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湘 鄭國榮 李紅梅 胡依琴
(注:[收稿日期] 009-02-13
[基金項目] 門理工學院教育科學研究資助課題“開放式乒乓球 選項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YSK08010R)。
[作者簡介] 小湘(1963-),女,湖南湘鄉人,廈門理工學院教 授,主要從事體育教學和體育產業研究。)
(廈門理工學院 公共體育部,福建 廈門 361024)
[摘 要]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提出一種開放式的乒乓球選項課課程建設模式。采用文獻資料法 調查了國內外學校體育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采用信息定義和統計方法,分析了乒乓球課程教 學模式和信息特征,提出了基于“走出課堂”思想的乒乓球選項課課程建設方案的制訂原則 、目標、組織機構和實施路徑。
[關鍵詞] 乓球;專選課;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807.04[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672-0717(2009)02-0037-04
一、前 言
隨著體育目標的進一步明確,“健康第一”的主導思想成為了21世紀高校體育教學的總體趨 勢?!度珖胀ǜ叩葘W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第七條提出:為實現體 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要把 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 外、校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
一項對廣東省16所高校乒乓球選修課教學現狀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生中能夠將課堂學 習與課后操練很好地結合的人很少(僅占 13. 21%),高校乒乓球選修課課內外結合練習嚴重 脫節[1] 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思想、教學觀 念的桎梏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國內高校乒乓球教學主要采用體育課以及學生自主課外活動相結合 的模式在校內完成,而這種模式已遠遠落后于時代和社會的發展。
關于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索,尤其是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結合等研究,國內外眾多學者進行 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顯著效果。在國外,為把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緊密結合,美國1913年 就成立了專門組織實施體育活動的管理機構,后來逐漸發展為運動俱樂部[2] 日 本在戰后形成了必修俱樂部和自由俱樂部;德國將學校體育俱樂部與社會體育俱樂部融為一 體;歐美的學校單項體育組織同整個社會的單項體育協會聯網。發達國家學校體育已成為社 會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3]
在國內,體育教學模式研究也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課題,各種類型不同、功能各異的體 育教學 模式應運而生。部分高校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率先進行了體育 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嘗試,即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項目,選擇授課教師,確立學習目標,使學 生變被動學 習為主動參與[4] 有的高校結合“超市 ”理念,將“學習超市 ”課堂教學模 式應用于 乒乓球選項課教學中[5] 此外,也有學者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分層次構建 普通高校乒 乓球教學俱樂部,以實現其在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過程中的重要作用[6] 還 有學者提出了構建乒乓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建議[7]
諸多學者的研究推動了體育教育理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對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 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國內學者對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 教學模式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對其內涵、價值功能、以及實施途徑、發展模式等理論與 實踐的探索均有待進一步加強。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站在社會需要的角度觀察、審視學校體育教學,通過乒乓球選項課教 學模式 的創新與實踐,讓高校體育教學從學校走向社會,引導大學生從健康的角度主動認識社會 、 適應社會,將個人的幸福、未來事業的發展和社會責任相聯系,使之以高度的責任感和 榮譽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其優勢在于,它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式的課內 和課外、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活動平臺,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 既能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鍛煉要求,又可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從而真正建立起課內外、校內 外緊密結 合,以課內帶課外,以課外促課內,學校與社會密切結合、相互促進的教學新體系。它實 現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的有機結合,加強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是一種 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
二、 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
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指導思想,離不開社會需要與體系政策影響 兩方面因素。筆者所在的廈門理工學院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目前與臺灣多所高校和企 業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在服務海西,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起著積極的作用,受到兩岸人民及政府的高度關注。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正是為全面適應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與地方經 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努力建設開放式、應用型、地方性、國際化的 理工科大學,助推廈門經濟建設和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的過程中,為發揮對臺優勢,以體為 媒,搭建合作交流平臺而應運而生的。
同時,《綱要》也為筆者學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明確了方向。開放式乒乓 球選項課教學 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是根據《綱要》精神和開放式辦學的需要而進行的,旨在探索筆者學校 乒 乓球課程改革的方向和途徑,落實《綱要》精神和實踐開放式辦學理念,創新校內外結合的 乒乓球課程教學模式,從而使學校體育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為大學生認識社 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提供交往平臺。
三、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構建
大學體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身心健康的“社會人",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構建 就 在于改變大學體育從單純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較為封閉的模式轉為開放的、靈活的教學模 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此舉拓展 了高 校體育課的時間和空間,優化配置了有限的體育資源,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 趣學生的需要。同時,通過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重滲透相關理論知 識和愛 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并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手段,可擴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開發 學生 的智力,提高其感知、思維、想象以及分析綜合能力,從而鍛煉并造就學生穩定、健康的心 理素質,完善健康人格,以追求體育與素質教育的完美結合。這對于營造生動、 活潑、輕松、和諧的課外體育氛圍,創建健康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促進人才全面發展具有 重大意義。
1.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構建原則
