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摘 要】“創造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彼刭|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數學課作為邏輯思維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如何在理論與實踐中挖掘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擺在我們數學老師面前的一項不容回避的課題。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 興趣 意志 現代科技 習慣養成
一、確定新的教育理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
作為教師,我們要當學生認識活動的引航人,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問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他們自己提出想研究的問題,并在小組中進行合作探究,最后選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研究成果。正如布魯納說:“學習不是把學生當作圖書館,而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因為只有直接參與探索新知的全過程,才能領悟知識的奧秘,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優化教育過程最根本的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說自己的探究發現,動手記錄自己的探究成果,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想、行為思維都參與了進來。
二、抓住教學主體,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到創造教學中來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情感教育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相容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喜歡這位老師,就相信老師講授的道理,愿意學習老師講授的知識,自然就對老師講的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創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境。學生親其師,才能傳其道,樂其道。
2.以激情啟動興趣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習興趣的存在,是一個人求知的起點,是創新的精神的原動力。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對學習的注意力最集中,同時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最容接受新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設法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啟動學生思維和創造動機,為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創新教育鋪設路面。要善于挖掘教材并結合利用知識上的學習,創設情景問題,促使學生思維真正動起來,激情的手段形式多樣,有求知激情,直觀激情,爭辯激情等,可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實際采取不同方法,不拘一格。
3.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學習信心不足,自卑心強,懷疑自己的學習潛力,這樣不可能產生學習興趣。做老師的,往往對表現好的,成績優秀的學生流露出許多贊許的目光,而對成績差的、表現又不好的學生常常會顯出嚴厲甚至冷漠的表情,也因為老師的這一表情,往往會扼殺一個學生向上的志氣。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進步的愿望,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潛能,作為老師,要正確對待學生之間的暫時的差異,而且要善待相互間的差異,特別是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他們最渴望老師的鼓勵和關愛,一道贊許的目光,一次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勵的話語,往往可能使學生受益終生,應該深信,沒有不可教的學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師,應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成績優秀的學生,老師若給予較多的關注和認可,可以喚醒他們的自信心。
4.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
幽默風趣的語言,形象貼切的比喻,以及老師在教學中形體語言,都能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三、鍛煉學生堅強意志,樹立能夠克服困難的信心
創造的過程存在著挫折和失敗。學生如果沒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培養創新精神就成為一句空話,要讓學生形成堅強的意志,離不開教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和堅持不懈的訓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第一次”,“第一次”的成功會使學生充滿愉快和自信心。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努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并要承認差異,善于發現學生不同層次的進步和提高,通過鼓勵,賞識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行為,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教育他們吃苦耐勞,持之以恒,創造精神就能得以發展。
四、積極汲取新知識,大膽運用現代科技教學手段武裝創造教育
隨著教育的現代化,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手段必將成為我們教學的重要手段??梢哉f,現代媒體是現代化教育手段中最具魅力的教學手段,其特別是顯而易見的。它集音、形、聲、畫于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能有效地擴大知識面,增強主體參與的選擇性,可把教學內容變繁為簡,變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有效地降低學習難度,優化整個教學過程。因此,教師要盡快地熟悉多媒體操作和課件制作技能.并努力提高課件制作水平,嘗試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的交互響應。如果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能熟練地運用該手段,把教學內容與現實問題利用情景結合起來,就會把抽象問題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更易接受,能大大加強,擴展和延伸學生的感性和理性認識。
五、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學科的實踐性,走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創新之路
數學是生活中的組成部分,生活須臾離不開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逐步具備在同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讓生活走進課堂,用數學知識為生活服務,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成為“自主而主動的思想家”,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教學中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1.以實例為基礎展開新課
每節課,力求采擷生活的事例,讓學生通過獨立計算,仔細觀察,讓學生初步感知問題,從而引發認知沖突,激發探究欲望。這樣安排,既能幫助學生消除思維上的心理障礙,為新知的獲得切實做好了知識和能力上的雙重準備,又達到了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引起學生注意期待,誘發學生參與意識的目的,使教學始終處于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之中。
2.引導學生探索,開發創造潛能
我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學與新知相關的舊知,引導學生從原來知識庫中提取有效信息,通過計算觀察、舉例、驗證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結論并進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探索與創造、觀察與分析、歸納與驗證,矯正與調換等一系列數學活動,自主發現、自主探索,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并從中認知到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3.總結探索過程,鼓勵開拓創新
問題解決后,引導學生對探究學習的活動過程進行總結,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并總結了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課堂最后引導學生思考,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使學生的認知心理產生新的“不協調”,激發學生再探究的動機,從而讓學生運用課堂上自主提煉出解決問題,獲得新知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去解決新問題。這樣使課堂教學做到向前延伸、向后延伸,向課外發展,給學生留有一片自由發展的空間。
數學教學中創造思維的培養,應力求突出知識的探索性,學生的親歷性,盡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讓學生自己揭示,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規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獲得。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探究的活動空間,同時要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擁有成功的體驗,使學生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中展翔。
(作者單位:新密市來集鎮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