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杰 徐榮青 閻 巖
摘要:從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出發,結合高等教育的本質,分析了科研對大學生創新力培養的意義和作用。從科研納入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改革、教師的導作用、科研所需的外部條件,以及建立新的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科研引入教學的實施途徑。
關鍵詞:科研;教學;創新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不斷創新的社會。而創新力是新時期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是構成個體創新素質結構的重要成分。為此,高等教育必須改革,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科研引入教學己成為高等教育發達國家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科學技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科研是科學技術產生的基礎,是為新知識的應用而進行的創造性工作。因此,科研是培養創造力的最佳方式。將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是培養學生創新力的有效途徑。
科研對大學生創新力培養的作用
科學研究綜合性極強,與單純的課堂知識傳授相比,更有利于擴大大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方式是創新的必然要求。科學研究促使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科研的實質是探索未知的創新過程,必然要求學生以更開闊的思路,更廣泛地了解某一研究方向國內外的學術動態和發展趨勢,并在此基礎上突破原有的理論束縛,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地考察研究。
目前,高校許多專業的畢業生不能滿足社會對急需人才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適應環境,在工作崗位上不善變通,創新能力較差。科學研究恰恰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調查研究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增強適應未來工作的能力,使他們更好地與市場接軌,成為社會急需的專業人才。
科研引入教學是提高學生創新力的需要
科研引入教學有助于大學生掌握并鞏固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科研動態、發展方向、最新科技信息和科研成
果。
科研引入教學為大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的機會。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學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真正認識和了解。通過科研訓練,大學生系統地掌握了科學研究方法,有助于較快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科研還有助于大學生科學精神的形成。科學精神是科學主體在科學活動中生成、發展和完善起來的一種特殊意識,表現為科學信仰、科學創造精神和科學倫理。科學精神形成對大學生當前的學習、今后的工作乃至整個人生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科研引入教學可以深化大學生對科學價值的認識,對科學真理的追求,培養大學生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品質。科研實踐還能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欲望,使他們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科研引入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有科研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專業人才,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
科研引入教學的實施途徑
創新力培養的課程構建,要堅持整體性、層次性原則。教學計劃是學校組織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文件。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就必須將科研列入教學計劃,與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設置結合起來,使其與教學內容成為一個整體。在教學計劃中,應規定大學生參加科研活動的時間,提倡本科生從低年級起就參加科研,保證科研的連貫性。將科研列入教學計劃,可以改變以往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促進高等教育深化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開拓意識,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及其特有的發展潛力是教學最基本的出發點。應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對較為具體的創新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共同參與,通過溝通與合作,產生交互影響,從而了解創新實際,掌握創新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高等教育本質是一種專業教育,科研引入教學正體現了高等教育的本質。對學生而言,科研過程具有復雜性、艱難性和科學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予必要的引導。科研思想需要教師去啟發,科研方法需要教師去傳授。科研納入教學計劃,使之與教學緊密結合,就要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
為了更好地配合科研引入教學,學校應提供科研所需的物資。對大學生開放實驗室,做好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儀器設備的使用、實驗指導教師的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同時,提供圖書資料的查詢服務,教給學生資料檢索方法,完善圖書資料借閱制度。為使科研引入教學真正得以實施,還必須解決好學生科研的經費問題,積極爭取社會上各種形式的資助。
在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要建立新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教學評價體系要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關注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和探究。應使評價主體多元化,以求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創新素質發展情況。關注學生接受教育的整個過程,可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創新實踐活動的參與程度和創新實踐完成情況等來評價學生。對學生進行創新力培養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創新人才,因此,除對學生的創新理論知識及專業知識的學習情況評價外,還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等綜合創新素質進行評價。
總之,教師應更好地應用各種教學方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科學研究,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研引入教學旨在更好地培養有科研能力和創造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使之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科研引入教學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高等教育要參與國際競爭,必須與世界接軌。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是培養學生創新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高勝民.當代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吉林教育科學,2000,(6).
[2]王振安.把科研引入大學課堂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學,1992,(1).
[3]中央教科所.創新教育——面向21世紀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抉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4]陳玉棍,等.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王宏杰(1959—),男,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學。
(本文責任編輯: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