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梅
摘要:英語作為很多學生接觸的第二語言,教學時有很大難度,學生聽不懂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成為21世紀的有用之才。本文淺談一下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氛圍 興趣 創新 超越
為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在英語課堂設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具體做法如下: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培養創新意識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其前提是教師必須創造性地設計課堂教學,自覺地、積極地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我注重教法新穎、有創意,注意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對話、講故事、當小老師、聽英語歌曲或看英語電影等。這些活動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改變學生課堂消極心理狀態,一是激發與誘導。不失時機地差生激發,如問些最基本、極簡單的問題,給他們以表現才能的機會,或安排專門時間談心誘導。二是引導參與。提供參與機會,如課堂發言、課堂游戲、作業評講,都給差生一定優惠政策,讓差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三是形象與引趣。英語語法與漢語有較大的差別;如果要詳加說明,課堂必然枯燥無味。我在教學中用兒歌和教師表演的方法進行教學。如祈使句時我就自己邊說邊做:“Walk to the door;open it;go outside;close the door;open it again;go back to your place;sit down again. ”然后讓學生反復。四是開導。我常開導學生,講“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學習中出現差錯是正常的,學生答錯問題或讀錯了音,我從不粗暴批評,而是指出錯誤,幫助改進。五是互助。我經常讓學習好的同學與差的同學組成互助小組,進行互幫互學,既取得了好的學習效果,又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通過小組互動把英語知識學得更扎實。
二、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習與創新活動成為學生的自主追求
興趣是求知之本,是積極探索獲取新知的動力。我把課堂模擬成各種各樣的場所,如晴朗的夜空、溫暖的家、美麗的大海邊等等,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刺激學生思維的活動,吸引他們較快地進入參與狀態。
三、巧設探索機會,培養自立探究,使學生在實踐中發展創新
在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與創新性學習活動中,應十分重視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加探究新知和獲取知識活動。例如我在講初一英語第一冊第一單元有關music room,computer room,laboratory等名詞時,先以學校的音樂室、電腦室、實驗室等相應的地點來導入,然后要求學生以“If I had a computer,I would...”或“If I was in the laboratory,I would...”等等為話題進行口語練習。引導學生大膽設想運用計算機來處理許多事情或在實驗室做各種實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著重訓練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互教互學;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散、編寫新的內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現幾個key words讓學生自己去編一些內容。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摸索著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
五、變“學會”為“會學”,引導學生實現自我超越
1. 問題學習,引學生“疑”中“思”新。所謂問題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積極地感受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善于以目標為核心,進行問題學習活動:激疑——設疑——思疑——釋疑——復疑。如:在教過去進行時,出示一幅簡筆畫:有關一位學生在學習的情況,旁邊有他的爸爸在看報。教師可先把圖中畫面遮住一半,然.后問:What was the child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這時同學們就會進行猜測,并積極發言,從而給他們提供了發散思維的機會。
2. 合作學習,促學生“動”中“探”新。人類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但缺乏合作反而會限制進步與發展。因此教師不僅要訓練學生的技能,更重要是多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以表現自我,相互學習,擴大視野,開闊思路,促成學生的新方法、新思維。
六、維持良好的情緒體驗,樹立再創佳績的信念
教師要拿起表揚的武器,減少學生失敗的灰心,增強學生成功的信心。英語教師應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正確評價學生,以發展的觀點肯定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不要吝嗇說出:Good,Excellent等等的贊揚詞。可讓一些學習中下等的學生上臺表演難度適中的對話,回答一些難度適中的問題,上黑板做一些難度適中的題目,然后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在學生作業本上經常寫些鼓勵性的話。如:書寫有進步;朗讀流利;上課能積極發言;學習有進步,請繼續努力等等,這樣的話能鼓勵學生不斷進步,提高學習與創新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系統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績。
七、培養感情,創造情景
學習英語需要交流,多開口,英語教師應多給學生說的機會,老師多選一些趣味性、信息性、可思性、時代性和前瞻性的文章讓學生去朗讀,課堂上要求學生試著用英語對話利用簡單的英語回答問題對話,閱讀文章時要帶有感情,只有感情投入到閱讀當中才會得到好的效果,老師在課堂當中加一些趣味游戲,比如猜單詞:“What is singing in the sky?”“Bird!”等等,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口語能力。
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摸索著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努力讓學生學好英語,為培養學生成為有用之才奠定語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