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佳
摘要:金融英語作為一門專業英語,是英語與金融專業的結合,具有專業性、規范性和時代性的特征。近些年,我國民辦高校為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懂英語的金融專業人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但民辦高校金融英語教學還存在著課程單一、課時量少、教材不配套、教學方法呆板等問題。
關鍵詞:民辦高校;金融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9-0213-02
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和原國家教委聯合發文,批準建立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行業性專業外語證書考試——金融專業英語證書考試制度。隨著在校大學生報考金融專業英語證書初級考試(現為綜合考試)人數的增加,金融英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一些高校和社會各界的重視,金融英語已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新興學科。如今有許多民辦高校陸續開設了金融英語課程,并將其定位為金融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這無疑強化了學生專業英語的學習,為學生的就業拓寬了渠道。本文試圖對當今我國民辦高校金融英語的教學情況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一、金融英語的特征
金融英語除了具有普通英語的一些基本要素之外,還有其明顯的自身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專業性
金融英語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具有專業性。在普通英語的語言結構和語法框架基礎上,金融英語融入了自己的金融專業詞匯和專業術語,提供了大量與金融業相關的信息。由于金融英語涵蓋了從金融理論研究到金融實務操作的全部信息,涉及面廣、內容繁雜、信息量大,因此,金融英語呈現出專業詞匯豐富、詞語使用頻率高、句法結構嚴謹、邏輯性強等專業性特征。也正是這種專業性決定了金融英語教學的難度要遠遠大于普通英語教學的難度。
2.規范性
金融英語的規范性主要表現為語句措辭準確,定語從句使用頻繁,以書面語、正式語、長句居多。金融英語的規范性特征在銀行業務函電以及金融法律法規文件中的表現尤為突出。在銀行經營業務中,規范的函電用語能夠避免因措辭不當而產生的差錯和誤解,可以提高銀行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護銀行自身和客戶的利益。金融法律文本、契約性文件的英語措辭十分嚴謹,咬文嚼字,句子結構復雜,語句較長。這種規范性使得金融英語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很低,這對金融英語的學習者和授課者來說都是學習和教學的難點所在。
3.時代性
在體現金融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同時,金融英語也反映出了金融業的發展和變遷。隨著金融業走向國際化腳步的加快,金融各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逐漸涌現出了大量的金融創新產品。這一時代發展變化在金融英語詞匯中也有所體現,出現了future、swap、option、unincorporated bank、off-shore banking、self-service bank等詞匯。借助金融英語,一些金融新理念、新思想、新工具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快速的傳播。金融英語的時代性要求授課者不僅要了解這些新事物的表達方式,而且還要掌握這些新事物的真正內涵,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學生也能正確運用這些知識,順利開展金融業務,進行實際操作。
二、民辦高校金融英語教學的現狀
1.課程單一,多數只設金融英語閱讀課
目前,大多數民辦高校只開設了一門金融英語閱讀課,少數民辦高校開設了銀行業務英語函電課程。也有一些民辦高校曾經開設過金融英語口語課,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教材及師資而不得不終止。金融英語課程的這種單一性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培養現代國際金融業務人才的需要。這種只重閱讀不重聽說的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很差,遠遠不能滿足金融相關崗位業務的要求。
2.課時量少,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民辦高校金融英語課程的課時一般都在90課時左右,每周只有2—4次課,有些學校的計劃課時甚至還不到90課時。在這種狀況下,教師根本無法用如此少的課時將容量大、范圍廣、實踐性強的金融英語知識全面、深入細致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對教材也只能是一知半解,沒有積極性、主動性去練習金融英語聽說。如此少的課時量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無法真正達到金融英語教學的實踐人才培養目標。
3.教材不配套,缺乏金融英語專門教材
