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鳳
【摘要】 目的 實驗教學中要注重組織教學和學生能力培養,從而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實驗教學;組織教學;學生能力
中等職業衛生學校主要是培養在基層從事醫療衛生服務的實用型醫學技術人才,實驗教學作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的關鍵。筆者就實驗教學中組織教學、培養學生能力兩方面談談體會。
1 組織教學
1.1 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期望學生達到學習結果的概括性表述,正如美國學者布魯姆所說,教學目標是“學習者通過某課程的學習之后在知識、技能、態度3方面所產生的行為變化或變化的后果。”它是目標教學的靈魂,主宰著整個教學活動。
實驗教學也要設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起指示方向、引導過程、規定結果的重要作用。因此,實驗教學要圍繞教學目標,師生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質等方面達到預期目標。實驗教師要引導學生理順思路,明確這堂課要“做什么” 、“怎么做” 、“為什么做”,通過實驗結果檢驗是否達到實驗目標。
1.2 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整個實驗教學都圍繞一個重點逐步展開,教師對重點內容的講授、演示是整堂實驗課的關鍵環節。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實驗操作等,或運用掛圖、標本、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大腦,使學生印象深刻,激發學習興趣,盡快接受新知識。
如在細菌學實驗“革蘭染色”中,染色后通過光學顯微鏡正確判斷細菌染色性是重點,染色步驟則是實驗是否成功的關鍵。用95%乙醇脫色要注意掌握時間和方法,脫色時間長短要根據制備的標本片厚度確定。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告知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可以編一些口訣幫助學生記憶:一紫二碘三乙醇,最后染色用復紅,乙醇脫色最關鍵。這樣,學生很輕松地記住這節課的重難點內容。
1.3 妙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顯著特點是直觀、生動、信息量大、可重復性強等。試驗中巧妙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極大地提高實驗效率,有些演示實驗教師在講臺上做,真正看得清的只有前面幾個學生,后面的學生根本看不清楚。因此,可播放錄像演示實驗。這樣學生可清楚并反復觀看實驗過程,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在實驗臨近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學習重點和難點,指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和教訓,同時通過投影儀,將實驗內容進行回顧,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1.4 巧妙設懸置疑 實驗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恰當地設懸置疑,讓學生懷著好奇心,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做實驗。問題設置要難易適中:太易,學生懶得動手;太難,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不敢動手操作,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所以,要恰當的設懸置疑,讓學生在操作時,為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更加認真、仔細的操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環節,減少失誤,獲得理想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得到鼓舞和成就感,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藥物分析實驗阿司匹林的含量測定中,其原料的含量測定是采用直接中和法,為什么要采用直接中和法?應注意哪些事項?如果阿司匹林貯存較久,可能有分解,能否還用直接中和法?學生做完實驗后,對這些問題討論的很熱烈,并對最后一個問題達成一致共識:阿司匹林如果有一部分分解,用直接法會造成含量測定符合規定的假信息,必須采用回滴法以準確其含量。
1.5 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 加強師生交流,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融入學生中,多和學生討論、交流,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實驗進展情況,給予適當輔導和幫助,但不必過多干涉。這樣,不僅有利于解決難題,還有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教師的親和力。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如有的學生理論知識不足,但動手能力較強,要及時給予肯定表揚,讓其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增強其自信心,他們學習理論知識的熱情會大大提高。
1.6 培養創新思維 在實驗中,指導學生探討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產生不同的實驗現象,直到得到不同的實驗結論,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誘發其創造動機.在實驗中可經常設計一些實驗習題,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這樣不僅有助于鞏固所學知識,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 培養學生能力
2.1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在以往的學生實驗中,試驗課的設置過多地考慮課程體系,試驗材料、試劑都是書本上指定的,課前由教師準備。試驗時,學生完全按規定步驟進行操作,這種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培養,抑制了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而現代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因此教師可結合具體實驗,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方法,讓他們主動查找資料,弄懂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和方法,使學生加深對實驗全過程的認識,提高實驗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2.2 從驗證性實驗上升為探索性實驗 傳統的實驗只是驗證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從屬的、被動的地位,學生關注的是試驗結果,而往往忽視實驗的設計方案。因此,在實驗中要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多問幾個“為什么”、“還能怎么做?”。要為學生創造條件,去探索、去實施,讓驗證性實驗上升為探索性實驗,培養其觀察、思維及創新能力。
2.3 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在細菌鑒定中,對于一個未知菌株的鑒定,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鑒定方案,自己動手尋找答案。選擇這種方法可以檢驗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這些過程,培養學生的獨立、科學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總之,實驗教學是學生技能訓練的關鍵,而且實驗本身也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科學嚴肅的責任心,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