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奕
摘要:語文研究性學習是21世紀以來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熱點之一。本文論述了在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引入語文研究性學習理念,將成為克服傳統語文教學固有缺陷,增強高職生的創新精神和就業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還闡述了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評價理念以及在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教育;語文;研究性學習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問題
對“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理解(1)語文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結合。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是指在語文教學中,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學習。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是在語文學科領域和現實生活情境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培養學習態度和研究意識。語文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注重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2)什么是“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是屬于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范圍之內的,二者之間是一種類屬關系,相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研究性學習而言,除了要遵循語文學科教學規律,還應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高職教育的多重屬性決定了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高職教育具有高教屬性和職教屬性,高教屬性強調高職語文學科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當然,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特別強調培養
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特點(1)自主性。研究性學習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嘗試、謀求個體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2)開放性。研究性學習呈開放態勢。一是課題內容的開放;二是研究資源的開放;三是研究時空是開放的;四是研究結果也是開放的。(3)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探求結論。(4)實踐性。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強調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和探究問題,鼓勵并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5)人文性。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是以人文精神為指向的人文教育,洋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目標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根本區別在于培養目標的不同。職業教育以培養具備某一職業或崗位工作需要的操作技術能力為目標,應是教育與實際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為生產第一線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或管理人才。在人才規格上,學生應是既能動手,又能動腦;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傊?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職業崗位需要的實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設計
從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內容來劃分,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主要分兩種形式:一種是課內教材探究學習,另一種是結合專業開展課外課題研究。課內探究學習的關鍵是開拓語文教學的研究性時空。課外課題研究的關鍵是要突出專業特色,不同的專業研究不同的課題,實現語文學科與專業知識的整合,從而適應職業學校語文課基礎性、服務性的課程目標定位。
語文研究性學習時空的拓展(1)課內教材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針對接受性學習而言的。以往的接受性學習基本上是由教師誘導學生去理解教材里暗藏著的知識與“所謂”妙處,最后,學生的認識都被統一到教材的高度,學生很少有自我意識的活動空間。研究性學習就是要改進這種學習弊端,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研究,從知識的記憶、文章內容的再現到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從迷信般地仰視教材,把教材看作完美的不可逾越的規范,到平等地審視教材,把教材當作學習研究、分析、甚至是批判的對象。(2)課外課題研究指導。高職教育注重學生的發展性,僅有課文文本的研究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要由課內向課外擴展,由課文理解向課題研究延伸。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指導學生向課外發展,從閱讀中發現課題,從社會生活中發現課題,從個人生活中得到課題,特別是從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中找到語文方面的課題。
類屬化閱讀在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中,類屬化閱讀包括單篇課文文本的研究學習和多篇課文文本的比較研究兩種類型。(1)單篇課文的研究性學習。單篇課文的研究性學習即以單篇課文為學習對象,以研究性學習方式深入有效、恰當地解決該篇課文的具體問題,并將其歸入到一定的“類屬”當中。單篇課文研究性學習范圍大致包括:對單篇課文某項內容的局部研究;對單篇課文的整體研究;“輻射式”地對單篇課文的相關研究;以及由單篇課文引發的語文實踐活動等。(2)多篇課文的類屬比較研究性學習。多篇課文比較閱讀是一種易于操作的研究性閱讀。它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作品進行比較,有分析地進行閱讀,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研究,尋找出比較對象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的相似點和相異點以及形成這些異同的原因,從而獲得對作品的新認識,這是研究性學習初始階段的一種比較實用、易于操作的研究方式。
社會化寫作將高職語文研究性寫作學習定位于社會化寫作,是將學生未來的社會適應作為學校寫作教育的指導方向。語文研究性學習中的社會化寫作學習,是基于社會需求,通過社會生活實施的寫作教育,這一學習的基本點就是學校與社會的溝通。學生寫作學習,無論內容對象、途徑或方法都源于社會生活,又服務于社會生活。簡言之,就是“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寫作”。社會化寫作學習是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要進行社會化的寫作,必須經過社會學習、形式學習及內容學習。
結合專業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性學習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要凸顯職業教育的特點。高職教育是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等教育,必須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高職教育與基礎教育同屬學校教育,在教學上有相同之處。但由于二者的性質不同,培養目標、規格不同,辦學的類型、形式與層次不同,其教學特點必然各有特別之處,他們雖同屬語文研究性學習,但卻不能套用基礎教育的做法,而要突出自己的特點。結合專業開展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是符合這一宗旨的。結合專業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可以加速學生個體的社會化、職業化進程,對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會有很大作用。結合專業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不同專業在語文課外課題的研究中,選擇符合自己專業特色的課題,即在課題研究中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運用,派上用場;二是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開展不同類型的研究性學習,比如,文秘專業的學生開展文學作品專題研究,經管專業的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式研究性學習,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又可以開展基于信息技術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1)不同專業不同課題。