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
摘要:學生對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但是興趣的產生和強化都離不開我們教師的培養和激發。只有牢牢把握抓好入門教學、課堂上積極創設英語情景、啟發學生善于觀察和總結這三個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金鑰匙”,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才會真正被培養和激發出來。
關鍵詞:入門教學 情境教學 啟發教育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學生對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但是興趣的產生和強化都離不開我們教師的培養和激發,那么,在教學中如何
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多年來,我在這方面的摸索如下:
一、抓好入門教學是開展興趣教學的關鍵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每屆初一我都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講,不恥下問;認真模仿,并養成整潔規范的書寫習慣。無論板書還是作業、試卷的批改,我都嚴格要求自己規范地書寫,爭當學生的楷模。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先后舉行“初一英語書法競賽”和“英文朗讀比賽”,請學生當評委,并把比賽結果及獲獎作品張貼于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供全體師生觀展,樹立典型,從而激發學生愛學英語的
熱情。
二、課堂上積極創設英語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任何人的學習活動總是從特定的背景中走出來進入學習狀態的。這個背景就是學習者和周圍的環境、人群之間的關系。初中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影響他們進入學習狀態的因素更是多種多樣。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創設語境,吸引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保證他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昂揚、奮發、進取的心理狀態。主要做法是:
1. 堅持課前2分鐘用英語提問值日生制度,使學生牢固掌握每一課的Everyday Sentences。
2. 課堂教學中用英語授課,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的語境之中。利用實際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擬交際情景、多媒體教具創設情景等形式,幫助學生聽懂英語,進而理解枯燥的單詞、乏味的句型。
3. 課堂答問,師生用英語作簡單對話。
4. 遇到有內容情節的課文,組織學生扮演角色,說一說,演一演。
5. 每節課尾留出5分鐘,讓學生用英語練“說”。其內容是新學過的知識,或看圖說話,或自由會話或敘述某事某物。
三、啟發學生善于觀察和總結,力求使學生親自發現興趣
1. 教單詞學諺語。單詞如果不融會于句子當中是很難記牢其含義的,為了便于識記,我教單詞時,都力爭用最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言語或詞組幫助學生理解、識記這個單詞,效果非常好,很受學生歡迎。如在教failure時,結合以前學過的success,教學生“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敗是成功之母。)講授nothing的用法時,讓學生記住“Nothing is difficult to the man who will try.”(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個蘋果,醫生遠離我。)“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等等。學習dog時,我又告訴學生,含有dog的詞組或諺語也不少,而且很有趣。如“a lucky dog”(幸運兒),“hot dog”(熱狗),“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并盡可能用最簡單的英語略作解釋,讓學生明白、吸收。
2. 誘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并啟發學生解決問題,增長知識。在學習colour(顏色)時,許多學生都發現外國人慣用顏色來做姓。我首先表揚了這些同學善于觀察、總結,并告訴他們“black tea”(紅茶),“green tea”(綠茶),“black coffee”(咖啡),“a blue / white-collar worker”(藍/白領工人)等等。這些知識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在講授動詞時態時,我通過中英文對比,誘導學生去找出異同,讓學生懂得時態的含義,知道動詞有人稱和數、時間上的區別,而這些區別是中文所沒有的,以后每學一個動詞都應抓住它的這幾種變化作為學習的重點。
3. 鼓勵學生尋找并掌握我們身邊的英語,深化所學內容。改革開放給人們吹來了不少“洋”味,廣告、商品、游樂場所、酒店、旅游勝地、電視廣播媒體等等,對我們的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總是鼓勵學生去搜索這方面的材料,并聯系所學的知識,去深化吸收。例如有個學生問“洗發水廣告中說了句‘頭皮?No way!是什么意思?”又有學生問“‘日日食白箭,Keep fit你的臉是什么意思?”面對這些問題,我一般都不立即作答,而是引導學生練習所學的知識,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加以補充。學生對自己發現的英語知識都十分感興趣,更愛英語這門學科了。我因勢利導教育學生,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一定要學好英語,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
隨著內容的加深,詞匯量的增多,教會學生向遺忘做斗爭是十分必要的,我向學生講明遺忘的規律,并根據它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規律合理地分配時間,以提防學生學法不當,失去信心,從而失去學好英語的決心。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2] 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
[3] 孫長順,《韓忠亮英語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