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玫
摘 要: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全社會關心的大事。重慶市高職生職業素質如何?重慶市各類企業對大學生有什么樣的需求?通過詳實的調查,文章得出一些具體的結論。
關鍵詞:高職生就業 職業素質 企業需求 現狀 差異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7-133-03
我國就業本身面臨新增就業壓力,轉移就業壓力,再就業壓力等三大壓力,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大量失業人員的增加,使原本嚴峻的就業形勢,變得更加的緊張和激烈。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高職生就業矛盾就更加突出。隨著高校擴招步伐的加快,高校每年畢業生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01年115萬到2008年550萬。而從2002至2008年大學生的就業率維持在70%∽80%之間。按此推算2009年大學生需要就業的人數應該在700萬左右。重慶市高職生職業素質現狀如何?如何培養高職生職業素質、心理素質、提升高職生的就業能力?企業對高職人才有何種需求?企業對高職人才有什么具體的要求?這些都是保障高職生在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最終獲得一份較為滿意的工作,所需解決的問題。
為深入、細致地了解重慶市高職生的職業素質和現狀,通過調查訪問、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了重慶市多所高職院校較為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為了具體了解不同單位,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真實需要,分別走訪了國營企業、獨資企業、合資企業、民營企業、重慶市人才交流中心、勞動局、重慶大學城微電園管理中心等相關單位,更為具體地掌握了各種不同企業的用人標準和要求。根據調查資料,對重慶市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現狀與企業需求差異進行理性的分析,期望能對更好地解決重慶市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問題提供幫助,為相關部門和領導制定方針、政策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一、重慶市高職生職業素質及用人單位需求情況的調查
結合課題組研究的問題設計了“高職生就業相關問題調查表”、“企業高職生需求、使用調查表”。共發出調查表4000份,收回有效調查表3816份,有效回收率為95.4%調查結果歸納、統計如下表。
二、高職生職業素質存在的主要問題
2008年西永微電園惠普公司招聘員工,在重慶開出試用期3000元的月薪,惠普公司預計招錄700人,當年能滿足惠普公司招聘條件相關專業畢業的大學生5000多名,惠普公司原以為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一定有很多大學畢業生會參加應聘,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報名的學生僅僅只有1500多人,第一次考試(按微電園相關領導的話講,其考試內容簡單到凡是在大學里聽過課,自己完成作業的學生均能作出的題)及面試就淘汰700多人。其中有近50%的學生,面對招聘方,手足無措、語無倫次,連自己的基本信息都表達不清楚,就更不要說專業知識了,讓人無法相信他們是怎樣畢業的,想不通他們在大學里究竟在學什么?第二次面試,要求用英語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結果一下子淘汰近500人。招聘方很不理解,大學生們一邊表達自己很渴望獲得這份工作,一方面卻不做一點準備,英語四級考試都合格的大學畢業生,竟然不能用英語自我介紹,就算真的忘了,至少態度上要端正,行動上要準備吧。他們感嘆重慶的大學畢業生各方面素質比沿海發達城市要差很多,他們擔心剩下的200多人經過專業培訓能真正留下多少人。
一個人職業素質的高低與其一生的成就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F代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生活日新月異,職業領域不斷擴大,職場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職業素質教育顯得尤其重要。職業素質:簡單講是指滿足職業生涯需要的一種特定素質。嚴格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下,通過學習、實踐、培訓、修煉、提高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問、集體座談,發現,重慶市高職生職業素質普遍存在下面幾方面的問題。

1.職業意識淡漠。職業意識是指從業者在學習和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某種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思想和觀念。調查顯示:高職生中,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職業道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信念、職業發展等一系列問題80%以上的同學幾乎沒有思考過,大部分同學基本的想法是:走一步、看一步,干什么工作無所謂,只要有“錢”途就行,至于其他的想了也是空想,還不如不想。學生們多數流露出不滿足做一份基礎的工作,他們似乎都有遠大的志向,都不愿甘于寂寞,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50%左右同學,基本處于一種眼高手低、空想、幻想的狀態。
2.缺乏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指從業者對未來所從事的工作類型、性質、崗位以及事業上獲得成功的渴望和追求。調查顯示:高職生中,48.8%的同學最關心的是工資收入,僅有8.3%的同學關注自己未來的發展。職業理想必須建立在熱愛的基礎上,但目前同學們的心理普遍處于一種無奈的狀態,對未來,他們不是不想關心,而是覺得自己沒有這種能力去關心,“計劃沒有變化快……”,“說不定什么時候飯碗就丟了……”,由于不自信,他們認定自己的未來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自己只有被動地接受選擇。想做點什么,但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差了,學歷不如本科畢業生,動手能力在某些方面可能還不如技校畢業生,又不知現在該怎么辦,因此,他們現在不敢奢談未來。
