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伶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臨床特征及誤診原因。方法 對46例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組誤診24例,其中誤診為冠心病15例,腦梗死3例,老年癡呆2例,慢性胃炎2例,神經衰弱2例。結論 在臨床工作中對原因不明的淡漠、嗜睡、水腫、貧血及心血管表現的患者,應考慮到甲減,進行必要的甲狀腺功能檢測是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的關鍵。
[關鍵詞] 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誤診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老年人甲減,因缺乏特異性表現,加上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易患各種慢性疾病,增加了診斷的難度,容易造成誤診,現將46例病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6例,女40例,男6例;年齡6072歲。本組中46例患者發病前均無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和131I治療史,無甲狀腺手術史,家族中無甲減病史。水腫34例,納差、便秘29例,嗜睡、畏寒27例,皮膚粗糙18例,貧血11例,乏力8例,體重增加6例,誤診24例,其中誤診為冠心病15例,腦梗死3例,老年癡呆2例,慢性胃炎2例,神經衰弱2例,誤診時間為4個月~10年不等。
1.2 檢查 全部病例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甲狀腺素(T4)均降低,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血膽固醇升高19例,三酰甘油升高11例。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者18例,乳酸脫氫酶(LDH)升高者20例,心電圖檢查46例,出現心動過緩28例,并有STT改變、房室傳導阻滯。超聲心動圖提示心包積液6例。甲狀腺彩超提示8例甲狀腺增大,3例甲狀腺萎縮。
2 結果
本組病例確診后,加用甲狀腺素片治療,3~15周后癥狀改善或消失,同時實驗室檢查T3、T4、TSH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
3 討論
老年甲減癥狀不典型,容易造成誤診。①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臟器衰竭的表現較為突出,如皮膚干燥、脫發、怕冷、腹脹、食欲不振、便秘、體質量增加、活動減少等,而老年人甲減癥狀與衰老癥狀容易混淆,而易造成誤診;②老年甲減以
心臟損害為突出表現,易誤診為冠心病、心肌病。老年甲減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水平不足,心肌發生黏液性水腫、纖維化,心肌間質中粘蛋白沉淀,導致心肌收縮力減弱、心率慢、心臟擴大、心包積液產生,形成甲減心臟病,而心電圖常為缺血性改變,老年人又由于脂肪代謝紊亂,故易誤診為冠心病。故當老年患者癥狀不典型,心電圖以T波改變為主,心臟增大,心動過緩,有心包積液時,尤其是經過正規治療效果不好的冠心病及心肌病患者,應想到甲減的可能[1];③老年甲減因反應遲鈍、嗜睡、記憶力下降、精神錯亂等易誤診為老年性癡呆。甲減時機體代謝率低,腦血流減慢,腦細胞氧和葡萄糖利用不足,久之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改變,表現為癡呆[2]。甲減的神經系統癥狀容易與老年生理性衰退及老年性癡呆相混淆,故對老年性癡呆患者也應做甲狀腺功能檢查;④貧血也是甲減的常見癥狀,由于甲狀腺激素的缺乏,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再加上食欲不振,胃酸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可導致營養不良性貧血,故在臨床上遇到原因不明的貧血時,也應想到甲減的可能并及時做甲狀腺功能檢查;⑤在許多情況下,老年甲減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耳聾等不典型癥狀,故對于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聲音嘶啞及耳聾,應考慮檢查甲狀腺功能除外有無甲減[3]。
參考文獻
[1] 李利娟,張翠玲.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107例臨床分析.中國熱帶醫學,2006,6(9):16141615.
[2] 李學玲,吳建林.老年甲狀腺機能減退癥20例臨床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03,16(8):929930.
[3] 沈稚舟.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陳灝珠.實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4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