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傳統和諧思想現代價值四維之思

2009-07-15 09:54:02劉冠文杜廣強
經濟師 2009年6期
關鍵詞:現代價值傳統文化

劉冠文 杜廣強

摘 要:和諧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儒家、道家、墨家、佛家等主要思想學派以及近代思想家從多層次、多方面對和諧思想進行了深刻闡發,尤以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和諧以及人自身和諧的思想,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傳統文化 和諧思想 現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B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6-027-03

和諧思想貫穿于中國傳統各家各派思想之中。儒家、道家、墨家和佛家等家都對和諧思想有所闡釋。雖然各有側重,但都認為,和諧思想是在不否認事物各要素相互之間差異和分歧的基礎上,保持求同存異的關系。和諧思想具有多方面的表現和深刻的內涵,集中表現于四個維度,即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以及人自身和諧。中國傳統文化在這些方面均有獨到的認識,包含著深刻的和諧思想,蘊含了多方面、多層次的現代價值。

一、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生態意蘊,為處理現代人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了思維范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諧思想首先表現于“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就人與自然關系而言,“天人合一”意指生態倫理思想上的“天”與“人”的關系。在這種意義上,“天”指的是自然界,“人”即人類自身,“天人合一”是指自然界與人類有著統一或協調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是統一整體,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主張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價值。

“天人合一”這個思想雖然起源很早,但這個概念首次出現于宋代思想家張載的《正蒙·乾稱》,他在文中指出:“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進而主張“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意即民眾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宇宙萬物都是我的親密朋友,人與天地萬物有統一而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儒家早期思想家雖沒有直接提及這個概念,但其很多學說都蘊涵了這一思想,如“天地生萬物”,“仁民愛物”、“物我相親”的觀點就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辯證關系,認為天地人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儒家思想在強調自然對人類影響的同時,人類也可以利用自然、影響自然。孔子提出了“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的論點,主張只用魚竿釣魚,不用大掛網攔河捕魚,并反對射獵夜宿之鳥。 充分反映了古人合理利用自然,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儒家不僅強調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而且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觀點,提倡尊重生命價值,兼愛宇宙萬物。{1}

道家主張自然主義思想,主張回歸自然,不脫離自然,與自然和諧為一。道家創始人老子提出了“人法自然”的思想,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思想和行為與自然相一致、相協調,不能違背自然,更不能破壞自然的和諧。莊子提出“萬物與我為一”、“天與人不相勝”的“天人合一”觀念。認為天和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可以突破自我的局限與自然感通,達到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和諧程度。道家思想關于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是人與自然的統一,是人對自然的順從,強調了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追求“天人和諧”的思想。由此可見,中國“天人合一”思想明確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其一部分,人的生命與萬物的生命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亦如美國學者巴巴拉·沃德所言:“在人類的任何一個歷程中,我們都屬于一個單一的體系,這個體系靠單一的能量提供生命的活動。這個體系在各種變化的形式中表現出根本的統一性,人類的生存有賴于整個體系的平衡和健全。”{2}

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當前和諧社會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注重整體和諧思維,從事物發展的全面性出發來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天人合一”本身并不簡單等同于人與自然的和諧,但卻內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思想。為現代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思維范式,對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價值。

就中國目前而言,出現了大量的生態問題,污染嚴重,環境惡化,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雖然以犧牲資源環境作為代價,可能在短期能夠創造一些財富,但實則是存在很大的隱患。因此要借鑒傳統的生態倫理觀,在認識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上,應該拋棄過去那種盲目地開采、濫用自然資源的發展觀,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加強生態道德建設。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必須摒棄那種將人與自然絕對對立起來的思維模式,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辯證思維,正確處理好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強調人類應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以和善、友愛的態度對待自然萬物,反對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對片面地利用自然和過度地開發自然。在對待自然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問題上,應合理使用,永續發展。治理和保護生態環境,并培育優美的生態環境,與自然界建立一種和諧相處、同步發展的關系,達到“天人和諧”的目標。

二、中國傳統“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為整合現代人與社會的關系提供了價值取向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個人與社會是內在統一的,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馬克思曾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棲息在世界以外的東西。人就是人的世界,人就是國家、社會。”{3}意即個人與社會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社會的運行與前進也離不開個人。因而,保持個人與社會的和諧,既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保證,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在古今中外,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不懈追求的理想社會。在不同的生產力水平和物質條件下,人們對理想社會模式的構想也不盡相同,但其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即“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是中國古人所憧憬的一種理想的和諧社會狀態,是古人構筑的沒有階級、沒有等級制序、沒有壓迫的理想國。儒家提出了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旨在維護社會秩序、實現社會和諧的道德準則,提出了建設“大同社會”的遠景理想。儒家主流思想主張人性善,因此要求通過道德修養來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社會成為一個和諧的理想社會。“禮之用,和為貴。”孔子認為禮的作用,是用來調節人與群體關系的,其重點在于群己和諧。孔子還主張“均無貧,和無寡,安無頃。”認為只有“均貧富”才能使社會和諧穩定,政權鞏固。儒家經典《禮記·禮運》構筑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禮運》中描述了一個重誠實、講仁愛、求友善、修和睦的“大同社會”的藍圖。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為所著的《大同書》,則提出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這些皆反映了儒家追求和諧的社會理想。道家以“小國寡民”為夢想,主張無欲、無為、無爭。彼此和諧相處,寬大為懷,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和諧社會藍圖。莊子在老子“小國寡民”的基礎上,提出了“至德之世”的社會理想。莊子認為,“至德之世”的理想社會是“山無蹊隧,澤無舟梁”,大自然處于原始狀態,人人“織而衣,耕而食”,人人勞動,人人得溫飽。墨家的和諧社會理想,是以“愛無差等”為理想,倡導兼愛非攻、尚同尚賢。《墨子·天志中》提出“刑政治,萬民和,國家富,財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飽食,便寧無憂。”主張“兼愛”天下,廢除一切等級親疏關系,才能建設絕對平等的社會。

