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芳
全國實施新課程教學已進行了數個年頭,對于我們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來說,其中還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比如說美術學科與傳統應試科目之間的對比上,美術教學在體現德育功能的開發上,美術教師在本土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上,還有如何提高美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作用等等方面,這些都應引起我們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我在農村鄉鎮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也曾參加過數次省、市美術教師新課程培訓,從自己切身經歷的新課程教學實踐中,針對因地制宜地的搞好美術教學,最大限度的發揮美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我有以下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加強美術教育對青少年的德育作用,突出“大美術觀”在農村學校教育中的功能地位
每學年學校安排我任七年級美術教學,這給我樹立美術教育的地位創造了大好時機,每年新生入學的第一節美術課,我講的不是教材內容,而是根據學生實際、環境衛生等方面大講“現實美術”,采用的手段是時而循循善誘,時而棒喝雷霆,使學生對美術的認識有一個徹底的更新。比如我每到一個班上課,首先樹立好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嚴師,學生起立后先不按常規進行,而是嚴肅的對全體學生進行仔細掃描,對教室環境進行仔細檢查,對沒有立正好的學生進行指正,然后讓全體學生坐下。開始就剛才發現的長發、怪發現象,課桌擺放狀況,環境衛生情況,班風班貌問題等方面就“美術”的角度進行剖析,使學生認為美術不僅是學畫畫的課程,而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思想道德、個人習慣等方面密切相關,學生對美術課產生一種既喜歡又神圣的敬畏感,美術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大增強,奠定了以后美術課堂順利進行的基礎。
二、加強美術教師自身的形象建設,努力提升教師內在的“身教”影響力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職業決定了首先是教師的身份,而不是“畫家”和“藝術家”的身份。在文化藝術氛圍相對落后的農村,學生們的模仿性和好奇心都比較強,如若我們的美術教師個人形象化突出,甚至以長發怪發、奇裝怪服、且不修邊幅、自由散漫的出現在校園中或課堂上,那帶來了后果是什么呢?恐怕學生好的學不來,把不該學的倒完全接受了,俗話說“身教大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且不說如此形象對學生不利,也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符。因此,我們美術教師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建設,尤其注重儀表的師德建設。儀表是反映教師精神面貌的直觀因素,教師不能把儀表看作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我認為作為教師,在校園里應該從個人的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年齡特點和從事的職業,恰如其分地打扮自己。
三、在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還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與時俱進的發展教學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中,現代教育呼喚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教學既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必然要求。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較而言,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強,有省時、省力、直觀、靈活、生動、節奏快、容量大等特點。如果我們美術教師的授課還是單純使用老一套,那肯定得不到學生的喜歡。現在盡管農村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不少家庭也有了電腦,但這只是少數的,學生在微機課上接觸到的也較少涉及美術范疇。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更是農村現代美術教學的重要手段。
作為農村的美術教師,在如今的美術課改實踐過程當中,我們應始終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讓每個學生能愉快、有效地接受美術教育,學生進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熏陶教育。把學生素質的發展作為適應實際需要的培養目標和根本所在。
作者單位: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