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英
摘要: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建構主義和系統科學等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教學手段,構建“問題導引——互動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關鍵詞:信息技術;問題情境;互動探究;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09)5(S)-0073-2
1 問題的提出
所謂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機械的學習而言的,是強調學習者在學習目標、學習行為策略及學習成果等各方面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和自我轉化的主動建構的學習過程。自主學習能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學生形成學習能力。正因為如此,世界范圍內的學校教學都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新的教學理念中,自主學習是其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因此,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既是學生個體未來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賦予教育的一種責任,它應當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覺行動。
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小學和職業教學實踐中的廣泛應用,為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平臺,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問題引導——互動探究——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的實踐中,教師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求知的內驅力,依靠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探究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自
主與合作的協同推進中,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2 “問題導引——互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2.1 營造適宜的心理環境
羅杰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因此,要成功實施“問題引導——互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必須營造寬松民主的環境,建立師生彼此接納的、和諧的學習場所,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合作關系。當學生的身心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時,就會喚醒他們的精神狀態,促使學生爆發出無窮的創造力和學習潛能,建立起師生互動探究、合作學習的良好心理平臺。在適宜的問題情境中,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積極狀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高效率的學習。
2.2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多向互動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主要的形式包括錄音、錄像轉換的視頻等真實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模擬的物理情境等等。創設的問題情境既要力求生動直觀,富有啟發性和挑戰性,又要使問題具有明確的探究指向性,使學生容易把握探究的方向,促使課堂教學發展過程邏輯關系清晰,層次分明。如在“機械波”教學中的開始階段,可播放繩波、女子彩帶操、20米水袖舞及聲波的視頻資料,創設問題情境,以此為基礎,師生一起互動探究橫波與縱波的形成成因,然后再將介質模擬為質點,用動畫充分地把橫波與縱波的形成過程演示出來(以T/4進行分段演示),讓學生自己指出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的關系,更進一步明確振動與波動的關系。
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設的問題情境,可以將相關材料存放在專門的網站上,讓學生在課外自主進入網站學習。
3 例談“問題導引——互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
下面以“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教學為例說明該模式的實施過程
3.1 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專門的學習網站上,教師可以鏈接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動畫、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動態畫面等等,讓學生自主制定學習的目標,自主選擇學習方式,選擇學習時間,選擇家庭或學校的因特網上網學習,借助網絡設置問題情境,進行獨立探究。對于不具備網絡條件的學校,可以采取在課堂上播放有關內容的方式來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3.2 生生、師生互動探究
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的不同優勢得到發展,讓不同的經驗得到共享,能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彼此增進了解,增強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所以,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先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主學習成果,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再進行組間交流:由小組派代表闡述研究心得,其他組同學可以隨時向代表質詢,形成相互討論、爭辯的課堂氛圍。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經過互動討論,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關系,理解平行四邊形法則,掌握力的合成與分解的作圖法。
3.3 自主學習,鞏固提高
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練習題(基礎題、中等題、拔高題)或自己擁有的學習材料,自主選擇鞏固練習的內容、練習的量,確定練習的時間和地點,反饋評價學習效果。
“問題導引——互動探究——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通過整合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為學生拓展可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在實現知識學習的同時,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切實有效
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查有梁.“交流——互動”教學模式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01,(4).
[2]錢張林.教學媒體的優勢分析及其運用策略初探[J].物理教師.2000,(4).
[3]高文.教學模式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美]Stephen D.Brookfield,Stephen Preskill.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M].羅靜,褚保堂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欄目編輯張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