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開
摘要:本文旨在引導初一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會學習。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三個方面對學習方法進行了探討:讓興趣成為閱讀教學的“動力”;把朗讀當作閱讀教學的基礎;把質疑當作閱讀教學的“敲門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收獲閱讀的累累碩果。
關鍵詞:學習方法 興趣 朗讀 質疑
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達到上述目的,作為教師就要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多年的語文教學使我總結了如下的閱讀教學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學《海倫·凱勒》一課前,我覺得為了讓學生體會小海倫的雙耳失聰、雙眼失明,人所未有的不幸遭遇的痛苦時,單從文章的語言中學生是無法體驗到的,為了突破這一教學的難點,我在上課前的時候請四位學生用紅領巾蒙住眼睛,由別人拉著在教室里走兩圈,體驗一下雙目失明的感受。然后我又翻閱了大量資料,寫了一篇充分體現海倫·凱勒學成后投身到殘疾人的教育事業中去的短文。當我聲情并茂地讀完時,自己都感動得流淚了。學生也受到了我的感染,懷著崇敬的心情,深刻地體會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他們體會詞句的那種精細程度是以前沒有過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內驅力被極大地激發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
二、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以讀為本,這一自古以來代代相傳的學習方法,對于語文學習來說,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讀,涵詠工夫興味長。”一篇范文,只有反復誦讀,涵詠其中,才能得其妙處。記憶文章靠讀,領會文章靠讀,鑒賞文章靠讀,寫作文章也靠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說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倡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一盤佳肴,只有讓食客吃下去,才能品嘗其中的色香味,獲得營養。一篇范文,也只有讓學生去誦讀、去領會、去涵詠,方能得其妙處。如果語文教師對于所教的課文進行面面俱到的處理,從時代背景講到作者作品、從詞句分析講到文章結構、從藝術特點講到主題思想,卻不讓學生自己通過誦讀去領會,則如面對一盤佳肴而不讓食客去品嘗,其后果也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可以說不讀無法學習語文。
讀可分為默讀和朗讀,對于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來說,可以把二者結合起來運用。快速閱讀,提取信息,可用默讀;而在課堂上的大多數場合,則采用朗讀的方式效果更明顯。朗讀,視之于眼、誦之于口、聞之于耳、形成于腦,整個過程,調動了諸多因素,對課文的體會、理解、記憶會更有利。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設計了朗讀這一教學程序,這只體現了教法,而在閱讀教學中具體指導學生如何朗讀,如何培養起朗讀的興趣,如何由朗讀去領會課文的內容,即讓學生學會朗讀這一方法的運用,則是學法的指導。課堂教學中朗讀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領讀,齊讀;分段落讀,分角色讀等等。因文設讀,以培養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精心設計問題,在指導學生解答問題時,體現對學生讀的方法的指導,從而指導學生如何通過誦讀去領會、鑒賞課文。
三、質疑使閱讀教學深入
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掌握朗讀方法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指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具體的說,就是教給學生質疑解難的學習方法,它是課堂教學在朗讀基礎上的深入。
明代學者陳獻章說過“學貴有疑”。“疑”之所以可貴,就是因為它是大腦思考、分析的產物。一個學生如能在閱讀課文時不斷提出疑問,說明他一直在積極思考,對課文的理解在不斷加深。教師能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引導學生質疑,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就能不斷有所提高。
新課標要求我們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我們不妨教會學生運用求異質疑法、發散質疑法、添加質疑法等質疑的方法,擺出自己在鉆研課文中所發現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可以從文章的每一個段落中挖掘問題,也可以從文章的整體結構和思想內涵上挖掘問題。質疑是學生主動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創新的基礎。鼓勵學生質疑,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預留較多的時間鼓勵和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而且允許學生隨時提出問題,允許學生在回答中出現錯誤,也允許學生改正錯誤或保留自己的意見,給學生質疑釋疑提供較為廣闊的思維空間。
有人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們不要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千篇一律。學生對于課文內容、主題的理解可以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了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我總是對教參給予的只有唯一答案的內容不講或少講,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針對課文的特點,設計具有發散性思維的題目,讓學生能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水平,獲得運用這種學習方法的樂趣。總之,閱讀教學是開發創造力培養的廣闊天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主動發展,使學生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樂于創新,用創新搭建閱讀教學的“領獎臺”,收獲閱讀的累累碩果。
總之,指導學生以創造為目的的學習方法,鼓勵創新,激發個性,我們的教學就能從單一的開發智力進入培養創造力的階段。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不僅著眼于學生智力的開發,更著眼于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的,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