創業教育課程設置
目前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的安排,沒有統一、適用的教材,課程內容設置多為有關創業的基本方法與原理,用很簡單的語句就把創業理論給概括,缺乏有力的說服力。一個合理、優化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業教育的整體功能,從而有效地實現創業教育的預期目標,也必將豐富與發展課程理論。那么完整創業教育課程應該包括理論知識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兩部分與社會實踐鍛煉。
1.創業素質課程設置分析
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業素質。創業素質是指一個人的現在因素經過后天的學習、訓練而強化和補充所形成的作用于創業的內在品質與思想。對于創業素質的培養,首先針對創業者自身素質的不同缺陷,課程應該從自信、自立、自強、自主、自救等創業精神方面加大力度強化訓練;其次創業品質是創業者的創業實踐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它反應了創業者的意志和情感。創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者的心理品質,那么素質課程的另一個側重點就是加強對創業者創業品質的訓練;然后創業意思與創業意志的培養也不課缺少,主要通過榜樣人物的專題報告、講座等進行。
同時在數學建模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逐步將數學建模活動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進一步達到創業素質教育的目的。
2.創業能力課程設置分析
對于創業能力課程的設置應從創業能力要素分析為基礎。創業重在創新,而創新能力不僅僅是智力活動,不僅表現為對知識的攝取、改組和應用,而且是一種追求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是一種善于把握機會的敏銳性,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并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創業能力課程設置應建立在創業過程分析的基礎上,即認真分析作為創業者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如專業知識、投資與理財、創新和把握機會等能力,并在課程上予以相應的安排。使得新改革的創業教育課程具有更強的實用價值,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核心能力”加以更多培養。
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途徑對大學生進行具有科學性、目的性、有序性地的培養。比如說:數學建模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雖然“建模”實質上就是構造模型,但模型的構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足夠強的構造能力。而學生構造能力的提高則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創造性地使用已知條件,創造性地應用數學知識。例如:討論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放穩嗎?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模型假設,在構造這個模型過程中就可充分鍛煉我們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得創業研究實踐項目的來源多樣化,也可以分校、院兩級對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進行立項,明確創新實踐的任務和要求,實行項目管理,實踐過程多樣化,在實踐過程中要讓大學生多與疑問接觸、與觀察接觸、與方法接觸、與想象接觸、與靈感接觸、與勇氣接觸。發掘和培養骨干,組建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研究團隊,進行重點扶持和培養,發揮其示范和輻射作用。
二、創業教育課程實施
據調查,很大部分學生的創業思想越來越強烈,高校創業教育實施已迫不及待。從教學培訓方法上看,與一般理論課程不同,創業教育課程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單純的理論教育無法滿足當代學子的求知欲望,應該基于現實社會模擬的教學過程逐步鍛煉其創新能力。制定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提高各類人才培養方案的針對性。要開設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采用公共課、選修課相結合的辦法開設。要注意不同層次、不同專業方向、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差異性。需調整課程結構,精講學理。開設公共課也就是必修課,公共課的教學應該合理的安排課程學時,在該課程剛剛起步的時候,加強對學生創業技能培訓,讓莘莘學子初步掌握創業基本技能、基本素質。選修課相當于實踐課,讓學子們走出校門,離開書本,親歷實踐。充分利用校園文化這一有效載體,組織各類科技競賽活動,為大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機會。除了課程的實施外,也要建設高水平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名師出高徒,有了雄厚的師資力量,在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上可以得到保障。同時創業教育課程可以與其他課程有機結合,如與“思品”課相結合,將創業教育融入“思品”課教學,不斷充實和更新人生觀教育、創業精神培養、心理素質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思想教育內容。
綜上所述,高校創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學生的共同努力。創業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今后這樣的理念要始終貫穿于高校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改革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開展課外活動等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國家社會作貢獻,同時實現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文心.論高職教育中創業教育的課程化[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4
[2]鐘鳳宏.劉恭輝.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實施策略,2007.14
[3]許妖女.職業學校構建創業教育課程模式初探[J].教育導刊.2002.7
[4]謝振宇.宋軍.試論高校創業教育的創新與發展[J].高校教育管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