有些民辦高校使用的教材是金融英語證書綜合考試指定用書——由金融英語證書考試委員會編寫的《現代金融業務》(MODERN FINANCIAL PRACTICES)。但是,大多數民辦高校學生的英語底子比較薄弱,學習起這本教材來有些吃力,這無形中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市場上的大多數教材雖然是以“金融英語”作為書名,但多是閱讀教材,內容往往是信手拈來,拼湊而成,涵蓋的知識面狹窄,并未按照金融理論與實務的有機順序合理編排章節,而且這些教材很少有配套的教學參考書,這十分不利于開展教學。
4.教學方法呆板,缺乏實踐練習
大多數金融英語教學仍舊沿襲普通英語教學的一般模式:教師講解一些重點單詞和短語,分析、翻譯個別難句,布置課后練習;學生邊聽邊記筆記,課后做練習。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缺少課堂討論、缺乏模擬演練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地位,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聽說資料與教學手段的缺乏也阻礙了學生視野的開拓和對知識、信息的接受與消化。
三、強化民辦高校金融英語教學的策略
1.課程安排方面
由于金融英語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所以在課程安排上,民辦高校應該將金融英語課開設在金融專業基礎課與核心課之后。金融英語課程能夠讓已經具備專業知識基礎的學生熟悉所學到的專業知識的英語表達方式,識別專業英語詞匯,進而掌握原汁原味的專業英語。由此可見,只有在掌握了金融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金融英語的學習才會比較順利。金融英語更加側重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在英語語法、句子成分等知識上不應占用學生太多的時間,所以,在學習金融英語課程前學生需要有一定的基礎英語水平。從目前我國民辦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只有在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之后,學習金融英語才會沒有太大的語言障礙。因此,民辦高校金融英語課程的安排最早也只能是在大二下學期,最好是設在大三學年開設。同時,在課程設置上,金融英語閱讀與金融英語聽說課應各占總課時的50%,強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另外,金融英語課程作為民辦高校金融專業的必修課之一,在金融專業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金融專業知識的綜合,這就要求民辦高校要充分保證金融英語課程教學的課時,至少也要在130學時左右。
2.教材選擇方面
民辦高校在選擇金融英語教材時要充分考慮以下三點:(1)盡量選擇英文原版教材。通過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學生能夠學到地道的英語,更好地熟悉英文特有的表達方式,進而逐步習慣,這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所選教材要有充足的信息量。由于金融英語涵蓋的知識面很廣,所以民辦高校選用的金融英語教材應該內容豐富,信息量充足,盡可能涉及到金融理論的精髓以及金融實踐的基本專業術語,同時教材也要包含一些國外的金融趣聞、行業運作、熱點評說等,這樣學生就可以直接從金融英語的學習中拓寬知識面,與實際接軌,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3)所選教材詞匯要簡單,通俗易懂。由于民辦高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不是特別好,所以,在選用的金融英語教材里,不應有太多復雜、冗長的句子。教材的詞匯不要太難,句子應該簡短、易懂,用最簡單的語句表達出抽象的知識,這樣才更有助于學生學習。
3.教學方法方面
(1)全部英語教學
民辦高校教師在授課時應盡量采用全部英語教學方法,用英語講解專業概念,解釋其含義并舉例說明。這樣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英語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擺脫對漢語的依賴。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可以順利地融入到英語環境,有勇氣張嘴說英語,從而習慣英語獨特的表達方式,熟悉作者的思維方式。
(2)實驗室模擬教學
民辦高校金融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出既懂金融又懂英語的復合型人才,為此在金融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時刻強調實踐,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民辦高校應盡量引進一些金融教學軟件,建立金融實驗室,為教師教學創造有利條件。在實驗室里,教師可以建立模擬銀行、模擬證券交易等專門的金融環境,讓學生填寫各種各樣的英文票據,親手操作各項金融業務,在實踐中充當各種角色,進行模擬場景練習。這是一種十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快提高學生的金融英語綜合實踐能力。
(3)專題討論教學
民辦高校金融英語教師可以嘗試定期舉行一些專題討論會,由教師確定討論主題,如時下人們普遍關注的全球金融危機、人民幣匯率、中國股市等焦點話題。每一名學生都要提前準備發言稿,參加課堂討論,當然,課堂發言時學生盡量要脫稿。討論會后,學生再將發言稿作為金融英語作業交給老師評閱。這種教學形式可以充分鍛煉學生金融英語聽、說、寫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