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花 沈 婕
【摘要】 藥理學是藥學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可根據崗位定位,使藥理學教學更突出實用性,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善教師知識結構、更新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充分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更好地為社會提供高素質藥學專業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改革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科學,是藥學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藥理學教學內容豐富,理論性強,涉及面廣,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被普遍認為是一門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課程。如何提高藥理學教學的實效性、實用性,盡快地調動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質量,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是每一位藥理學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和積極探索的課題。近年來我們致力于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改革,探討藥理學教學,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根據學生對藥學專業相關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社會用人單位對藥學專業人才的要求以及藥學專業的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藥理學改革,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又好又快地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藥學專業應用型人才。
1 努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基本上沿襲傳統的教育模式,學生普遍反映藥理學枯燥無味,難學、難記,即使花了很大功夫學習,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沒有專業特色,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無法適應將來的藥學工作需要。根據藥學專業的就業取向,突出專業特色,努力增強藥理學課堂中的興趣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除了抓好藥理學基礎教學外,講授的內容盡可能結合藥學就業崗位實際需要,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讓學生到藥店、網絡了解解熱鎮痛藥的一些復方制劑、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概念及非處方藥專有標識等,用形象生動的例子解釋難以理解的問題,用生動有趣的藥學故事開闊學生的視野,如青霉素被發現的故事、胰島素成功合成對人類的貢獻等,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用精彩的開場白和簡短的結束語,起到振奮精神和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還要注意收集和補充醫藥新信息、新知識,并在相關章節的教學中進行介紹,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2 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藥理學教師必須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背景。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基礎醫學知識,而且還要熟悉臨床醫學,了解相關的藥學知識,適當插入藥物相關知識。教師應有職業敏感性,經常到醫院、藥店進行調查,了解用藥動態,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還可將《藥品管理法》、《特殊藥品管理辦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辦法》、《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等相關的藥事法規內容滲透到藥理學教學中,更好地保證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只有這樣才能對重點、難點內容做到了如指掌、胸有成竹,才能自信地走上講臺,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教學雙方處于互相信任、配合與支持的心理狀態,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員對學好藥理學課程產生信心,也只有這樣才具有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
藥理學教師應經常與臨床保持接觸,應具備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地搜尋和關注藥理學領域最新發展方向及動態,緊密聯系臨床實際,適當補充老藥新用知識,及時補充介紹新藥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和拓展學生的藥理學知識面。把科研前沿知識、新進展在教學中傳授給學生,不僅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激發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同時,教師也感到有更多科研成果的積累,在教學時會覺得素材取之不盡,學生的反應更為熱烈,思想更為活躍,教學更為得心應手。
作為一名藥理學教師應該具備醫學、藥學、臨床實踐經驗這三方面的背景知識。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大學教學不是簡單地把已有或固化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更要強調科學態度的培養,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應根據所傳遞知識的性質和學生的特點將有關知識加以提煉并轉化為教學內容,以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掌握,促進學生發展。要盛滿一桶水絕非易事,這是教師知識水平、科研能力、教學藝術等綜合提高的過程。藥理學教學應該與時俱進,不斷豐富。
3 根據專業崗位定位,更新教學內容
有些藥作為傳統藥或代表藥,要花大量時間去講這些內容,醫院、藥店很少有,而書上沒有的藥,藥店、醫院很多,所以教學內容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對教材進行適當處理、補充和完善。在制訂藥理學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時,可根據藥學專業畢業生主渠道,對教學內容做適當調整。目前學生就業主渠道主要是藥品營銷工作(醫藥公司、社會藥店),而這些企業銷售的主要是OTC類藥物(非處方藥),如維生素與礦物質、感冒用藥、消化系統用藥、呼吸系統用藥、利膽藥和肝病輔助藥等。藥理學教學不重視這類藥物的學習,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生就業崗位上很少接觸到的一些處方藥物上,例如傳出神經系統藥、鎮靜催眠藥、鎮痛藥、抗精神病藥、抗心律失常藥、抗心力衰竭藥等,學生在藥品零售崗位不可能接觸到這些藥物。前兩類分別是精神藥品和麻醉藥品,藥品零售企業無權經營;后兩類藥需在醫院醫護人員監護下才可應用。而對于接觸最多的OTC類藥,所學有限,難以滿足指導顧客購藥和用藥的需要,往往不能令顧客滿意。抗感冒藥、抗潰瘍病藥、止咳藥、健胃消食藥多為一些復方制劑,而教學多不講復方制劑,只分散地在各個章節介紹單一的藥物知識,缺乏連貫性、針對性。因此加強OTC類藥物及復方制劑的學習,才能增強指導合理用藥能力。
藥品超市是藥理學教學最佳的第二課堂,經常到藥品超市有目的逛逛,哪些藥教材上有、哪些藥教材上沒有,了解藥物新劑型、新品種,并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做某類藥的市場調查,如抗感冒藥的市場調查分析。也可以上網絡查閱有關資料,擴大知識面,養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習慣,例如查閱抗高血壓藥的最新進展。
我們還將藥理學教學與職業資格證考試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極大地豐富了的教學內容。
綜上所述,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應根據崗位需要學習有關知識,突出應用能力培養,走出課堂,擺脫教材束縛,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性藥學人才。
參 考 文 獻
[1] 姚文兵,徐曉媛,周儉慰,等.藥學高等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4:1-2.
[2] 李樂.提高藥學專業藥理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體會.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7,9(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