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
【摘要】 目的 觀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10~14周妊娠的流產效果。方法 選取妊娠10~14周自愿接受該方法終止妊娠的患者150例。給予米非司酮50 mg上午9:00口服,25 mg晚9:00口服,共2 d,總量150 mg,第3天上午8:00來院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留觀。結果 129例8 h內胎兒胎盤完整排出或胎兒排出胎盤未排出,常規清宮。21例8 h胎兒未排出,行鉗刮術,術中均無并發癥。結論 該方法安全、可靠、易行,值得推廣。
【關鍵詞】 米非司酮;米索;妊娠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很長時間作為“流產藥”應用于臨床終止早早孕。近年來隨著對這一藥物的深入研究和廣泛臨床探索,從臨床實踐中發現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終止10~14周妊娠,簡便、有效、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受術者的痛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現將用此方法終止10~14周妊娠150例臨床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150例妊娠10~14周自愿終止妊娠者,既往月經規律,尿HCG試驗陽性,婦科檢查子宮大小與妊娠天數相符,B超測胎兒雙頂徑﹤3.0 cm,無特殊病史及傳染病史,無肝腎疾病,青光眼,哮喘等用藥禁忌證,自愿服藥,年齡在18~45歲,平均25歲。
1.2 用藥方法 先口服米非司酮(上海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第1天上午9:00口服50 mg,晚9:00口服25 mg,第2天同樣服法,共計150 mg,第3天上午8:00(空腹或進餐2 h后)來院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留觀。服藥后1 h內有明顯宮縮的,一般在2~3 h胎兒胎盤排出。如果服藥1 h后仍無宮縮,于陰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2 mg,觀察2 h無宮縮再繼續于陰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2 mg,觀察如有宮縮,2~3 h胎兒胎盤排出,如果陰道后穹窿置藥3次后仍無宮縮,即為用藥失敗,總的用藥量最大不超過1.2 mg,一般用量在0.6~0.8 mg[1]。
1.3 療效評價 成功組留觀8 h內胎兒胎盤完整排出或胎兒排出胎盤未排出者,本組均應常規清宮。失敗組留觀8 h胎兒未排出者,本組需鉗刮終止妊娠。
1.3.1 流產效果 孕周與流產效果見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妊娠周數越小,成功率越高。1.3.2 胎兒胎盤排出時間 在150例觀察對象中,失敗21例,余129例在用米索前列醇1~8 h內排出胎兒胎盤,胎盤平均排出時間為2 h~40 min。

1.3.3 流產出血量 150例均有不同量陰道流血,其中出血量20 ml占54.8%,30 ml占35.7%,40~150 ml占9.5%,出血量最多150 ml。
2 結果
當胎兒胎盤完整排出或胎兒排出胎盤未排出而出血量超過月經量2倍以上均行立即清宮術,129例成功組均行清宮術,清除蛻膜組織,平均量為20 g。21例失敗組鉗刮術中,均未擴張宮頸,宮口松軟。清宮及鉗刮術中平均出血量約為30 ml。術后出血量如同人流術后出血量,無1例子宮穿孔,羊水栓塞,軟產道損傷及大出血等并發癥發生。150例患者中,其中138例流產后7 d內陰道流血干凈,8例流產后7 d后復診有咖啡色血液,給予對癥抗炎促進子宮收縮治療后2周內血凈。4例有部分殘留蛻膜予再次清宮術后1周血凈。150例患者月經均于術后30~45 d來潮。
3 討論
正常宮頸組織主要由結締組織組成,且膠原纖維為其主要成分,米非司酮可對抗孕酮的作用,使膠原分解加強,擴張和軟化宮頸[2]。另米非司酮可使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導致蛻膜組織變性,水腫、出血、壞死,滋養細胞凋亡,導致蛻膜與絨毛膜板分離,胎盤、胎膜易于完全剝離,影響妊娠維持[3],米索前列醇為人工合成前列腺素類藥,具有擴張宮頸,促進子宮收縮,促胎兒排出作用,兩者合用能有效地終止早期(〈49 d〉妊娠,我們擴大了其應用范圍,用于終止10~14周妊娠患者,在流產過程中出血少,痛苦小,隨著孕周的增加,子宮的增大,蛻膜組織的量也相應增多,藥物流產不易完全排出,對10~14周妊娠藥物流產,在即使胎兒胎盤完全排出后也常規行清宮術,及時清除殘留于宮腔內的蛻膜組織,可減少日后的出血量、出血時間長、誘發感染等并發癥的機率,利于流產后的恢復。流產失敗者鉗刮術時宮口已充分擴張,宮縮良好,胎物易于鉗出,減少了器械進入宮腔次數,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大大降低了手術難度,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減少了手術損傷和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是一種方便、可靠、易行的方法。
參 考 文 獻
[1] 段濤.婦產科程序診斷.江蘇科技出版社,2004:302-307.
[2] 翁梨駒,焦麗婭,唐小奈.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終止早孕的子宮頸組織學變化.中華婦產科雜志,1995,30(9):522-524.
[3] 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產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