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鄭 超 褚愛平
[摘要]從高職英語聽說教學實際需要出發,分析目前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的現狀,探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優勢以及實現過程,從而促進英語聽說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多媒體 高職英語 聽說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10154-01
21世紀,我們正處在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和進步的時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深入到生產、生活等各種不同領域,而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毫無疑問,這是教學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是教學整體改革的突破口。
一、信息技術成為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
傳統的英語聽說教學是靠教師利用一部錄音機和幾套磁帶來完成的,僅僅能夠進行簡單的聽說和簡短復述。教師成了播放錄音機的機器,學生也失去了學習的主體地位,只能機械的去聽,去接受,無法根據身處的環境,進入交際角色,不能靈活運用語言。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乏味,甚至使很多學生失去了學英語的興趣。而高職高專教育的迅速發展,給公共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要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動向和趨勢,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成為英語教學的重點。
信息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英語聽說教學模式,能夠讓每一個同學在教室里接受聲音、圖像、動畫、錄像等諸多方面的信息,使得原有的教學手段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并使這種轉變成為了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
二、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優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被更多的中、高等學校所熟悉和使用,尤其是在英語教學的聽說部分。
(一)信息技術增強了師生互動機制
信息技術的使用,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增強了師生交互。如在多媒體語音室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同時把聽說的材料給學生訓練,學生既可以利用自己座位上的機器反復聽,進行復述練習,也可以將自己復述的內容錄下來進行對比。又如學生可以利用校園網中的信息交互平臺,下載大量的英語學習相關資料進行自學,并可以很好的與同學、老師溝通學習心得。
(二)信息技術有利于反饋信息,激發興趣,調整教學
多媒體技術能使“教學形式更加活潑,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能變被動接受信息為主動接受信息,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項國雄,2000)。信息技術輔助聽力教學的人機交互功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自己可以大規模地參與檢查與自查,能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且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把更多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同時,它也能使教師迅速準確地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及學習狀況,從而做到及時
有效的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節奏。
三、信息技術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的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它是在過去知識經驗,尤其是愉快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使人樂于積極而持久的去接觸、認識某一類新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章志光,2000年)由于聽力形式的重復性和程序性,采用單一的教育手段或單一的使用一種媒體,就顯得刻板而無趣,筆者在教學中常常發現,長時間的使用一種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不耐煩的情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多種信息技術的優勢,結合實際需要進行靈活多變的課堂設計,使整個教學過程能夠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注重應用能力
在英語聽說教學中,其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找出某個問題的正確答案,而是讓學生通過對聽力材料的聽辨和重復,弄清楚在各種場景下的表達方式,從而增強語感,最終掌握表達方式和技巧。這樣,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學生就會懂得如何去使用和處理。
(三)突出教學重點
突出教學重點,實現教學目標是所有課程都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英語聽說教學也不例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課文類型與授課方式有其本身的局限性,聯系的編排也基本遵循同一中形式,因而每堂課的教學模式都大同小異,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種雷同的感覺,有時教師在教學中也很難把握主次輕重,似乎很全面,但實際沒有做到突出重點難點,使學生也很難把握課程的重點、要點,很難很快提高技能。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突出每次課或每一單元的重點難點,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該重復時重復,該省略時省略,做到處置合理,輕重得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四)適量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呈現的信息量大且快,這就很容易使教師加快課堂進度,并加大練習,使信息技術配合教師達到“人機共灌”,把學生當成接受信息的容器。這就違背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所以,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聽說教學,一定要做到內容適量。
總之,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把握“提高學生應用能力”這一重點,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發展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注重教師的指導作用,從而引導學生進行量多而質優的聽說訓練,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和思考能力,并為實現真正的英語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Chapelle CA.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Gass S.and Selinker 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ahwah:Lawrence Erlbaum,2001).
[3]石亞軍,面向21世紀高等文科教育的改革與建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4]項國雄,多媒體課件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何高大,多媒體技術一跨文化交際的革命[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2:25-26.
[6]徐平,積件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電化教育,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