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向永
摘要:依據現代教育理念,全面認識職業中專的學生,“以人為本”,嘗試建立以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為前提,以民主化管理為目標,以規范化管理為內容,以多元化管理為體制,以科學化評價為體系的班級管理模式。
關鍵詞:職專 班主任 全面認識 以人為本 四化
筆者在職業中專從教12年,曾斷斷續續擔任過六、七年班主任,其中的苦辣酸甜,真是一言難盡。不過,當好班主任確實是自己一生最大的財富。下面我就自己的職專班主任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轉變觀念,全面認識學生
以前沒當班主任的時候,每天上完課后就有相當充足的時間自由安排自己的業余生活,與學生接觸少,對他們的思想和生活狀況了解不多,缺乏相互的溝通。總覺得他們都是被普通高中淘汰的“雙差生”,被老師和家長視為另類的“多余人”,有多半學生在初中時就紀律觀念淡薄,學習積極性差,厭學、逃課、吸煙、打架、早戀……各種惡習都有。總之,“難管”!然而,在今天初中生源銳減,招生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要想不讓職業學校的發展走入“死胡同”,作為班主任必須增強責任心,正視問題,想法解決。
不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學生素質的“差”只是相對而言,這種“差”如果換個角度看未必不是優點。其實他們人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只是這些“閃光點”由于其他人的漠視而被隱沒了而已。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學生與一般普高學生相比還有兩大潛在優勢:
(一)個體優勢
由于他們長期個性受到壓抑,所以在某些時候就要通過一定的形式發泄出來,表現為愛張揚、愛出風頭、穿奇裝異服、追求刺激等等,其實從另一方面看,這也是他們思想活躍、渴望表現、勇于創新的反映。如果引導得當,原來的劣勢就會變為優勢。記得1998年我教三年級的時候,財會班有個高某某同學平時吸煙、曠課、上課睡覺、做小動作,與任課老師頂牛,甚至敢與班主任叫板,好多教師談起他就頭痛。但是,我在上課時有個“自由討論”環節,讓學生分成小組展開討論,主動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高某某同學在他的那個小組中總是表現很活躍,當我讓小組推薦代表自由發言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并且說得還挺好。我就比較喜歡他這種活潑機敏勁兒,即使是有時給我抬杠、“接話把兒”,我也沒有批評他,反而夸他“腦子靈”、“愛鉆研”。所以他對我教的這一門課總是很下功夫,每次考試都是全級第一名。后來如愿以償地考上了大學,并且還經常給我發e-mail,談他的開心和煩惱,把我當知心朋友。
(二)整體優勢
由于受應試教育觀念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在基礎教育中一大批中下等學生受到不公正待遇而被漠視,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削弱了他們的自信心。而這些學生進入了職業中專以后,由于周圍的同學都是所謂的“差生”,彼此的差距沒有初三時那么大,消除了那時“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的自卑感,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引導得當,這個整體劣勢也就變成了整體優勢。比如:2002年我當班主任的時候,所帶班級的男生占一多半,人人身上都劣跡斑斑,每天上課不是亂成“一鍋粥”,就是靜得像“一潭死水”,任課老師提起來就頭疼,都不情愿來上課。我就抓住這些男生愛運動的特性,利用運動會、課外活動、學科競賽等,給他們每個人都布置了任務,對于取得好成績的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并將他們比賽時的照片粘貼在教室后面,開家長會的時候給他們發獎,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集體榮譽感。然后“趁熱打鐵”,利用周記、班會、談心等形式對他們進行鼓勵和正面教育。當然,對他們一時的轉變也不能心存僥幸,以為他們從此就“改斜歸正”了——其實,人的習慣要想徹底改掉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惡習——所以,對他們的教育要“打持久戰”,時刻關注其日常行為,不斷地通過身邊的學生、任課教師、家長來了解其思想動向,及時化解各種即將出現的不良現象苗頭,一起做好他們的教育轉化工作。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們班畢業時除了一位同學參加工作之外,其它人全都考上了大學。
二、加強管理,堅持以人為本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在教育學生時要“以人為本”,這里的“人”當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一個個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的具體的人;在職業學校中,就是指那些既有逃課、打架等缺點,又有機靈、活潑等優點的職專生。如何將這些良莠不齊的職專生培養成棟梁之材呢?本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嘗試,形成了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管理目標民主化、管理內容規范化、管理體制多元化、評價體系科學化的班級管理模式,從高一第一學期起直到高三結束,邊嘗試邊調整邊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操作如下:
