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波
【摘要】目前,大學生面臨著西方價值觀念的沖擊,高校只有切實找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才能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 教育策略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大學生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這有利于大學生樹立自強意識、創新意識、成才意識、創業意識,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出現了新的變化和新的問題。只有切實找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在和諧社會視域中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
一切教育必須以學生為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所在。這就需要明確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學校教育的價值主體、動力主體、權利主體和發展主體,緊緊圍繞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的目標,從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出發,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基本定位,不斷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滿足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要充分體現與網絡化社會相適應的時代特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領域,占領網絡陣地,整合信息資源,把握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和諧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和諧社會理念需要突出社會主義公平觀教育,注重價值觀建設與創新精神培養的統一。通過公平觀教育,促進大學生對社會現實的理解,提高大學生對是非問題的判斷能力,樹立尊重規則、有序競爭的行為準則。與此同時,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我們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重視學生價值觀建設和道德規范的樹立,又要強調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要做到兩者的有機統一。
一方面,大學生應該是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他們應該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正確的社會主義勞動觀,有強烈的創新求變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們又是合格的公民,有正確的社會公平觀,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為國家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是他們堅定的選擇。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自己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擺正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關系,真正成為國家的棟梁。也只有這樣,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發展才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建立功能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種教育功能。其中育人功能的和諧是指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三位一體,體現育人的整合效應,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要建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的長效機制。當前還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警功能,加強校園危機防范管理,積極引導學生,做好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工作。
重視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如何使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是目前校園文化建設的難點和重點。要從營造育人環境的高度來研究和建設校園文化,努力營造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為大學生提高素質和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加強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切實發揮高校思想政治專業課教師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師應通過專業課學習,不失時機地把社會熱點引入課堂中來,引導大學生了解和關心國內外大事,關注社會動向和民情世故,教導學生分清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盲目從眾。
近年來,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學習壓力、經濟壓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諦就在于塑造人的靈魂,造就高素質的人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只有不斷總結和改進現有的工作機制和方法,著實提高教育水平和管理效能,探索多種多樣的教育途徑,才能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機電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