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平
【摘 要】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之一,又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手段之一。以問帶練,以優化提問為切入點,以精練為鞏固面,改革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問題設計 練習設計 閱讀能力
本人結合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和教學實際,就如何通過問題設計和練習設計兩者相結合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談幾點看法。
一、問題設計的興趣性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所學學科一旦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有了內在動力,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學起來就會輕松。因此,要是堂上設計一些幽默、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就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
例1:在Go for it初三Unit 6 Section B 3a 的閱讀前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1)Have you ever heard the song《青花瓷》?
(2)What do you think of Jay chou?
因為在設計問題時能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課堂上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競相發言,動口動腦,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而相應的簡單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感受到要學習的內容,一樣的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樣的教學內容,設計了填空題:
(1)Yellow River Fisherman is the name of a._______
(2)Amy King is on of the _______Chinese_______in the world.
(3)Wild and Wind is an_______band.
熟悉的話題與簡單的練習相結合,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習的共鳴,更能讓學生有更進一步學習的激情。
二、問題設計的生活性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學習與現實生活和感情聯系不緊密,以致興趣日漸減退。本人認為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盡可能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將問題巧妙的設計到生活情景中,拉近學生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體會學有所用的快樂。
例2:Go for it初三Unit 14 Section B 3a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1)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favorite band?
(2)How many bands do you know? Can you name them out?
在這種真實表達自己情感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樂于運用所學的語言。結合了課堂實際,設計了相應的練習:
T or F:
()They have never had concerts.
()Theyre going to go on a world tour and they will perform in five different cities.
()They gave all the money they made to charity.
以“問題”的形式,以“練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體驗英語閱讀的快樂,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有效的學習策略。
三、問題設計的層次性
要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過于淺顯或簡單,只會令學生的思維停留在低級、單一的水平,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但難度過高的問題則會讓學生喪失閱讀的興趣。因此,對于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教師應盡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想方設法化難為易,一環扣一環,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
例3:初三Unit 13Travel Spotlight: Paris時,設計的問題和練習如下:
(1)If you were a guide, please introduce Paris for your visitors.
(2)If you were a French, and we will go to visit Paris, please introduce Paris for us.
(3)Make an interview: a new student comes to your class , he or she is from Paris, please make a dialogue.
(4)Can you introduce some other city like this.
(5)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avorite city.
這幾個活動的設計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比一個接近學習的內容,使學生逐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所學的知識,培養分析能力。特別是第3個問題,不僅創設了一個情境,更改變了文章原本的敘述結構,要求學生創設對話,這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練習中我要求學生模仿文章寫,這樣的練習設計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所學的內容,無疑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寬闊的發散思維的空間,也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
四、問題設計的新穎性
不是每一篇課文本身都能吸引學生的,也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對每一篇課文感興趣的。如果
提問平淡直白形式單一,學生就會乏味和疲倦。新穎的問題能讓學生精神為之一振,激發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應以知識點為依據,善于從文章中設疑,注意問題設計的新穎性和方式的多樣性。
例4:Unit 7 Restaurant Science設計了以下活動:
(1)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color black/green/blue/red?
(2) If you are the owner of a new restaurant, how you will design it? Why?
在這一內容中我設計了dabate練習情景,既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能力,還加強了小組之間的合作性,學生都樂于參與敢于展示。
五、問題設計的開放性
信息性問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開放性的參考性的問題因沒有固定的答案可循,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創造性地回答問題。因此,老師應精心設計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且不脫離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問題,拓寬問題涉及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使課堂師生活動更具交際性。
例5:Unit 13 Advertising:pros and cons的閱讀前我設計了幾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
(1)What is advertising?
(2)Why we can see the advertising everywhere?
(3)What 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advertising?
因為問題思維空間大且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個性得到了張揚,在享受成功的快樂中實現了閱讀的交際化。
Advertising: pros and consAdvantages of ads(1)_______(2) _______ Disadvantages of ads(1)_______(2)_______(3) _______
表格式的練習可以指導學生對文章的細節信息進行提煉,運用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從字里行間找出答案。
課堂提問是維系課堂閱讀教學活動的紐帶,它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因人施問,提問形式多樣,這樣可以大面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智力角逐的樂趣。而有效的練習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靈活的問題和精心的練習有機相結合,誘發了學生的內驅力,真正發揮了教學功能,最終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Grellet,F.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M].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0.
[2]劉國顯.課堂提問藝術.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
[3]孟春國.中學英語教師課堂提問行為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10).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