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波
橫箱分腿騰躍是高中女生的必修內容之一。而女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生長發育的完善,身體形態發生了較大變化,體重的增加就是最明顯改變。這種變化致使女生的身體比較笨重,靈活性、肌肉力量等身體基本素質明顯下降。因而在跳箱課上,出現怕跳不過去、怕摔著等心理障礙。從初中階段就開設這類課程,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克服困難等良好的心理因素,而這些心理障礙無疑是給上課的教師提出了很大的難題: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更好地完成課堂任務呢?
課改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淡化技術教學,著重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在實施跳箱教學過程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也翻看了相關材料,試著找出更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女生“不敢跳”的問題。在實際運用中,一些傳統的方法只是針對一部分學生起作用,絕大多數學生還是不敢跳,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面對這種狀況,我反復思考,決定從她們的自身以及課上的互動情況著手,多觀察學生,終于發現了不少更有效的措施,幫助她們戰勝了自己,成功地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
首先,教師的動作示范要適當收斂,不能有明顯的第一騰空、第二騰空的動作出現。出現這些動作,會讓學生目瞪口呆:我需要費那么大的力氣才能完成呀!這對于本身就“膽小”的同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教師的示范能正確表達出動作技術即可。把踏板放得離箱子近一些,箱子的高度可以適當減低,助跑的速度小一點、距離越短越好,踏跳要輕盈。這樣做是給學生留下“不費多大力氣就能輕松完成”的印象。
其次,在學生過箱的教學中,強調動作的簡單性——分腿就行了。這樣做需要教師的幫助和保護要到位,學生只要做到大分腿,過箱是靠老師的幫助完成的。學生過了一次箱,發現自己沒怎樣就跳過去了,就會增強自信心。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先跳山羊等小障礙,提醒學生助跑和踏板要連貫,助跑不要緊張,踏板要果斷,箱上不能收腿等。雙腳落地,落地要屈膝緩沖,是學生避免腿部受傷的最主要技術,所以教師要時刻注意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教學。在危險性教學中不讓學生受傷,本身就給學生減少了懼怕的心理。
第三,教師的語言鼓勵要明顯區分不同的學生。有的學生,頭腦比較清晰,雖然害怕但知道在過箱的技術上需要做什么,教師可以多給予鼓勵、贊揚等。而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抱著“豁出去”的想法去試一次。這樣的學生不能給予表揚和鼓勵,而應該讓她們先多看其他同學的試跳,反復練習原地撐箱分腿回落技術,直到心理比較穩定,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時,才可以試跳。
第四,教師要善于利用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來激勵學生試跳。教師的示范再簡單,學生也會認為:你是老師,當然要比她們強了。相反,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效果會好于教師的反復講解。而且,教師應當提醒學生:相互之間不能推讓,你讓我我讓你的,會造成“誰都不敢做”的后果。輪到誰誰就做,大家都做,學生會認為:別人都能過去,我也應該能過去。這樣能穩定學生的心理因素,增強她們的自信心。此外,還要注意同學之間的友誼也很重要。好朋友之間相互信任,她們之間的相互鼓勵效果也很好。但是教師要加以控制,不要造成學生蠻干。
第五,教師在平日應該跟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多關心學生。你的言行舉止,出發點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的利益,對她們負責。在你對學生進行保護和幫助時,學生信任你,敢于把自己交給你,這樣也可以建立學生穩定的心理因素,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試用各種方法手段時,教師要因人而異,做到因材施教。一定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勇氣,但容易造成學生盲目性的方法不提倡選用,畢竟跳箱課帶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教師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的學生,選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在教師的不斷努力和創新下,才能發現很多適合自己的經驗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課堂任務。
作者單位:大連市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