以上所述的“大同社會”理想,產生于封建小農經濟社會,是古人對殘酷的現實社會批判與抗議的理想產物,與現實存在著巨大差距,實際上是難以實現的,但它卻反映了人們對和諧富足的“大同社會”的夢想和追求,對今天構建和諧社會,調解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有著重要的精神文化價值。

當今和諧社會追求安定有序、充滿活力,其實質在于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隨著現代化建設的進展和改革開放的日漸深入,經濟利益多元化,已成為現實。社會貧富差距程度的拉大,出現了一批處于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這不僅不利于社會的穩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活力。從一定意義上看,公平正義構成個體與社會間關系的核心價值,如何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則是保持人與社會和諧的關鍵。中國傳統文化“大同社會”理想關于人與社會和諧的思想,主旨即是在“以民為本”的基礎上形成“公平正義”的社會結構與體制。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社會和諧的前提是實現社會利益和諧,儒家“均貧富”思想倡導的人與社會的和諧有助于妥善處理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利益,引導群體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維護社會團結。道家主張“無為”的思想,以及墨子“兼愛”天下等思想,都強調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反對社會利益兩極分化現象。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旨在實現人與社會和諧的社會倫理思想,把構建和諧的人與社會關系、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作為社會協調的價值尺度。

三、中國傳統“以和為貴”的處世精神,為協調現代人與人的關系提供了倫理規范

人際和諧既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也是實現其他一切關系和諧的紐帶。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的和諧發展就必須借助于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上,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以和為貴”的精神,提倡寬和處世,與人協調,創造“人和”的人際環境。

儒家主張“愛人”,即由愛親人擴展至愛一切同類。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仁、義、禮、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實現“人和”的思想,并把“人和”思想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個準則,主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提倡寬厚處世,協和人我,追求人際間的和諧。孔子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友善,雖然人我之間可以不同,但要以和處世。孔子的學生有子則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強調禮制與人際和諧之間的內在聯系。而孟子主張,人們之間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提倡相互幫助。

道家和諧思想提出人際交往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寬和處世,即寬容、尊重、尚和的友愛精神。寬容與尊重是中國人際交往的美德。老子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六十六章)倡導“知足”和“不爭之德”,以寬容平和的心態待人處事。民間有許多俗語也肯定這種原則:退一步,海闊天空;小事不讓人,大事難做成。中國人在與人意見不一致時,提倡尊重,并在一定空間內寬容,這也是一種非常策略和善良的尚和原則。

墨子提出:“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墨子·兼愛中》)意指一切禍亂都源自人與人之間的不相愛,“不相愛”歸根結底是一種單純的“利己觀”。為解決這一問題,墨子提出了解決方案,即“兼相愛、交相利”思想。墨子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應相互理解,相互關愛,而唯以“兼相愛,交相利”為道德準則,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方能營造出和諧的社會氛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交往會愈加頻繁,人際關系也更加重要,要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就必須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然而,在現代社會,伴隨著人們個性化意識的覺醒和對物質利益的過度追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顯現出冷漠和淡化的境況。人際關系的冷漠、甚至某種程度的緊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個人的全面發展,破壞了人自身存在的人際交往生態,破壞了社會的和諧。傳統和諧思想重視建立融通的人際交往及和諧的人際關系,提倡“以和為貴”、寬和處世等和諧友愛精神。這對于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形成良性互動的和諧人際關系、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非常有益。

現代社會隨著社會階層的分化,各種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矛盾擴大化,一些人把個人主義、極端利己主義作為價值導向。在此不良價值觀指引下,為一己私利,做傷天害理之事比比皆是,誠信缺失、道德失范等各種不良現象層出不窮。個人主義價值觀片面發展必然導致利己主義,而極端利己主義是當前社會利益沖突的最根本的思想根源,也是威脅和諧社會建設的最根本的思想根源。{4}因而需要發揮思想文化、道德規范等的作用來溝通人們的情感、調解人們的行為、整合社會關系。尤以傳統“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道德精神為指導,倡導以集體主義等為核心的價值觀,抵制利己主義思想。

