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衛國
摘要:軍隊基層文化是構建和諧軍營得重要組成部分,是胡主席提出構建核心軍事能力的重要精神動力。基層文化工作的內容要具有感染力、形式要具有吸引力,方法運用上也要有科學性,從思想認識上深化官兵對基層文化的認同感,全面提高官兵參與的積極性,為構建和諧軍營營造良好的氛圍。
關鍵詞:新時期 軍隊基層文化 和諧軍營
軍隊基層文化是軍隊政治工作、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勵廣大官兵熱愛軍營、獻身國防的基礎性工作,是全面貫徹胡主席提出的“用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軍營”的重要舉措,是把精神文明建設走在社會前列的重要表現。
一、當前軍隊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現狀及其成因分析
軍事訓練是部隊的中心工作,在一些基層單位沒有認識到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現了一下幾種現象:一是脫離了基層官兵的實際文化需求,把重點放在一些表面東西上。有的單位俱樂部設施上 齊全完好,但通常是“鐵將軍”把門,原因是連隊干部擔心東西玩壞了,連隊拿不出那么多錢維修,只有鎖好管好,以至于官兵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也被抑制了。二是把眼光盯在爭名奪利上。個別單位建設俱樂部的出發點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供外單位參觀,作為年終評功評獎的手段。眼睛“看上不看下”,凡是能夠引起上級領導注意的,能出名掛號的工作就應付一下。比如,基層文化骨干出現“斷茬”狀況,平時怕影響部隊的戰斗力,不想進行文化骨干培訓,在基層掛了“空擋”;而為了在上級比武賽中拿名次,也不惜臨時引進“外員”,冒名頂替、弄虛作假,有些單位把俱樂部建設的資金和精力長期投入在其他地方,不是通過抓典型、作示范,促進整個基層文化建,而是以“點” 帶面,影響了工作的落實和普及。三是拋棄我軍優良的文化傳統,追求所謂的“高檔次”。有些單位不從部隊的實際出發,盲目追趕時髦,超越了官兵的參與水平和官兵的知識結構,使傳統的文化項目和活動受到了冷落,還有的單位文化活動的手段方法簡單,不管有沒有條件就“一個籃球”代替,結果適得其反,使的本單位官兵的聰明才智得不到有效發揮。
基層文化工作中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不明確,存在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這種思想的突出表現就是個別領導干部急功近利,沒有把為官兵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內容缺少科學性。從基層文化的一般規律看,器材是基礎,活動是目的,人員是關鍵,三者是有機統一的關系。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對硬件要求比較明確,對活動的要求卻很模糊,也沒有任何活動的安排和計劃,這使得基層文化的重心發生偏移。同時,也出現組織基層文化活動熱情雖高,但是主導思想卻發生了偏差,興師動眾,活動的規模過大,時間過長,人員過多,戰士不是主動參與而是疲于應付,失去了基層文化活動小型化、多樣化、大眾化的特點。三是組織實施缺乏群眾性。有的單位領導一人說了算,組織活動憑愛好走,自己喜歡什么就組織什么樣的活動,比如,喜歡體育運動則就把體育運動搞的多一些,喜歡吹拉彈唱則文藝活就搞的多一些,全然不夠戰士的感受,總以為自己是對的,以一個人興趣愛好工作,把基層官兵意愿擱置一旁,結果嚴重脫離了活動的主體,造成時間、物質上的浪費,以至于基層文化工作走入了困境。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個別單位在基層文化工作中流于形式,不注重文化活動實效性的現象十分嚴重,與部隊的全面建設不相協調。我們必須看到文化工作在部隊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為繁榮軍營基層文化作出貢獻,為打得贏、不變質提供強大得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二、對加強軍隊基層文化工作建設的幾點對策
文化活動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娛樂而娛樂,而是有效的配合、促進部隊中心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部隊戰斗力,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方向”。
(一)拓寬軍隊基層文化工作的著眼點
當前,要開展好軍營文化活動,最重要的是要端正為兵服務的思想,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基層文化工作進行準確的定位,解決好開展文化工作著眼點。
1.要著眼于提高部隊戰斗力
以文化建設促進戰斗力的提高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基層文化工作是把思想工作形象化后作用于廣大官兵,將理想、信念、道德、紀律觀念的培養同各種群眾性文化活動結合起來,使思想性,娛樂性融為一體,從而使思想工作具有生動性,并且對加強部隊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部隊的戰斗力也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盡管新時期我軍的任務使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文化工作作為政治工作的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卻從未動搖過,隨著軍隊和國防建設不斷發展,其重要性也日漸突出。
2.要著眼戰士的心理素質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后,軍隊兵源結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類似“學生兵”、“獨生子女”、“小齡兵”數量逐年增加。這部分戰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心理素質弱,獨立生活能力差,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這些現象與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不相適應,特別在強大的心理戰面前,會影響我軍高性能武器裝備效能的正常發揮。因此,基層文化工作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形式,必須針對這一情況開展工作。
3.要著眼于本單位的中心工作。