同屬語文課外課題研究,但由于專業不同,在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善于發現與自己專業學習有某些聯系的課題。文秘專業的學生應選擇以文學作品和文化研究為主的課題;證券專業學生應選擇對市民保險意識的調查,股票與我們的生活等課題;經管系的學生應選擇快餐業的“白色污染”,看我國加入WTO,下崗工人再就業現狀調查,市場菜價調查,學生理財面面觀等課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則應選擇“網蟲”現象面面觀,關于電腦CPU的調查,網絡與我們的生活等課題??傊?不同的專業各自應選擇不同的研究課題,這些課題有許多雖已不是單純的語文問題,但無論哪一課題的研究都離不開語文聽、說、讀、寫的運用,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2)不同專業開展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學習。不同專業開展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學習不是絕對的,而是為了突出專業特色,有利于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學習,各有側重。一是語文專題性研究性學習。這一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比較適合文秘專業的學生進行。專題性研究性學習有著特殊的意義,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是創新的前提,沒有問題就沒有創新,通過收集閱讀大量與專題有關的資料,從中發現問題是專題研究性學習的關鍵。專題研究性學習采用類似學術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二是社會調查式研究性學習。這一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比較適合營銷專業、經管專業的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式研究性學習是以社會問題為內容的一種調查式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根據“大語文”教學觀,語文教學要把課堂教學與現實社會的調查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與社會生活的接觸和實踐中學習并運用語文知識。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語文研究性學習評價理念與傳統評價不同,語文研究性學習評價是一種全新的理念,是指為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做出明智的判斷而確定、收集及分析學習數據的過程。它采用多種形式收集關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以及如何運用新知識的能力等這些方面的信息。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原則針對語文課程的目標任務、教育特點、學習方法及課程設置,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突出創造性和實踐性;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提倡自主性和合作性;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強調形成性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更重視定性評價;師生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評價內容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評價的內容具有豐富性和靈活性。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學生的學習結果。
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評價方式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沒有形成統一標準。這里筆者介紹兩種有效科學的評價方法。(1)檔案袋策略。這是一種收集學生研究性作品,以學生現實表現為判定質量依據的評價方法。建立學生研究學習檔案,包括課題研究調查表、教師評價學生研究性成果檔案、學生自我評價檔案、論文成果和學生研究性學習日記。(2)百分制策略。既沿襲傳統百分制評價方法,又進行內容的改革。定量60分,包括資料準備情況、搜集情況、參加定期交流情況,是否寫出論文等。定性40分,包括搜集資料是否符合課題范疇,分析是否恰當,論文水準等。它強調定量值,是因為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更重視語文知識的積累和研究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只重視科學研究的成果價值。
高職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需要注意的問題
防止“神話”研究性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神話或者畏懼研究性學習的現象較為普遍。其根源在于對研究性學習的“陌生化”和誤解?!把芯啃詫W習”是個偏正短語,其中心詞是“學習”,而不是“研究”,研究可以促進學習,但學習不等于研究。
擺正“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關系,并非完全排斥接受性學習就人一生的發展而言,“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非常必要的,兩者相輔相成,結伴而行。開展研究性學習必須將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揚長避短。
防止“專家化”把研究性學習等同于專家的研究,過度推崇科學的概念、科學的方法,這就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內涵相違背了。課題的專家化使得學生的思維和知識水平都無法與之相適應,課題無法開展。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思辨、暢想、感悟也都因“專家化的標準”而被中斷。以學生自身的水平來開展研究性學習才是方向,必須打破“研究性學習=科學研究”的舊框子,回歸到尊重學生本性的理念上來。
結語
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語文教育自身發展的要求,是學生學習方式上的一場革命。語文學科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個很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研究課題,語文學科研究性學習如何開展的討論正不斷深入。將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方法引入高等職業院校“大學語文”的教學,有助于培養高職生人文精神,完善大學生的理想和品格,有助于突破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勢,獲得啟發,利于創新,從而獲得提高專業學習效果的作用,為學生的順利就業增加砝碼。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與探索方興未艾,對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則隨著高職教育的興起開始得到重視。由于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尚有許多需要深入探索的地方,其實踐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觀察,對于處在起步階段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更是如此。在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探索與實踐過程中,教師觀念的轉變、素質的提升,高職生相對薄弱的語文基礎對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制約、影響等課題的探索將隨著高職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深入而進一步展開。
參考文獻:
[1]趙徽.研究性學習理念與實施[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2]鐘啟泉.研究性學習教師讀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劉永康.語文創新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
[4]孫春成.新語文課堂:探究教學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孫春成.語文研究性學習:學與教的融合策略[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6]應俊峰.研究型課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7]周慶林.研究性學習百法(研究性學習指導)[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8]靳玉樂.探究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劉奕(1977—),女,壯族,廣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教學。