3.職業道德認識膚淺。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特定的工作中必須遵循的特定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調查顯示:高職生中,對所學專業未來從事職業的職業道德幾乎不了解,即使有的同學知道一點點,也只是停留在膚淺的表面,很少有同學去思考,作為一個從業者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職業道德。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們也面臨誠信的挑戰,許多同學誤以為誠實、守信就是“笨、傻”的代名詞,在他們看來,沒有什么清規戒律是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是用來約束別人的,對別人沒有職業道德他們可以痛恨、憤怒,但對自己而言,職業道德就形同虛設,可有可無。
4.職業能力較弱。職業能力是指從事某種職業活動并影響該職業活動效率的個人所具備的各種能力。通常包括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兩個部分。調查顯示:高職生中,專業知識基礎差、專業技能缺乏、沒有相應的資格證書、專業拓展面窄,學習能力弱、外語能力低、計算機能力不足、信息意識弱、不善交際、缺乏團隊精神、不具備創新能力的同學比比皆是,占學生總數的比例較大。
高職生普遍以各種借口,為自己的不努力學習尋找借口。學校條件差,硬件設施不好,不能提供學習專業知識的場地及設施;學校老師水平低,開設課程不合理,學過的還在講,想學的又沒有;所學專業是父母、老師、招生調劑的,自己不喜歡,因此沒有興趣,所以不想學;自己基礎太差,上課老師講的根本聽不懂,沒有辦法學……??傊?大學生們可以找出許多不好好學習的理由,就唯獨沒有想過必須好好學習也有一萬個理由。
5.職業心理素質不良。職業心理素質是指從業者順利完成其所從事的職業所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調查顯示:高職生中,普遍缺乏自信心,且耐挫力差、缺乏進取心,沒有頑強的意志力和毅力,缺乏自我控制力和適應力。高職生高考受挫,本身心理上就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們普遍認為自己是學習的失敗者,心理不自信,對自己不自信,對學習不自信,對未來不自信。在行為上體現為,對與學習相關的都沒有興趣。他們希望在別的方面嶄露頭角,因此對其他活動表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強烈興趣,他們想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得到別人的認可。
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通過與協助西永微電園惠普公司招聘方相關負責人士的交流,與市人才交流中心相關負責人的對話,結合對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的走訪,調查顯示,各類企業對人才需求基本是一致的。用他們的話講,對招聘的大學生并沒有什么苛刻的要求,學生素質就這樣了,也不敢有太高的要求。但他們一致堅持“有德有才必定重用,有德無才可以錄用,無德有才一般不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的用人原則。企業更看重大學生們的德行,更在乎他們的綜合素質。他們希望大學生們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有愛心,會關心他人;有集體榮譽感;工作中能夠團結協作,能夠與人共處;誠實守信,說實話,辦實事,講實效;講文明,懂禮貌,有修養;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熱愛自己的工作,樂業、勤業、敬業,要甘于奉獻。他們要求大學生們能擺正心態,能為自己準確定位,確認自己是生產一線的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他們要求大學生們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在一線師傅的指導下,盡快彌補實際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縮短在生產線上頂崗工作的時間,降低工廠的培訓成本,盡快為企業創造效益;青年人青春飛揚,就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大學生應該多才多藝、興趣廣泛,他們的加入,應該為企業帶來勃勃生機,成為發揚、鑄就企業文化的生力軍;大學生們應該具備強烈的敬業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大學生要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和文化修養,要能吃苦耐勞;能與工人師傅們打成一片,能融入班組、車間、工廠的環境中,與其他同事一道,協同工作。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聽話,做事,出活”。也即是說,對正確的批評、意見、建議要接受,要服從管理;眼里要有活,要積極進取,努力學習,專研業務,要盡快適應工作,要能做事,頂崗工作;熟悉工作后,要盡快地成為一個合格的一線工人,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或熟練從事本職工作、獨擋一面,為企業創造效益。
了解了重慶市高職生目前的職業素質現在及各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對進一步有針對性的開展高職生的職業素質教育提供了依據。作為項目研究的后續內容,將對如何保障高職生的就業,相應的對策和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
1.胡家秀,管平.優化頂崗實習機制,培養學生職業素質.中國職業技術教育[M]第298期
2.楊哲.影響高職生就業的因素調研.中國職業技術教育[M],第295期
(作者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重慶 401331)
(責編: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