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南 謝 清 鄧長壽
[摘要]結合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實際情況,分析現有基本“校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問題,并以九江學院為例,對應用型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模式進行闡述。
[關鍵詞]計算機實踐教學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220147-01
一、引言
“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養方式是以企業“需求”為目標,通過學校和企業多種形式的合作,依據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實際來制定教學方案,以學生能勝任職業崗位為目標,企業和學校協同一致開展教學活動[1]。應用型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方式實踐教學通過將編程語言、軟件工程、項目管理、網絡基礎等實踐性強的課程放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貼近實戰要求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畢業前能夠獲取寶貴實際工作經驗,為其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達到培養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目的。本院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上從組織保障、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和實踐,廣泛和企業開展合作,采取建設實訓、實習基地和合作辦學等多種手段來開展實踐教學,力求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達到為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模式種類
目前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訂單式”、“學工交替式”、“頂崗實習式”和“校企共建式”等實踐教學模式[2]。“訂單式”就是企業提供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并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結合崗位需求組織教學,學生畢業后到企業直接上崗工作。“學工交替式”合作模式是一種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企業生產實踐與學校學習相互交替,學習、實習緊密結合的教育模式。“頂崗實習”模式,學生在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和掌握了基本的崗位技能后,再到用人單位進行頂崗實習,通過實習最終達到學生就業及企業選擇優秀人才的目的。“校企共建式”,按照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辦學思路,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在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或在學校合資建立校內實訓基地,通過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學校和企業長期的合作關系。
上述實踐教學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實踐教學的發展,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不足之處有組織上沒有提供保障,實踐環節任務不明確,考核指標不合理,師資不足,資源沒有進行合理的整合,資源沒有共享,缺乏研究型的實踐和創新型實踐教學。
三、應用型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實踐
(一)從政策和組織上對“校企合作”提供保障。為保證“校企合作”模式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需建立“校企合作”辦公室,從組織機構上給予保證。辦公室統籌考慮教學方案、師資管理、實習實訓管理、教學基地管理等工作,解決合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對教學過程和培養質量進行督導,為“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為保證“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可持續發展,需建立各種保障機制,出臺相關管理條例和實施細則等相關文件用于指導實踐教學,規范實踐教學;建立新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與評價標準。
(二)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校企合作”等措施可以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本院在這方面采取具體措施如下:
1.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鼓勵教師參加專業培訓班,通過職業資格考試獲取社會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本學院的具體做法是政策上支持,學習、培訓、考試等費用學院承擔。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為止信息學院已有40位青年教師通過考試獲取了“軟件設計師”、“系統分析師”等資格證書。
2.通過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參加企業培訓以提高教師素質來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教師通過掛職或頂崗鍛煉,參與企業的項目研發和生產工作,可以及時得到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和實踐,使教師的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增強。教師可以將企業的最新技術、先進的管理理念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可以將遇到的問題帶回進行研究,進而有效地推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本院06年至今先后選派多名教師去SUN公司、江西泰豪集團、江西國鼎科技、中興軟件等企業進行培訓、學習。
3.通過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或引進人才,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聘請企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來學校舉辦系列講座,來學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具體參與學校的教學環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可以讓企業員工參與教材、實驗、實習指導書的編寫。通過這些措施促進學校與企業的更加緊密的交流,優化師資隊伍,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從而促進實踐教學的提高。近幾年本院外請中興軟體(南昌)、微軟培訓中心、上海美國杰普軟件等單位專家來校做兼職教師、做講座培訓,并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通過“校企合作”整合優勢資源促進實踐教學。本院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整合優勢資源促進實踐教學[3],采取的具體措施如下:
1.建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截止目前,本學院在校內搭建了計算機硬件開發實驗室和嵌入式系統開發實驗室等多間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部分課程和畢業設計的實習場地;同時為了提供更多畢業設計實習場地,院里還專門為畢業生開放IT實驗室、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室和教育技術實驗室等;另外正在建設的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實驗室、大型數據庫實驗室、企業信息化仿真實驗室和軟件工程實驗室都能提供模擬企業級的實習實訓場地。
2.建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院積極建設穩定的校外教學實踐基地,與企業單位合作,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工作環境,讓學生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進行實踐活動,提前獲取寶貴的工作經驗以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截止目前,本院在校外已有實習、實訓基地7個,分別是南昌中興軟件公司、美國杰普軟件公司、浙江嘉興IBM華點軟件等。并且正積極與江西省高校軟件科學技術中心、江西省高性能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文思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清華同方北京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交流溝通商談合作事宜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結束語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計算機實踐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的教育與教學模式,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時代需要人才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從學校和企業合作實施實踐教學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馮理政、夏建國,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11:68-69.
[2]俞莉瑩、胡新華,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組織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8,(21):37-39.
[3]黃益平,高職教育校企合作芻議[J].計算機教育,2008,(2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