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云
[摘要]筆者在多年體育教學的實踐中發現:競爭,是時代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沒有競爭,無以求生存,沒有競爭,無以求發展,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灌輸這種思想,經常為他們設置競爭的環境、競爭的氛圍。這樣才能把體育教學的思想教育與運動訓練項目緊密地融為一體,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作用。
[關鍵詞]競爭機制 合作 體育教學
體育的重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激烈的競爭性。而運動競賽正是我們運用競爭機制的一個重要的實施手段,運動競賽是體育教學和課余體育活動的常用手段,它往往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課中。并能通過競賽證明自己的運動能力,成功的體驗使學生增加進一步嘗試的信心,而失敗的體驗能使學生覺察到問題的所在以及能力的不足。對于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學生來講,只要教師引導得正確,正、負反饋都會驅使學生走向成功。勝利者,會更加追求永遠第一,更加追求完美。而失敗者,則會找到不足,加以改進提高,不斷完善自我,力爭超越自我超越對手,從而使運動能力不斷提高。
學會競爭與合作是個人成長與發展必備的基本要素。合作能使自己學會與人交流、配合及友好相處,增強自己對團體的自豪感。通過共同的學習、集體活動等,學生會不斷地學習,并體驗怎樣才能有效地實現共同目標及與人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許多教育家強調指出“21世紀,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質”。未來社會競爭將更加激烈,但競爭愈是激烈,合作的意識就愈重要,并且合作的范圍也就愈廣闊。為了使學生將來有更大發展,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為此,我做過很多嘗試。
首先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的形式很多,有行政分組,隨機分組,有體型分組等。平時上課我們會發現,讓學生自由體育活動,學生往往會找自己關系比較要好的同學一起活動,與自己關系親密的同伴一起活動效率也高一些,相互間幫助,鼓勵,交流的機會也多,便于合作學習的開展。
但進行小組分組時要注意小組間的均衡性和小組成員間互動性、差異性。一般來講,較好的分組方式,小組成員應包括1名體育成績好的學生,1名體育成績差的學生,其余為體育成績中等的學生,小組成員在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上的一定的差異,能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一般說來,多于6人的小組就需要有一位有才能的領導者,否則,學生們就不可能在沒有經驗條件下相互幫助。2人,3人或4人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是最普遍采用的形式,是開展合作學習初期的主要合作形式。
在合作的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淡化個體之間的比較,真正將競爭機制引到小組之間,發揮小組積極功能,提高每個學生學習動力和能力。要將學生發展放在首位,給予充分參與空間,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
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往往通過角色,資源等的分配來明確小組成員的個人責任,增強責任感,使他們相互依賴。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前,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先設置問題、分組游戲等方法,導入授課內容,運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手段,將動作要領、注意事項、安全問題和新技能知識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熟悉和掌握動作概念,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可供選擇的練習手段等,集中學習,然后分組進行合作學習。
合作學練是學生掌握知識、鞏固動作技術的練習形式,是培養學生交往、合作、團結精神的有效手段,在分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讓其互評、互議、互批、互改,通過相互評議來達到主動合作,關心團體,培養團隊精神的目的。
對于學生的體育成績的評價有兩部分組成:一是個人成績,要求個人獨立完成,檢驗學生技能的掌握情況;另一部分為合作學習成績,它以小組為單位,小組的平均分數,這個分數是每個人的分數,不像傳統的體育教學那樣,每個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分數。
合作學習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是以各個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合作學習將學生的互相合作,互相幫助視為教學活動中賴以進行的動力源泉。合作學習不僅講合作,而且也有競爭。由于合作小組的成績就是每個人的成績,這樣小組成員就會意識到他們之間是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關系,學生要達到小組的目標,就必須對小組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而且還必須鼓勵同伴去爭取好成績。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到自己的成功與小組分不開,小組的成功也離不開個人的努力與成功,具有榮辱與共之感。小組成員通過對動作要領的討論,爭辯,表述及傾聽同伴意見,可以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增進了解,團結協作,并尋求最佳的練習方案。如果某個小組贏的次數太多了,教師可以調整小組成員,從而使小組之間的競爭更加合理和公平。
在體育課堂中引入合作競爭機制,能有效地濃厚教學氛圍,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競爭潛能,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在實際的嘗試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體育教學中,合作競爭機制的引入可促進學生主動性增強,健康情感和良好個性有了發展;可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性地發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激發學生成功和創新意識;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團隊意識,提高了學生總體學習效果;轉變了教師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師素質。
通過“合作競爭學習”的嘗試,課題組成員逐步樹立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為本,以學生主體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從根本上動搖了以教師為本,以教案為本,以“教”為本的傳統觀念。從而改善了師生關系,調整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同時教師也在合作學習的研究過程中學會了教學,學會了反思,學會了科研。
實踐表明:在合作競爭學習中由于學生的積極參與,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積極的自我概念,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一個審美的過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從而使體育課充滿活力,也是學生通過競爭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有效途徑。競爭機制的運用是實現學生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重視競爭機制在體育課堂上的運動是新課標實施和教育發展的必然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