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琳
摘 要:隨著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管理難度加大,雖然各高校在大學生行政班級都配備了班主任,也有明確的班主任責任制度,但許多高校班主任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誤區。高校班主任工作重點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大學階段是實現全方位育人,培養有用人才的關鍵階段,而班主任就是這個關鍵階段的引路人,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對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班主任
1 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特點
高校班主任工作的主體是大學生。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方面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民主意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極端個人主義與享樂主義,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缺失理想信念,自我約束能力差,導致了一些不良行為在大學的蔓延。高校班主任是班級學生最直接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承擔著班級學生的管理、組織、教育的重任。因此,全面了解班主任工作的特點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
高校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高校班主任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扮演著大學生品德形成的引導者、人生價值確立的影響者、生活選擇的參謀者、心理發展的疏導者、職業規劃的指導者、就業實踐的組織者等諸多角色。大學生的班主任用自己的博識、信念、愛心、熱心和責任心指導并影響著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師益友。
高校班主任的地位不顯但非常重要高校班主任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是課堂教學與學生管理的有效補充。高校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就是把自己和任課教師的育人影響力進行整合,形成合力,進而培育班集體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高校班主任不僅要關注班集體學生的一般發展需要,而且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特點,對學生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
高校班主任工作的關鍵是處理好各種關系高校班主任作為家長、學生與學校聯系的橋梁,作為溝通各種教育力量的紐帶,要協調好學校與學生之間、學院與學生之間、家長與學校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班集體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及時有效處理好矛盾發生時、利益沖突時和危機出現時的特別關系。排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的困難,聆聽學生的委屈,化解學生之間存在的矛盾,平衡學生之間的利益關系,維護校園的穩定和諧,與學校一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高校班主任是學校與學生間的信息大使高校班主任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的直接執行者,要及時、全面、有效地將學校、學院的有關規定、通知、要求,尤其是涉及到學生利益的信息及時、準確、快速地傳達給學生。同時,要將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學生的有關意見及時反饋給學院和學校有關部門,保持學院、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信息暢通。
2 班主任的工作職責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大學階段是學生心理發展最關鍵的時期,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而且要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當代大學生很少受到挫折,一旦有一點不順利,都是他們走上絕路的理由。因此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對班主任工作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應該被所有班主任引起高度重視。
幫助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學生的心理咨詢師。現代大學生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普遍具有不善于人際交往,缺乏協作能力和受挫折能力等個性特點,面對競爭壓力,常焦慮不安,無所適從。班主任應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思想障礙,并針對實際情況,對學生分別進行教育,才能有計劃地增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還有部分學生在長時間處于虛擬世界以后,往往使現實中地溝通能力大大減弱。久而久之,高校學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數急劇增加。而心理問題研究和治療水平的相對滯后,又大大的加劇了這一矛盾。因此,班主任必須從心理上與學生取得溝通,經常進行心理咨詢,適當時還可增加心理訓練,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強其溝通能力。另外,本身心理不過關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傷害很大,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常常出現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品德問題對待,班主任確實費了不少精力,但教育效果不佳。一些學生無法適應高校教學、考試和管理,抑郁、自卑、封閉、挫敗感、人際關系惡化,甚至自暴自棄等情況發生頻率高,只好退學,結果造成不必要的生源流失。有些學生在學校找不到歸屬感,就與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沆瀣一氣。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首先必須了解一定的心理知識,積極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心理培訓。
加強班級管理,做好教學管理部門的基層工作。高校作為學生從學習到工作的轉折點,班級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學校作為一個單位要正常運作,班級作為一個集體要正常運作,必然要求作為學校成員的班級和作為班級成員的學生遵守一定的規章制度,并按照一定的秩序進行活動。這就要求班主任通過班級管理使學生有所為有所不為。作為班主任,首先對所帶的班級的專業要有所了解。雖然大多數班主任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與所帶班級的專業很難有一致的巧合。但要能更好地與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學生很好溝通,起到管理和組織作用,了解本班學生所學的課程體系,知識框架,是很有必要的。班主任的另一職責就是配合學校教務處完成基層教學督導工作。班主任要加強與任課教師的聯系,密切關注教學動態,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反饋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學校和班級得以井然有序地運作,也就為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健康地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合理選擇職業。隨著社會用人制度的轉變,由原來的就業終身制轉變為就業合同制,高校必須對學生進行及時而適當的職業與就業指導。為此,班主任應直接肩負起學生的職業與就業指導。職業指導是教師根據國家利益和社會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的職業定向,職業選擇和職業準備等施加影響,為學生畢業后得到合理就業奠定基礎的過程。班主任要教育學生認識到職業無貴賤之分,只是社會分工不同,激發他們擇業的自覺性、自主性和職業愿望,引導學生確定今后就業的方向;并樹立風險意識、競爭意識和艱苦創業意識。
3 新時期做好大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見解
建立高素質的班干部隊伍。一個班級能否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班干部非常重要。一個班要管好,學生要發展好,班長發揮著較大的作用。班主任對學生干部,尤其是班長要重點培養、扶持,為他的脫穎而出創造良好外部條件。要通過委任、競選、自薦等各種渠道把那些表現突出、愿為學生服務、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選任為班級干部。在實際管理中,要充分發揮以班長、團支書的模范帶頭作用和自主管理作用。建立以班長負責制的健全的學生自我管理機制,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自覺意識和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發揮個體特長。
樹立良好的班風。班風又稱作班級氣氛,它是指在班級所有成員的交往中產生的一種共同的心理傾向。班級是一個集體,學生要在這個集體里學習、生活和成長,在全體班級成員中要形成“班興我榮、班差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優良班風,使全體成員能夠投入到爭先創優、愛班好學的潮流中去,從而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溝通交流,走進學生內心深處。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努力挖掘學生優點,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逐漸走進學生內心深處。隨著通訊方式的先進化,可以采用打電話、發短信、QQ聊天等形式。通過一些書面的溝通,學生更容易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更容易從心底里親近班主任,從而實現更理想的溝通效果。
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是促進學生積極向上的催化劑。教師愛學生是人類最高情感的結晶。班主任要熱愛每一位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做到關心愛護和嚴格管理相結合。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適時地加以引導。要經常找學生談心,詢問他們的家庭、學習和生活情況,積極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參考文獻
[1]潘玉駒.論高校學生工作的理念創新[J].高等農業教育,2006(12).
[2]任婷,文銘.淺議搞好學生工作的幾點思路[J].教育現代化,2O06(4).
[3]朱麗,李輝.高校專職輔導員規模擴大的利弊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