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顏麗 李廣慧
摘要:產品形態是產品與人進行對話的有效語言,它真切地傳遞著產品的內涵。本文從產品的造型、色彩、材料、情感等幾個方面對產品的外觀進行針對性塑造,是準確把握產品形態“可愛度”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工業設計;產品造型;“可愛”
產品形態是信息的載體,從產品形態得到信息,這是購買者在第一次接觸真實產品時首先考慮的問題,所以產品的形態是否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心顯得尤為重要。工業設計師通常利用特有的造型語言,比如分割、組合,新材料、結構的創新等方法進行產品的形態設計,這也正是很多工業設計師的苦苦追求。人們追究和諧、美好的生活,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作為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產品同樣能夠傳遞著快樂、幸福的信息。因此對創造具有“可愛”形態特征的產品方法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1“可愛”形態特征產品的描述
“可愛形態” 是人們對某種特征在心理上產生的一種自然的本能反應,后天形成的因素對此影響比較少。它應該引起喜歡、愉悅、憐惜等感情。因為喜歡,所以愿意“走近”產品 ,從另一個角度也起到了延長產品壽命的作用。
2產品形態構成要素
從研究“可愛”形態特征創造方法的角度看,產品形態構成各元素對“可愛度”影響主要有以下兩點:視覺元素和觸覺元素,與其相關的因素如圖1、2所示。

3“可愛”形態特征產品造型方法
基于以上造型因素的影響,塑造具有“可愛”形態特征產品造型的方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 造型。仿生造型對于人類來說,年幼、脆弱、無害、需要照顧這些特征背后都蘊涵著“可愛”的信號。心理學家指出,其實人類對可愛元素的認知門檻是非常低的,至少任何跟人類的嬰兒相仿的事物都會被認定為可愛。于是,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幼崽頭部、毛絨絨的小鳥都構成可愛的元素。一個動物或某個物體所包含的可愛信號越多,其在人腦中所留下的印象自然會越深刻。圖3是以我國國寶熊貓作為造型原型推出的一款無線鼠標,從圖中可看到圓滑的設計線條,仿生并且動作是平時人類所認為的一些比較庸懶的勢態。圖4 三星海豚鼠標,采用了渾圓造型,這款鼠標的外形酷似海豚,這個造型十分前衛時尚,給人以歡快活潑的感覺。中間一條淺淺的細線將鼠標分成對稱的兩半,不僅在功能上滿足了左右手使用方便的要求,同時在形態上也變得明快,進而增強了“可愛度”。

夸張造型也是常用的方法,比如,使圓的更圓,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比例上形成“失調”,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人覺得“可愛”,“有趣”。研究視覺信號進化過程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系列讓某個事物看起來可愛的行為和特征,其中包括如:大大的圓臉上長得偏低的明亮的眼睛;一對圓圓的大耳朵;懶散的四肢和一搖一擺的走路姿勢;大肚翩翩;使用曲線、弧線;上小下大的造型,如雞蛋形等,這些我們都可稱之為“可愛因素”,如圖5所示便簽夾, 它不僅帶給我們可愛信號,更重要的是使用者能夠感受到一種愉悅的情趣,這是塑造“可愛”形態的高層次追求。
“笑臉”造型在增強產品“可愛度”方面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人類從呱呱落地開始,就對面部表情具有極強的識別能力,對“笑臉”更是“情有獨鐘”,剛出生幾天的孩子看到微笑的表情會停下哭聲,繼而跟著微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圖6所示,整體造型采用直線、直角,沒有特殊可言,但在產品的面部使用了一張快樂的“臉”,整個產品立即擁有了“可愛”的特征,生動了很多。



在仿生造型方法使用中要注意避免片面強調形態的模仿,而忽視“神韻”的傳承。比如前幾年在我國許多大城市的街頭出現過的“仿生形態垃圾箱”——可愛的大熊貓,小白兔每天吃著臟兮兮的垃圾,不難想象“可愛度”再高的形態此時此刻也不會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共鳴。
第二, 色彩。色彩的設計必須依附于整體造型予以合理的搭配,它能賦予產品的“可愛度”是不容忽視的。如圖7所示相同的材質,相同的造型,有彩色的形體相對于灰色則更加活潑 ,可愛,這是毋庸置疑的。奇瑞公司推出的迷你型汽車“QQ”,與可愛造型相配的色彩紅,黃,藍,綠等鮮艷的顏色,正是考慮了年輕人群追求可愛,活潑產品心理,從而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成績。在千變萬化的顏色中,明度和純度較高的顏色容易使人產生愉悅感。但要注意不宜使用太過刺激的顏色,在純度高的色彩中加上同明度的灰色同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圖8彩色的電腦音響與其本身的有機形態的搭配很好,展現了產品的可愛,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第三,材料。利用不同的材料特征體現產品的可愛,也是設計師經常使用的設計方法。而且可以通過一些造型手段改變材料的冷漠感,拉近與人的距離。與造型和色彩因素不同,材料不完全依賴視覺感受,有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觸覺來感受的。
松軟、透明或光滑富有彈性的材料可以體現可愛,比如棉織物、橡膠。松軟材料的視覺效果和觸覺效果,不具有侵害性,還會讓人想起兒時的玩具,為產品平添了幾分可愛。如圖9所示,這是一款CD存儲盒,與傳統塑料材料不同,使用了纖維和皮革,除了造型的緣故,材料的因素也為產品增添了許多可愛之感。

隨著材料和加工工藝技術的發展,是用各種透明材料成型復雜形態已經成為可能。如圖10所示透明材料酒瓶,透明的質感配以純凈的顏色讓人感到溫馨,甜蜜。
金屬本來是一種給人感覺比較硬朗和深重的材料,但是在造型上加上圓潤和其他輕盈的材料的結合在一起,卻顯得比較親和,加上了一些抽象出來的形態:花、雞冠等等,也可以把產品推向可愛的形態。
第三, 情感。如圖11,用靜態的方式記錄了牛奶從破碎的玻璃被中流出的動態瞬間,坐在這樣的座椅上是不是有種沐浴在牛奶中般的舒適感受呢?我們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這樣美麗的瞬間,并在記憶中保留,只要留心觀察和積極思考便可以將之應用到產品設計中。
結論
產品形態的形成受到生產技術、材料工藝、結構等客觀因素和設計師的主觀因素的影響。本文旨在從造型、色彩、材料、情感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塑造具有“可愛”形態特征的產品外形方法,并且希望隨著研究的深入,能有更有效的方法與大家一起交流。
參考文獻
[1]胡曉濤 蘇顏麗 從臉型特征找到設計靈感 日用電器 2008年7月
[2]張明產品造型設計實務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5年
作者簡介:蘇顏麗:女,1969年出生,哈爾濱市人,廣東海洋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產品設計方法與程序、產品形態設計及先進制造技術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等。
李廣慧:女,1960年出生,哈爾濱市人,廣東海洋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