(一)管理目標民主化
班級管理民主化,就是班級的一切事務由學生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辦”。提倡自律,即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班主任只著重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上傳下達,溝通信息,督促指導,解決疑難;對班級事務一般不加干涉,全由學生自己處理。民主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有:民主地建立班級各層次的組織;民主地評議學生和教師的行為;民主地處理班級重要事務,等等。例如:開學初,我班建立“臨時班委會”,先由學生自薦當班長,當眾發表五分鐘演說,然后全班同學對演說者進行逐一評議并無記名投票產生班長和班委。當時就有12人自薦,競爭十分激烈。同學們渴望表現的個性,敢為人先的精神,更堅定了我實施“四化”方案的決心。為了實行真正的而不是虛假的民主,在后來的管理中,我又不斷的完善和充實了民主管理的內容,如實行“虛擬班主任制”,讓每個同學都來參與班級的管理、都有機會得到鍛煉、成為班級的主人。此外,我在班里還設立了“班主任助理”、建立“班主任信箱”。通過這些措施,以營造班級的民主氛圍,加強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拉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親和力;同時,也能及時地反饋信息,真實而全面地了解生情、班情,使得班級管理更規范、更科學。
(二)管理內容規范化
管理內容規范化,就是制定各種具體的日常行為規范。我們班先后制定了、《教室規程》、《考勤制度》、《獎懲制度》、《衛生制度》、《班團干及各類責任者責任制度》等班規制度。通過這些制度,以明確每個人在班級體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當然,剛實行的時候并不順利,部分學生有抵觸情緒,他們或者在周記中發牢騷,或者通過班干部給我反映。我通過深入學生,和他們交流,統一認識;然后又組織一次主題班會,邀請其他任課教師參加我們的討論。會上,同學們進行了激烈的辯論,聯系自己、聯系班級、聯系學校、聯系社會,從多角度、多側面去分析問題。最終使大家的意見達到了統一,形成了共識,明白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古訓。后來我們又對各項規程加以完善,形成了一套適合本班實際的管理規程。
(三)管理體制多元化
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教育管理不是靠一人之力所能為,而必須是:學生、老師、家長三方配合;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校內校外相互配合;大環境小環境同步營造,從而形成網絡化、多元化的管理體制。
為了實現民主化的管理目標,落實規范化的管理內容,操作科學化的管理體系,我們建立了如下的多元化管理體制:
1.內部體制。班級建立健全的層層組織,班委會、團支部相互配合;班下、團內設組,寢室、教室有室長,各門學科有代表;所有責任人都實行責任制,各盡其能、各司其職。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對班委會和團支委會的管理來實現,與此同時,還通過周記、班會、主題班會、談心會、座談會、“班主任信箱”等,加強與每個同學的交流和溝通。
2.外部體制。一是與社會的聯系:密切關注國家的時政,調研學校周圍的社會環境,以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二是與學校的聯系:班級工作直接受政教處的領導,所以平時多回報,遇事多請示,以求得到政教處的支持和幫助,同時與校團委、學生會密切配合,開展各項有有益的活動;三是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長會制度和家訪制度,保證每學期一次家長會、二次正式家訪;保證每學期與所有家長的聯系不少于一人次。
(四)評價體系科學化
每天由值日生和輪值班長認真地填寫“班級活動日志”,班主任通過“日志”的記錄,結合自己的觀察和“信箱”、“助理”的反饋來收集信息,并進行認真篩選、整理,分別載入“學生成長記錄卡”,作為對學生評價的主要依據。每月公布,期末總結,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分為四大塊:1.德育綜合分。主要是對學生的民主評議分,共占50%。其中班主任和老師評價占10%,學生自評占20%,學生民主評議占20%。2.學習成績及學習動態發展分(不僅僅是成績排名,而且是學習的進步狀態和幅度),占30%;3.考勤分,占20%。這三大塊是基本分,總分值為100分。4.獎、懲分。獎:平時做好事、參加各種競賽獲獎、對班級有特殊貢獻等,+20分;懲:平時違規違紀、學習嚴重退步等行為給班級帶來了名譽上和財物方面的損失,-20分。綜合素質總分作為學生操行評語的依據,同時,也作為評先表優的依據。量化評估使管理內容具體化,它是一種動態的、發展性的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的可比度和可操作性,完全適合我班的班情,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以上是本人在職專當班主任的一點粗淺的見解,希望能給諸位同仁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社會各方面能共同參與對學生的管理,因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多管齊下,造成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年輕一代才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