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構建原則包括四個結合:一是健身性與文化性相結合。即緊 扣課程主要目標,在詮釋“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同時,重視 乒乓文化的傳播和愛國主義教育。二是選擇性與實效性相結合。即根據學生的特點,充分利 用學校和社區的場館設施,為學生提供課 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豐富多彩的乒乓球鍛煉與交 流平臺。三是科學性和可接受性相結合。指的是教師及時介紹本學科的新進展,應用本學 科的新成果,堅持以人為本 ,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四是地方性與世界性相結合。即發揮閩臺地域優勢,以體為媒,加強對外交流,弘揚“國球”精 神。
2.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構建目標
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構建目標包括課內與課外教學目標兩個方面。
(1)課內教學目標。通過課內教學,讓學生在運動興趣、運動技能、體質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得到 全面提高。具體包括五方面內容:第一,讓學生感受到乒乓球的樂趣,具有欣賞乒乓球比賽 的能力,并在興趣的驅動 下,積極參與乒乓球運動,達到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第二,讓學生掌握乒乓球運動項 目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戰術,能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具備預防和處置常見運動創 傷的能力。第三,以乒乓球項目為主要鍛煉手段,通過大量相關的身體素質練習以及合理 飲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第四,通過課堂練習和教學比賽,增 強學 生克服困難、挑戰自我的勇氣,使之改善心理狀態,提高控制能力,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 度,在練習和比賽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感覺。第五,引導學生學會遵守規則,尊重他 人,能夠公平競爭,公正處事,具有團隊協作精神。
(2)課外教學目標。通過課外教學,應使學生得到五個方面的提高。第一,通過組織豐富多 彩的 校內和校外乒乓球課外活動,使學生轉變學習態度,變要我練為我要練。第二,讓學生通過 參加富有娛樂性、實用性、挑戰性的乒乓球活動,培養恒久的乒 乓球興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提高學習、生活乃至生存的技巧和能力。第三,確保課 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和質量,從而更全面地發展學生體能,更有效地增進學生健康。第四,通 過課外教學,培養學生頑強拼搏、自強自信、樂觀向上和開拓創新精神。第五,通過課外教 學,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加深對社會的了解,加強社會適應和 主動服務社會的能力。
3.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組織機構
為了使乒乓球運動廣泛、持久有效地開展,關鍵是要建立一個設置合理、關系通暢、管 理有力 的組織體系。在筆者所在學校,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作為學校最高體育組織,負責 組織、協調全 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直接領導學校公共體育部,公共體育部下設小球教 研室等多個教研室,由教研室具體實施教學、幫助和指導協會活動,從而構成了完善的開放 式乒乓球選項課組織機構。 在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領導下的體育工作開展機構,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 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較好地詮釋了課內外和校內外有機結合的理念,確保了開放式乒乓球 選項課教學模式的形成。
4.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實施路徑
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為:在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的領導下,下設公共體 育部,由公共體育部直接管理、組織和實施全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活動。公共體育部下 設小球教研室,小球教研室具體負責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的課內外和校內外的教學、訓練和 競賽。課堂教學主要為學生提供乒乓球專項學習條件,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體 育能力,為乒乓球協會培養一批技術骨干。通過課堂教學,教師將乒乓球運動的知識、技能 、健身和娛樂等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技術、戰術和競賽規則,從 而達到會打球、看球和評球的教學目標。課外活動則積極支持學生乒乓球協會和乒乓球俱樂 部開展的各系群體活動、乒乓球代表隊訓練以及校內和校外競賽活動,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主 動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具體工作由乒乓球協會組織實施,學生可分層次進行體育鍛煉、體 育訓 練和體育競賽,從而達到學會溝通、學會協作、主動認識社會和服務社會的課外活動目標。 此外,為更好地傳播乒乓球運動,優質地服務學生,還開通了乒乓球網絡教學平臺,隨時幫 助 和解決學生在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等學習和運動中遇到的問題,加深師生之間的交流 和溝通,讓更多的學生分享乒乓球運動帶來的快樂。通過課內外和校內外一系列學習活動, 提高大學體育課程教育質量和學生主動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的能力,最終完成開放 式乒乓球選項課及大學體育課程培養目標。
四、結 語
開放式乒乓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為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開創了新局面。課堂教 學 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外活動則實現教師由“組織管理者”向“組織服務者” 的角色轉變,課外體育競賽活動加強了“學校與社區之間”的互動,課外體育競賽的方式讓 競技性和趣味性相互輝映,滿足了不同層次和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此舉充分拓展了體育課 程的時間和空間,極大地提高了師生在乒乓球教學中的參與積極性,激發了師生在教學 互動中的創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 馬明兵,杜邦勝.廣東省高校乒乓球選修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 湖北 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108-111.
[2] 佚名.美國中小學課外體育活動[EB/OL] http://pe.stedu.net/2007-04-14.
[3] 王春潮.淺析學校課外體育活動模式發展的走向[EB/OL] http://myxg.cn/2008-05 -19.
[4] 肖豐,劉革,雷鐵柱,等.對商丘師院施行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 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8,(6):126-129.
[5] 盧偉基,盧澎濤.高校乒乓球選項課中“學習超市 ”模式研究[J] 河南科技學院學 報(自然科學版),2006,(4):132-134.
[6] 陳衛東,周嘉民.分層次構建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俱樂部[J] 云夢學刊,2006,(3 ):134-135.
[7] 須曉東.高校實施乒乓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思考[J] 體育世界?學術,2007, (11):10-12.
(責任編輯 黃建新)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Open Teaching Mode
of Ping-pong Selective Course
LIU Xiao-xiang, Zheng Guo-rong,Li Hong-mei,HU Yi-qing
(Department of Common Physical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 ology, Xiamen Fujian 361024, China)Abstract:This study aims to put forward a kind of opened course construction mo de of ping-pong selective course. I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 ds of formal physical education by literature method, analyzes the teaching modeand information character of pin-pong course by statistic method. It also propo ses the principle, objective,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 and implement route ofdrafting the pin-pong selective course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going out of cla ssroom'.
Key words:ping-pong; major selective course; formal physical edu cation; teaching mode; course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