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范艷飛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教學水平的提高僅憑經驗是不夠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做到科研與教學有機的結合,以科研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國職業教育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明確科研促進教學的重要性
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滲透于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貫穿于教育改革的全過程。教師的作用不僅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樹立師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教學觀念。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深刻地認識到教學促進了科研,科研又促進教學質量新的提高,做到教學與科研的相互促進。正確處理好科研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堅持科研與教學并舉,才可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新型人才。
二、教育教學科研有助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在教育科研的過程中,教師對科學規律的了解更加深刻,開闊了思路,使教師具有創新意識、實踐精神、獨立探索的自覺性等素質,這對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有益的。教師的這些品質在教學中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受到鼓舞,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教育科學研究引入職業教學教學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對其所從事領域的知識有著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外,還要了解該領域及相關領域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動態,消化和吸收國內外資料等,才可能有所創新、有所突破。通過科學研究,教師對其專業知識要比單純依靠研究課本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徹,加上自身在科研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教學中就會更得心應手,更能激發學生深入探討和學習的興趣。
三、促進課程和教材的建設,豐富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和傳播者,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依據,不僅要包括教學的內容、反映學科的最新進展,還要體現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材建設是深入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學校教學水平和教學勢力的具體體現。
根據學生的就業升學的需求,在教學中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技能,強化了實踐課程體系建設,開設選修課程,使課程體系建設實現了課內與課外的相互補充。同時改進實踐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參加科學研究,使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通過教師帶動學生做科研,在實踐中培養綜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四、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能力
目前職業學校教學大多是學習教材采用課堂講授為主,不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能力的全面培養。而且教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識內容與最新科技成果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不斷地從事科研,才能敏銳地把握當今科技的前沿知識,從而最新的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保證授課質量和效果。
教師在科研過程中要經常查閱國內外最新科技文獻,了解科技前沿的發展動態,在科研過程中教師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科研心得,這些最新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會很自然地以例證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相關內容還會寫進教案,向學生進行介紹。如果學生參與了教師的科研課題。招關的知識、原理、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等還會反復地給學生進行講解,會使學生獲得深刻印象、更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許多教師的教案每年必須翻新,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豐富,促進了教師采用教學效率較高的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授課,如采用多媒體授課,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