在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方法上,要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使崇尚和諧、維護和諧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培育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處事準則,在處理利益關系和各種矛盾時,應當互諒互讓、友好協商,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

四、中國傳統“正心修身”的精神境界,為培育現代人與自身的關系提供了理想導向

在人與自身的關系的問題上,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身心健康,而每個人的身心健康、和諧,則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和目標。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個人的修養,認為“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綜合體現。傳統和諧思想主張人之身心和諧,修身養心,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正確處理物與欲的關系。注重“正心修身”的精神境界在中國的傳統倫理思想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儒家一直強調要通過正心、誠意、修身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大學》)是以“正心”達到“修身”的境界,從而達到身心和諧。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精神生活,特別是在于人有道德。孔子提出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道德準則,把培養具有高尚道德、完善人格的人作為根本,認為這是社會穩定和諧的根基。可以看出,儒家和諧社會的理想是建立在個人道德與人格修養提高的基礎之上,它通過提高個人自身的道德與人格修養來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從而使社會成為一個和諧的理想社會。

道家思想強調身心的統一和諧,包括人的內心以及人的思想與行為表現的和諧。老子哲學中所提出的主靜說和莊子所提出的超脫說,這些思想都可以用來有效地調節人的身心和諧。“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二章)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倫理精神。道家的養生觀是建立在少私寡欲的基礎上,并以淡泊名利為基本特征。老子反對縱欲,也反對禁欲,主張“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老子》六十四章)主張保持和發揚人原有的素樸的自然本性,提倡返樸歸真、敦厚樸實,反對浮華輕薄。認識到貪欲多私是罪惡的根源,亦是身心不和諧的根源。

佛家的“因緣和合”、“中道圓融”的和諧觀,雖然都談到了天人、人際關系,但更側重于身心和諧。在身心關系上,佛教提出了“心凈則佛土凈”(《華嚴經》),認為只有內心的平和清凈,才有外在的和諧安寧。佛教還提出了著名的“六和敬”思想,即“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華嚴經》)。現代佛教則提出了“心靈環保”,以心靈清凈來促進自然的清凈。佛教主要是從凈心修性出發,以心靈和諧來促進世界和諧。

以“正心修身”為精神境界的傳統身心和諧思想對現代人的心志調節、培育社會主體的理想人格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當代社會,由于市場經濟過度膨脹,利益原則逐漸成為主導,人們無所顧忌地索求,失去了“修己”與“內省”精神,導致個人欲望膨脹,人格異化,心理失衡。因而,超越自我的束縛,正確處理義與利、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關系,培養現代人的高尚人格,提高精神修養,是造就現代人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傳統倫理思想重視人的身心和諧發展,強調通過“修己”與“內省”而化除私欲,以義利統一作為修身的基本原則,以道德自律作為修身的基本途徑,使人生脫離物欲滿足的低級趣味而進入理想人格追求。以修身養心,實現道德自律和內在超越,從而達到身正心和。

實現人與自身的和諧,關鍵在于解決人心理和諧的問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5}這一論斷強調和諧社會不僅是指社會生活秩序或狀態的和諧、安定,也包括社會成員心理的健康、和諧。保持心理和諧,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是充分發揮個人潛力的重要條件,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和諧的心理狀態,對于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形成人人促進和諧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對人與人和諧而言,心理和諧的人在人際交往中,能夠平和待人、誠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能夠在幫助他人、嘗試付出的過程中增強自我價值感,增強社會凝聚力,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對人與社會和諧而言,擁有和諧心理的個體,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以包容的心態面對新生事物,以積極的姿態緊跟時代步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形成與該社會文化相適應的人格,自覺遵守社會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樹立和實踐正確的榮辱觀和是非觀,努力推動社會有序發展。對人與自然和諧而言,心理和諧的個體,能夠善待與人類共同存在的生物和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尊重和認同其他生物乃至環境的價值,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對造化懷有敬畏之心,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發展。

上述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無疑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當然,由于傳統倫理思想的歷史局限,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封建性的因素,現代社會在吸收這方面思想時,應當進行現代轉換,使其融入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現代價值觀。這對維護生態平衡、實施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健全個體的身心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現實價值。

注釋:

{1}朱貽庭.儒家文化與和諧社會[M].學林出版社,2005

{2}[美]巴巴拉·沃德.只有一個地球[M].石油工業出版社,1981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張小平,張建云.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M].人民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光明日報,2006.10.19(2)

(作者單位:大連交通大學人文社科學院 遼寧大連 116028)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現代價值傳統文化
論蔡元培的科學教育思想及現代價值
中國傳統道德的現代價值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15:36
馮庸大學的教育禮儀及其現代價值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6:43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8:14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當代價值
人民論壇(2016年26期)2016-10-12 17:38: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91在线|日本|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伊人中文网|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夜夜拍夜夜爽|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av在线无码浏览| 伊人色天堂| 久久人体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 色色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色亚洲| 欧美一级在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亚洲性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操国产美女| 五月天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青青草91视频| 亚洲第一区在线|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国产99精品久久|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免费毛片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自在线播放| www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后式a一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青青久视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播五月综合|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