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仁
摘 要:目的:針對老年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主要介紹了肥胖、血脂、血糖、血尿酸與老年高血壓的關系,并闡述了老年人高血壓的預防對策及措施。旨在為相關領域的臨床實踐和理論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6-0132-02
1 肥胖與高血壓
超重和肥胖已成為21世紀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其發生率正逐年增加。2004年我國公布的數據顯示,老年人超重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1.06%,肥胖的患病率為31.28%,均處于較高的水平。有研究顯示,老年人血壓水平肥胖組>超重組>體重正常組,血壓水平呈現出顯著的隨BMI的增加而升高的趨勢[1]。
肥胖作為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已經被證實并被普遍接受。肥胖是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肥胖引起高血壓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可能與肥胖者體內鈉的潴留增加,提高了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改變了機體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功能及存在胰島素抵抗等有關。要重視對超重和肥胖的預防與干預,通過控制體重來降低血壓水平,防止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
2 血脂與高血壓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高血壓不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也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據報道,超過50%的高血壓患者合并血脂異常。流行病學研究認為,血脂水平與血壓之間存在正相關。Bonna等[2]在Tromso血壓與血脂相關性研究中發現TC水平與SBP和DBP呈獨立的正相關;TC和血壓的相關性男性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女性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強。Framingham研究也提示較高的血壓具有相應較高的TC水平。然而這些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的病例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老年病例納入很少。朱小軍[3]對老年高血壓病例分析顯示:老年人TC、TG、LDL-C異常組與正常組比較,高TC、高TG、高LDL-C組與正常組比較,SBP有上升趨勢,同時高血壓患病率也呈上升趨勢。HDL-C高水平組較正常組血壓水平低,同時高血壓患病率也明顯降低,提示HDL-C水平升高具有保護作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均顯示,TC、TG、LDL-C與老年高血壓相關,說明TC、TG、LDL-C是老年人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HDL-C可能對血壓有保護性作用。
3 血糖與高血壓
高血壓易發生糖尿病的報道在國內外均已被肯定[4]。研究顯示,空腹血糖異常和糖尿病者的高血壓患病率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者,糖尿病者的血壓水平也顯著高于血糖正常者。血糖水平與高血壓的危險性呈顯著的關聯關系,其原因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高血壓和糖尿病兩者可互相影響,血糖升高可引起血管壁、血管舒縮功能以及血液粘稠度的改變,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反之,高血壓又可引起血管結構與功能的進一步破壞,造成或加重糖尿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發癥。故在進行高血壓宣傳教育和防治的同時,開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也極為重要。
4 血尿酸與高血壓
尿酸為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是由細胞分解代謝的核酸與其它嘌呤類化合物經黃嘌呤脫氫酶或黃嘌呤氧化酶作用降解而來。約2/3經腎臟排泄,其余經消化道排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癥愈來愈常見。血尿酸升高常見于痛風、甲狀腺機能減退、惡性腫瘤、腎臟功能衰竭,此外還與許多其它因素有關,如過量飲酒、肥胖癥、糖尿病、高血脂癥等。近年來,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受到關注。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高尿酸與高血壓關系密切[5]。高尿酸血癥常與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紊亂并存,是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標志物之一,常并發高血壓、高胰島素血癥和甘油三酯代謝紊亂等。高尿酸血癥的發生是由于尿酸產生過多和腎臟排泄尿酸減少所致[6]。高尿酸血癥常伴發代謝綜合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胰島素血癥降低了尿酸的排泄。而高胰島素血癥引起高血壓的可能機制為:①高胰島素血癥可促使腎小管重吸收鈉增加,使體內總鈉增加,導致細胞外液和血容量增加,機體為維持鈉平衡,通過提高腎小球灌注壓促進尿液排泄,從而導致血壓升高;②高胰島素血癥可使副交感神經活性減弱,增強交感活性,促進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加,增強腎小管鈉重吸收,提高心輸出量、心率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導致血壓增高;③高胰島素血癥刺激H+-Na+交換活性,該過程與Ca2+交換有關,使細胞Na+、Ca2+增加,由此增強血管平滑肌對血管加壓物質的敏感性,導致血壓升高;④高胰島素血癥可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使血管腔變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導致血壓升高。
5 老年人高血壓的預防對策及措施
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早期并無癥狀,一旦感覺不適,也許已產生器質性的病變,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極為重要。高血壓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決定基礎血壓,而環境因素在高血壓發病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而改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具有更為實際的意義,是我們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的出發點和重點。在體檢或就醫過程中一旦發現TC、LDL-C、TG和血尿酸水平升高,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群,應考慮到可能是血壓升高的一個信號,要盡早采取措施將其降低到合理的水平。高血壓患者則應在降低血壓的同時降低TC、LDL-C、TG的水平,以期使血壓和血脂共同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過去人們曾認為50歲以上人群隨年齡的增加SBP升高是正常的,對老年高血壓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老年人SBP控制率低,收縮期與舒張期高血壓以及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降壓原則相同,均應努力降壓達標。近年來,國內外許多關于老年人高血壓降壓治療的大型實驗均顯示:降低SBP治療對老年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有益的。因此廣大醫務工作者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給予以積極治療,爭取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
參考文獻:
[1] 全國營養調查委員會.我國人群的膳食營養狀況[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2] BONNA KH, THELLES DS. Associ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lipids in a population of Tromso study[J]. Circulation,2001,83:1305-1314.
[3] 朱小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分析[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
[4] 高林,李茂欣,傅梧,等.蘭州市中老年人糖尿病和糖耐量減低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蘭州醫學院學報,2008,24(3):41-44.
[5] FRONLICH ED. Current clinical path physiologic considerations in essential[J]. Med Clini N Am, 2007,81(5):1124.
[6] 盧君健.實用結締組織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曾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