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與普通學校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特點不同,教育管理也應有所不同,特別是職業學校的學生更需付出許多的心血和汗水。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既有規律可循,又無一成不變的模式。通過總結近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筆者擬提出幾點建議,與同行進行交流。
開班前和開班時的宏觀調控
首先,在接新班前,要根據學生填的報名登記表、簡歷,了解學生的初步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學生報到過程,進一步進行觀察。如我剛剛帶的一個班的學生,現在任班學習委員,當時從他的學習成績上看是最好的,考上了高職學校未去,而選擇了職業中專;初步印象踏實穩重,我想學習委員就是他了,果真不負眾望,工作相當出色,連續兩年都是全優生,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受到了各任課教師好評。
其次,利用軍訓和第一周的時間,把班里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方式、遵守紀律情況等做深入細致的了解,并建立學生檔案,選出合適的班委組成人員,讓他們盡快地進入角色,各負其責,使班級工作正規化。
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根據本班特點,結合學校規章制度,初步制定出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后在實踐中進一步補充、完善。具體做法是:(1)根據校規校紀,建立健全本班各項規章制度;(2)設立本班周評比細則,并進行量化;(3)具體制定比、學、趕、幫、超計劃,建立競爭激勵機制;(4)讓學生個人制定本學期學習、紀律、生活各方面的計劃及預期要達到的目標。
學生都非常在意教師對待每位學生的態度,因此,班主任必須盡量做到公平公正。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視同仁,才能樹立起威信,讓學生心服口服。
培養和諧的班級人際關系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良好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條件,也是教育獲得成效的保證。教育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不斷交流的過程,既有各種信息的發出和反饋,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必須用心與學生相處,在交往中隨時注意調節雙方的心理距離。
來到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大多基礎較差,此前很少受到教師的重視,對自己很缺乏自信,又不愿意與教師主動交流,無形中會與教師產生隔閡。他們誤認為所有的教師都只會批評學生,因為他們從小學到中學得到的更多是批評,很少受到表揚。為了轉變這些學生的思想觀念,應學會與他們相處,與他們交心,從細微處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例如,我帶的班里有這樣一個學生,他在中學就是后進生,在家里是獨生子,被父母百般嬌寵。一次他病了,發燒感冒也沒請假,我了解到這些情況后買了些可口的點心到宿舍去看他,敲門進去后,他趕緊坐起來,低著頭叫了聲:“老師”,我知道他心里的想法,關切詢問他的病情,叮囑他記著吃藥。事后我感覺到了他的微妙變化,曠課、上網次數明顯減少,也積極參加班里的一些活動了。
(二)建立融洽的學生關系
16~18歲的學生已出現了獨立性意向和參與社會活動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誼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充分利用他們對社會性的需求,要求職業學校班主任不僅要扮演嚴加管教的角色,還應力求做到既是嚴師又是良友。要盡可能讓學生與多位教師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他們在集體中擺正位置,克服自身的缺點,讓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和諧,因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而感到驕傲,愿意為班級做出貢獻,為班級增光添彩。
建立自覺、自律的班級
要建立自覺、自律的班級,需要班級成員在履行紀律規范、規則方面有高度自覺性。馬卡連柯說:“紀律是集體的面貌,集體的聲音,集體的動作,集體的表情,集體的信念,集體的美”,即班級的整體形象。建立一個具有自覺、自律的班級,需要全班學生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其言行舉止都得是和諧的。每個學生都愿意在團結、向上、整潔、和諧的班級中學習和生活。
第一階段是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這是一個最困難的階段。班主任從接班開始需要巧妙地創設教育情境,讓學生在紀律實踐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防止產生消極、否定的態度。良好班風應從開始就形成,對不良現象一定要予以嚴肅批評制止,絕不能聽之任之。接下來是學生比較習慣紀律約束的第二階段,也是由他律向自律過渡階段。這時,班主任工作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把時間用在學習上,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使學生把搞好學習與遵守紀律聯系起來,認識到紀律是保證學習的前提。第三階段是紀律向班級健康輿論和作風發展階段。此時要抓住時機,不斷鞏固和強化已形成的紀律,尊重學生人格,強調自我控制、相互監督,讓學生明白班主任是在幫助其取得成功。尤其對那些紀律較差的學生,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之處,并放大閃光點。自覺紀律的形成,可為好集體、好班風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班主任也應多面發展,不可固步自封
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前提是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做知識的富有者。當今社會知識更新快、傳播渠道多樣,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生心中的教師是有真才實學、知識淵博的。因此,班主任必須不斷用新知識、新觀念充實自己。
教師要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楷模形象。班主任應注重形象的外在表現,如容貌、儀表、穿著、談吐、行為舉止等;內在特征如性格、氣質、意志力、職業道德、業務水平等。作為一個中職學校的班主任,不但要搞好班級管理,還要傳授專業知識,擴充人生、理想、就業等知識面,讓學生既尊重你的人格又佩服你的才識。前蘇聯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說:“沒有教師對學生直接的人格影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币虼?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是對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教師要具備多種能力。班主任要具備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培養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總結工作的能力等等。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班主任才能及時捕捉學生的思想、行動等各方面信息,把握他們的真實狀態。
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節假日,開展多種形式的適合學生特點的健康向上的活動。如經常組織本班學生與兄弟班級開展籃球、足球比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利用文藝半小時時間演小品、詩朗誦、唱歌等;師生共同組織元旦聯歡;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廣播操表演、隊列表演等。
總之,職業學校的學生是特殊的群體。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多心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你看到自己管理的班級取得好成績時,也會有一分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黃祥軍.培養和諧、自覺、樂學的班集體[OL].(2004-11-30).www.hbwfyz.com/showcontent.aspx?articleid=389.
[2]張棟,王秀成.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OL].校長閱刊,2007,(9).
[3]蔣學琴.完善自我 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OL].(2009-03-05).http://www.yxedu.net/show.aspx?id=35926&cid=129.
作者簡介:
李海霞(1964—),女,河北邢臺人,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講師,主要從事鐵路運輸專業《鐵路行車規章》、《線路與站場》、《鐵道概論》等課程的教學。(本文責任編輯:謝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