我軍基層文化工作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緊密結合部隊的中心工作來開展活動,比如,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大生產運動中,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生動活波的文化活動極大的促進了生產運動的順利進行,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展文化工作就是要以“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為龍頭,特別要注重在部隊執行重大政治任務、多樣化軍軍事任務等重大行動中,通過有效地開展文化工作,來鍛造基層官兵不怕犧牲、敢于奉獻的思想品格和革命精神。只有緊緊圍繞當前部隊的中心工作,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才能真正做到把文化活動與部隊中心工作結合起來。
(二)增強軍營文化的吸引力、滲透力和感召力
軍營文化的功能是否得到發揮、發揮得程度如何?最終要取決于基層文化的內容是否能夠吸引人和感召人,是否為基層官兵所接受,進而轉換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新時期基層文化工作,必須突出其思想性和民主性,使基層官兵愿意接受而且主動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全體官兵的綜合素質,達到推進部隊全面建設的目的。
1.強化以兵為本的意識,增強文化活動的民主性
軍營文化活動是一項群眾行的工作,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使活動更具吸引力,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發揚民主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要想充分發揚民主,持續有效的開展文化活動,必須注意開展軍營文化活動要有大眾性,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富有趣味性、時代性。文化工作不能消極被動地適應基層戰士的需要,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而且這種引導必須建立在大多數官兵意愿之上。否則,文化工作就失去了群眾基層而就流于形式。
2.著眼官兵綜合素質,兼顧不同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軍營文化要利于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提高官兵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提高官兵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增強官兵的精神動力。因此,必須把提高官兵文化素質,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因為官兵的科學文化參差不齊,要使得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決不能“一刀切”。必須開展形式多樣的、層次不同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基層官兵人人都能夠受到熏陶,這才能增強軍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基層文化工作要突出“兵”味
士兵是根,為兵是本。軍營基層文化實際上是戰士文化,只有突出了“兵”味才能真正的領悟到基層文化工作的重要性。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發展,部隊文化設施的硬件也日益完善,幾乎所有的連隊都配有彩電、影碟機,建立或完善了臺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游藝室等,且在形式上展現了軍隊基層文化的特點,突顯了濃濃的“兵味”,彰顯了以兵為本的思想。
(三)在基層文化的組織實施上體現針對性
基層文化活動更具吸引力,就必須采取多種多樣得組織形式。也要考慮活動對象的實際情況,從各單位的實際出發,增強官兵在文化活動種的參與意識,只有這樣參能提高官兵文化活動的質量。
1.把握青年官兵的生理、心理特點
青年官兵是我軍的主體,占基層官兵人數的90﹪以上,他們思想活躍、好奇心強,對新生事物接受速度快。特別是近幾年來,高學歷青年官兵大量涌入軍營,給基層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層文化工作者與這些青年官兵無論是在知識結構上,還是在年齡層次上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容易形成觀念上和興趣上的差距,這就要求在文化活動開展之前,必須深入細致地了解年輕官兵在心理以及生理上存在的現實狀況,把這一特點融入到活動之中,創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活動。決不能任憑自己的想象、個人意愿、個人喜好來開展工作,否則很容易脫離群眾,降低活動的實效性、針對性,失去了基層文化活動的意義。
2.要注重方法手段的科學性
目前基層單位的文化活動質量不高,活動不經常,文化活動沒有吸引力。其重要原因是受傳統形式嚴重制約。沒有一點獨特新穎的內容,其結果往往是調動不了戰士的積極性,活動效果不佳,達不到文化工作本來的目的。因此,開展文化活動必須本著解放思想,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開展工作,在不違反部隊紀律的情況下,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采取多種形式,挖掘廣大官兵的聰明才智,群策群力,運用符合時代氣息的新思路達到文化活動建設與部隊現代化建設協調發展。
3.著眼于提高官兵文化活動的大眾性
在一定條件下必須使文化活動語內容形式、方式方法貼近于官兵。官兵是文化活動無限豐富的源泉,而文化工作又是一項群眾性工作,必須要有大家參與來發揮個人特長,體現文化活動的大眾性。同時通過各種途徑方式增強其大眾性。一是通過發揮連隊團支部和軍人委員會的作用,開展經常性文化活動,推動廣大官兵積極參與文化活的意識,二是通過大量培養文化骨干分子,發揮其“堡壘”作用,提高官兵參與的積極性。三是通過吸收有文藝特長的干部戰士,建立一支業余文化演出隊伍。利用這樣一支帶有“專業”特點的“業余”隊伍,創作出基層官兵喜聞樂見的作品,真正反映基層官兵心聲,這樣不但充分調廣大官兵參與文化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保證了基層文化工作的群眾化。
參考文獻:
[1]《鄧小平理論研究綜述》.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2]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3]徐明善、方永剛.《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